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性病防治技术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曦,贺健梅,郑军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077487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2013年是艾滋病病毒发现30年。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不仅表现在医学科学,而且在政治、社会、经济领域同样引人注目。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得到了包括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全社会人群的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艾滋病防治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在2005年开始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为适应当时防治工作的需求,我们编写了《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一书,得到了省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星转斗移,新的防治理念和措施层出不穷,新的防治形势也迫使我们需要更新知识面。为此,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吸纳近期取得的成果与国家要求,重新对2005年版进行了修订与增减,期望能够帮助艾滋病防治一线的工作人员掌握防治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病原学 1

一、HIV的结构与生活史 1

二、致病机制 2

三、HIv对外界的抵抗力 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4

一、传染源 4

二、传播途径 4

三、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5

第三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5

一、急性感染期 5

二、无症状潜伏期 6

三、艾滋病期 6

四、预后 6

第四节 艾滋病的预防 6

第二章 疫情报告、随访及管理 8

第一节 艾滋病疫情报告和疫情信息管理 8

一、艾滋病疫情报告 8

二、艾滋病疫情信息的管理 10

第二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管理 12

一、随访管理的原则 12

二、随访责任单位与随访责任人 12

三、随访管理 13

四、资料管理 15

第三节 性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15

一、性病疫情报告工作内容、方法与要求 16

二、性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 20

三、性病疫情报告质量的评估 21

四、性病疫情报告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2

附录2-1 传染病报告卡(样表) 23

附录2-2 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样表) 25

附录2-3 个案随访表(样表) 28

附录2-4 转介通知单(样表) 33

第三章 艾滋病监测 34

第一节 定义 34

一、艾滋病监测的目的和目标 34

二、艾滋病监测的实施原则 35

第二节 监测分类和指标 35

一、艾滋病监测分类 35

二、艾滋病流行分期与监测指标 37

三、艾滋病监测工作指标 38

第三节 监测内容和方法 39

一、常规资料收集 40

二、低流行期的资料收集 41

三、中流行期的资料收集 41

四、高流行期的资料收集 42

五、生物学监测 42

六、行为学监测 43

第四节 哨点监测 51

一、定义 51

二、目的 51

三、监测人群 51

四、监测哨点的设置、确定与调整 52

五、监测内容 52

六、监测方法 53

七、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反馈 57

八、质量控制和考评 58

九、组织管理 59

附录3-1 吸毒者调查问卷(样表) 60

附录3-2 男男性行为者调查问卷(样表) 63

附录3-3 暗娼调查问卷(样表) 66

附录3-4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调查问卷(样表) 69

附录3-5 男性长途汽车司乘人员调查问卷(样表) 71

附录3-6 孕产妇调查问卷(样表) 73

附录3-7 青年学生调查问卷(样表) 75

附录3-8 流动人群调查问卷(样表) 79

第四章 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估计方法 82

第一节 开展高危人群规模估计的目的和意义 82

一、政策开发 82

二、加强经费投入,合理分配资源 83

三、估计现有HIV感染者的人数 83

四、测量和预测流行趋势 83

五、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项目 83

六、需求评估 83

七、评价干预工作的覆盖面 83

第二节 进行高危人群规模估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84

一、高危人群的定义 84

二、不同地区特点及人群流动问题 84

三、季节、节假日或时间变化 84

四、政策环境 84

五、接近HIV高危人群的途径 85

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和数据 86

七、无伤害原则 86

八、资料的合理利用和保密 86

九、尊重的原则 86

十、知情自愿的原则 87

第三节 高危人群的界定 87

一、暗娼 87

二、吸毒者 87

三、男男性行为者 87

四、有偿献血员 88

第四节 高危人群规模估计方法 88

一、普查法 88

二、乘数法 88

三、提名法 90

四、枚举法 91

五、抽样调查 93

六、捕获-再捕获法(CMR法) 95

七、Delphi(德尔菲)法 99

八、其他方法 100

九、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100

第五节 如何选择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估计方法 101

一、估计的目的 101

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资料 101

三、环境特点 102

四、如何选择估计方法 102

第六节 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估计方法和过程 103

一、暗娼人群估计方法——普查法 103

二、吸毒注射吸毒人群规模估计方法——乘数法 105

三、男男性行为人群规模估计——捕获-再捕获法 106

第五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 109

第一节 抗病毒治疗前准备 109

一、临床适宜性 109

二、依从性评估 111

三、实验室诊断和基线评估 113

第二节 抗病毒治疗 114

一、标准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 114

二、治疗失败的确定与二线治疗方案的更换 116

三、判断治疗失败的二线药物更换标准及方案 118

四、抗病毒治疗的中止 120

第三节 抗病毒治疗的监测 121

一、临床和实验室监测 121

二、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记录 122

三、治疗效果的评价 123

第四节 儿童婴幼儿的抗病毒治疗 124

一、儿童/婴幼儿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 124

二、婴儿早期诊断及治疗 125

三、儿童/婴幼儿的一线方案 126

四、儿童合并结核时首选的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 126

五、儿童/婴幼儿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 127

第五节 预防艾滋病经母婴途径传播 129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29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129

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130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30

第六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管理 134

第一节 概述 134

一、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现况 134

二、药品管理体系 135

三、药品管理目标 136

四、药品管理的原则 136

五、药品管理人员职责 136

第二节 采购管理 137

一、药品计划的制订 137

二、制订药品计划的注意事项 140

第三节 药品需求计划的上报与审批 141

一、国家级药品管理机构 141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品管理机构 141

三、地(市)级药品管理机构 141

四、县级(治疗点)药品管理机构 141

五、季度药品需求计划 142

六、临时药品需求计划 142

第四节 药品的库存管理 142

一、验收及入库 142

二、验收流程 142

三、药品储存 143

四、药品出库 143

五、库房盘存 144

第五节 药品的分配管理 144

一、向药品管理机构发放药品的药品发放管理 144

二、向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发放药品的药品发放管理 144

第六节 药品的使用管理 145

一、药品的合理使用 145

二、使用情况统计 145

三、药品使用的核查 146

第七节 监督管理 146

一、监督管理的原则 146

二、督导的目的 147

三、督导的内容与方法 147

第七章 艾滋病检测技术 148

第一节 HIV抗体检测 148

一、HIV抗体的筛查试验 150

二、HIV抗体的确证试验 158

第二节 HIV-1病毒载量测定 161

一、测定HIV-1病毒载量样品的采集、处理、保存和运输 161

二、常用HIV-1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简介 162

三、影响病毒载量测定结果的因素 164

第三节 CD4+T淋巴细胞检测 167

一、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168

二、流式细胞术特点及应用 169

三、检测CD4+/CD8+方法 169

四、样本的收集、运输、处理 170

五、CD4+T淋巴细胞检测室内质量控制 170

六、影响CD4细胞数的因素 172

七、检测CD4/CD8的意义 173

第八章 艾滋病检测咨询 175

第一节 求询者主动寻求的HIV检测咨询 175

一、咨询技巧 175

二、咨询员的要求 176

三、咨询要点 177

四、数据收集与上报 179

五、VCT工作面临的问题 180

六、咨询与健康教育的区别 181

第二节 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HIV检测咨询 181

一、建议检测对象 181

二、工作流程 182

三、数据收集与上报 184

四、VCT与PITC比较 184

第三节 外展场所的艾滋病检测咨询 185

第四节 热线咨询 186

一、热线咨询的特点 186

二、艾滋病热线咨询与普通咨询的区别 186

三、热线咨询关键技巧 186

四、资料收集 186

第五节 网络咨询 187

一、定义 187

二、技巧 187

三、目标任务 187

四、作用 187

五、服务对象 187

第六节 转介服务 188

第七节 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的告知 190

一、告知责任人员的确定 190

二、HIV抗体筛查检测阳性结果的告知 190

三、HIV抗体确证检测阳性结果的告知 190

附录8-1 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样表) 191

附录8-2 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情况统计报表(样表) 192

附录8-3 相关信息收集表(样表) 193

第九章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197

第一节 HIV职业暴露 197

一、定义 197

二、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 197

三、暴露的方式与感染的相关性 198

第二节 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198

一、普遍性防护原则 198

二、外科、妇产科医生防护要点 200

三、口腔科医生防护要点 200

四、护理人员防护要点 201

五、实验室人员防护要点 201

六、其他医务人员防护要点 202

七、警务人员防护要点 202

第三节 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02

一、局部急救处理 203

二、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 203

三、确定是否需要药物预防及其方案 204

四、暴露后预防的时间 205

五、监测、保密 206

六、职业暴露后处理原则 206

第十章 预防干预策略及方法 208

第一节 宣传教育 208

一、宣传教育工作策略 209

二、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 209

三、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应禁忌的十条做法 210

四、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应提倡的十种做法 211

五、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 212

第二节 同伴教育 212

一、概述 212

二、选择同伴教育员的条件 213

三、如何征集同伴教育员 213

四、同伴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214

五、同伴教育的重点内容与方法 214

六、同伴教育员应开展的主要活动 216

七、对同伴教育员的管理 217

第三节 对性工作者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策略 218

一、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为改变 218

二、安全套推广使用 221

三、性传播疾病感染提供治疗服务 221

四、减低危害 223

五、性工作者干预项目设计 223

第四节 安全套推广使用 226

一、目的与意义 227

二、娱乐场所是推广工作的重点 227

三、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益 227

四、推广使用安全套实施策略 228

五、建立完善、方便易得的安全套供应网络,保证安全套质量 230

六、有效地开展外展服务工作 231

七、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督导与评估 231

第五节 清洁针具交换 234

一、定义 235

二、目的 235

三、对象 235

四、需求评估 235

五、政策开发 237

六、培训 239

七、干预工作 242

八、督导与评估 244

第六节 美沙酮维持治疗 246

一、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246

二、美沙酮的药理学 247

三、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定义及其内容 251

四、工作流程图 251

五、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下称“受治者”)入治的条件 252

六、入治申请材料及核准 252

七、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 252

八、药物治疗的方案及剂量 253

九、维持治疗中常见副作用的处理 255

十、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255

十一、综合/转介服务 257

十二、门诊工作管理 258

十三、督导与评估 259

第七节 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 261

一、男男性行为者定义 261

二、MSM人群干预总体经验 261

三、MSM人群干预方法 263

四、浴室干预 263

五、互联网干预 265

附录10-1 IDU健康调查问卷(Ⅱ)(样表) 268

第十一章 性病规范服务与检测 273

第一节 性病规范服务 273

一、性病规范服务流程 273

二、性病规范服务的内容 276

第二节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283

一、病原体的检查 284

二、梅毒的血清学检查 285

第三节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287

一、直接检查淋病奈瑟菌实验室方法 289

二、淋病奈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290

第四节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291

一、直接免疫荧光法 291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92

三、胶体金免疫扩散试验 292

四、分子生物学 292

五、细胞培养 293

第五节 尖锐湿疣的实验室诊断 294

一、组织病理学检查 294

二、核酸杂交技术 295

第六节 生殖器疱疹的实验室诊断 295

一、直接免疫荧光法 296

二、ELISA试验 296

三、组织培养 297

第十二章 督导与评估 299

第一节 督导 299

一、目的 299

二、督导的组织 299

三、督导的内容 300

四、督导的方法 300

五、督导的反馈 301

六、注意事项 301

第二节 评估 301

一、目的 302

二、评估的组织 302

三、评估的内容 302

四、评估的方法 303

五、评估报告的撰写与发布 303

附件1 艾滋病防治条例 304

附件2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312

附件3 湖南省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办法 319

参考文献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