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2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2
1.1.1 我国城市空间的现状 2
1.1.2 不可回避的建筑遗产 5
1.1.3 研究的核心问题 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
1.2.1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 9
1.2.2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沿革 18
1.2.3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沿革 22
1.2.4 空间整合理论的研究 30
1.3 概念的界定 36
1.3.1 建筑遗产 36
1.3.2 建筑遗产空间 37
1.3.3 城市空间 37
1.3.4 空间整合 38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39
1.4.1 研究目标 39
1.4.2 研究意义 39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
1.5.1 研究内容 41
1.5.2 研究方法 42
1.6 研究创新点 43
1.7 研究内容框架图 44
第2章 城市空间的问题与建筑遗产的作用 46
2.1 城市空间问题的分析 46
2.1.1 空间活力不足 46
2.1.2 空间认知困难 48
2.1.3 城市特色消失 49
2.1.4 城市安全问题突出 51
2.1.5 城市记忆消亡 53
2.2 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作用 57
2.2.1 使用价值 57
2.2.2 艺术价值 57
2.2.3 情感价值与历史价值 58
2.2.4 建筑遗产对城市空间的作用 59
2.3 利用建筑遗产进行城市空间整合 63
2.3.1 整合的目标 63
2.3.2 整合的原则 63
2.3.3 整合的途径 64
2.4 小结 65
第3章 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 67
3.1 理论基础 67
3.1.1 自组织理论与系统论 67
3.1.2 空间句法理论 69
3.1.3 新都市主义理论 70
3.2 空间整合度的影响因子分析与计算 74
3.2.1 空间整合度的一级影响因子 74
3.2.2 便捷性、特色度、安全性与理解度的影响因子 77
3.2.3 空间群属性标准值的影响因子 82
3.2.4 算法小结 84
3.3 以时间为参照的纵向比较 86
3.3.1 比较的意义、对象和原则 86
3.3.2 比较方法 87
3.4 静态影响分析 88
3.4.1 比较的意义、对象和原则 88
3.4.2 比较方法 88
3.5 动态影响分析 91
3.5.1 比较的意义、对象和原则 91
3.5.2 比较方法 91
3.6 小结 93
第4章 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整合的实证研究 95
4.1 案例的选取 95
4.1.1 选取标准 95
4.1.2 西安的典型性 96
4.2 大明宫片区研究 108
4.2.1 案例概况 108
4.2.2 城市空间组群的演变 112
4.2.3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的演变 120
4.2.4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静态影响 121
4.2.5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动态影响与量化分析 126
4.2.6 小结 128
4.3 大雁塔、曲江池片区研究 130
4.3.1 案例概况 130
4.3.2 城市空间组群的演变 132
4.3.3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的演变 141
4.3.4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静态影响 142
4.3.5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动态影响与量化分析 147
4.3.6 小结 149
4.4 唐城墙遗址——唐延路片区研究 150
4.4.1 案例概况 150
4.4.2 城市空间组群的演变 152
4.4.3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的演变 160
4.4.4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静态影响 161
4.4.5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对城市空间组群的动态影响与量化分析 166
4.4.6 小结 168
第5章 西安建筑遗产空间组群的属性特征与优化模拟 171
5.1 案例片区城市空间组群的属性特征 171
5.1.1 二级因子演变特征 171
5.1.2 一级因子演变特征 172
5.2 案例片区建筑遗产空间组群的属性特征 174
5.2.1 二级因子演变特征 174
5.2.2 一级因子演变特征 175
5.3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与城市空间组群静态关系特征 176
5.3.1 二级因子关系特征 176
5.3.2 一级因子关系特征 178
5.4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与城市空间组群动态关系特征 180
5.5 建筑遗产空间组群需要做出的改变 182
5.6 空间整合度优化模拟——以大雁塔、曲江池片区为例 183
5.7 小结 186
第6章 结论 188
6.1 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整合研究的方法 188
6.1.1 划定片区与确定时间节点 188
6.1.2 绘制可达空间平面图 190
6.1.3 生成轴线图与试运算 192
6.1.4 各级影响权数的确定 193
6.1.5 数据分析与优化模拟 194
6.2 不足与展望 196
6.2.1 该研究的不足 196
6.2.2 对该研究的展望 197
附录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37
致谢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