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 1
第一章 综述 1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
第二节 “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工程范围 4
第三节 “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总体要求 5
第四节 “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责任 6
第五节 “四电”系统集成技术实施方案 7
第二章 系统集成管理 17
第一节 管理体制建设 17
第二节 作业团队建设 21
第三节 标准化体系 24
第四节 施工技术管理 28
第五节 施工组织 34
第六节 质量与安全 41
第七节 物资管理 50
第八节 站前接口工程 54
实施篇 58
第三章 通信系统 58
第一节 施工组织 58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61
第三节 设备调试 67
第四节 系统接口 76
第五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82
第四章 信号系统 85
第一节 施工组织 85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90
第三节 设备调试 102
第四节 系统接口 104
第五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108
第五章 电力系统 110
第一节 施工组织 110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112
第三节 设备调试 126
第四节 系统接口 131
第五节 首件报验 132
第六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134
第六章 接触网系统 136
第一节 施工组织 136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139
第三节 系统接口 164
第四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165
第七章 牵引变电系统 168
第一节 施工组织 168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170
第三节 新材料、新工艺 182
第四节 设备调试 184
第五节 系统接口 189
第六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190
第八章 SCADA系统 192
第一节 施工组织 192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193
第三节 设备调试 195
第四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198
第九章 防灾系统 200
第一节 施工组织 200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201
第三节 设备调试 207
第四节 系统接口 208
第五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212
第十章 房建系统 214
第一节 施工组织 214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217
第三节 系统接口 224
专题篇 225
第十一章 北京西站过渡和开通 225
第一节 工程概况 225
第二节 工程特点及难点 227
第三节 技术方案的优化和管理 227
第四节 经验与教训 243
第十二章 石家庄枢纽过渡工程 246
第一节 过渡工程概况 246
第二节 过渡工程制约因素 247
第三节 第一次过渡工程 248
第四节 第二次过渡工程 251
第五节 石家庄枢纽四电工程 255
第六节 经验体会和建议 258
第十三章 石太客专与京石高铁的互联互通 259
第一节 背景 259
第二节 接口中存在的问题 259
第三节 解决方案 260
第四节 方案比选优化 262
第五节 过渡工程实施 263
第六节 意义 267
第十四章 接触网腕臂工厂化生产 268
第一节 生产要素管理 268
第二节 生产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271
第三节 生产过程卡控 274
第四节 效益 275
第十五章 信号箱式中继站工厂化生产 276
第一节 生产要素配置 276
第二节 工序流程、关键工序工艺工法 278
第三节 仓储和吊装运输 284
第四节 经验和体会 287
创新篇 288
第十六章 科研及技术创新 288
第一节 通信系统 288
第二节 信号系统 290
第三节 电力系统 298
第四节 接触网系统 299
第五节 牵引变电系统 300
第六节 SCADA系统 300
第七节 防灾系统 300
验证及评审篇 302
第十七章 工程验收评审 302
第一节 静态验收专家组评审 302
第二节 动态验收专家组评审 307
第三节 初步验收 312
第四节 安全评估报告 313
第十八章 联调联试及系统优化 321
第一节 动态检测概况 321
第二节 牵引供电 323
第三节 接触网系统 332
第四节 通信系统 344
第五节 信号系统 361
第六节 防灾系统 370
附录一 物资供应 376
附录二 高速铁路北京西至安阳东区间车站示意图 380
大事记 381
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