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1.2 研究状况综述 6
1.2.1 区域主义理论研究状况 6
1.2.2 东亚区域化进程相关研究状况 10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6
1.3 研究构想及研究方法 19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9
1.3.2 本项研究的分析设想 23
1.3.3 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 27
1.3.4 本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28
1.4 本书的篇章结构设计 31
第2章 区域化与区域治理:理论建构与欧盟案例 34
2.1 区域治理:涵义及其应用 34
2.1.1 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34
2.1.2 治理的应用:从全球治理到区域治理 37
2.2 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 45
2.2.1 区域治理与区域化 46
2.2.2 区域化、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建设 52
2.3 区域化与区域治理:欧洲一体化的验证 54
2.3.1 欧洲区域化中的区域治理:历程及其特征 55
2.3.2 欧洲区域化中的制度建设 60
2.3.3 欧洲经验的验证:治理框架的确立 64
第3章 区域化与区域治理:东盟案例与理解途径 74
3.1 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结构 74
3.1.1 东亚区域化的历史传统 74
3.1.2 东亚区域化的现实结构 80
3.2 东盟在东亚区域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东盟为案例的理由 83
3.3 东盟案例的相关背景和说明 91
第4章 东盟区域化的初始阶段(冷战时期的区域化进程) 96
4.1 区域合作的背景和过程 96
4.1.1 东盟诞生的国际环境 96
4.1.2 冷战初期东南亚区域合作的萌芽 100
4.1.3 东盟诞生前夕的东南亚区域合作 103
4.1.4 东盟的诞生和初步活动 106
4.2 区域化制度建设及治理特征:以安全为主的区域合作 110
4.2.1 东盟制度中的机构建设 110
4.2.2 政治安全领域的东盟治理 111
4.2.3 其他领域的区域治理 118
4.3 启动进程:治理框架和原则的初步建构 122
第5章 东盟区域化的转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7年) 129
5.1 区域合作的背景转变 129
5.1.1 国际环境的变化 129
5.1.2 东盟合作的调整和进展 132
5.1.3 东盟次区域合作的开展 137
5.2 东盟区域治理的转向:以经济整合为重心 141
5.2.1 区域经济治理的调整 141
5.2.2 区域治理在政治安全方面的进展 147
5.3 承上启下:从主题转变到更高合作 152
第6章 东盟区域化的最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158
6.1 区域合作的背景和结构:国际态势与区域多层结构 158
6.1.1 金融危机和区域经济困难 158
6.1.2 东盟政治安全环境 163
6.1.3 东盟合作的内外调整:新合作机制 166
6.2 区域治理和区域制度建构的努力:朝向全面和综合性的区域化 168
6.2.1 东盟治理的经济架构 168
6.2.2 东盟治理在安全方面的表现 176
6.2.3 发展方向:从东盟共同体到东亚共同体 182
6.3 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区域化 193
第7章 分析与讨论:以治理为核心的理解与阐发 203
7.1 比较视角的分析:东盟治理与欧洲经验的对照 203
7.2 功能视角的分析:东盟方式的来源与效应 216
7.2.1 东盟治理的来源和意义 217
7.2.2 东盟方式的问题和调整 223
7.3 理论视角的分析:评估东盟治理 230
7.3.1 东盟治理:欧洲模式的复制品? 231
7.3.2 评价东盟治理:不同理论解释的启示 235
7.3.3 治理的背景条件:东盟内外环境 247
7.3.4 东盟内部治理:共同体的确立和维护 257
7.3.5 理解东盟规范:特征和价值 267
7.3.6 东盟外部治理:规范扩散的双重意义 280
7.3.7 东盟治理的前景:是否可持续? 288
第8章 结语:东亚区域化展望 304
8.1 区域治理的扩展:从东盟到东亚 304
8.1.1 东盟治理对东亚区域化的意义 304
8.1.2 治理视角下东亚区域化发展分析 318
8.1.3 东盟进程对东亚共同体的启示 324
8.2 东亚区域化:障碍、契机和对策 329
8.2.1 东亚区域化中的现实主义困境 331
8.2.2 民主化与参与式区域治理 341
8.2.3 区域治理发展与中国的对策 349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