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分类分级 1
1.4 适用范围 2
1.5 工作原则 2
1.6 应急预案体系 3
2 组织体系 4
2.1 领导机构 4
2.2 办事机构 4
2.3 工作机构 4
2.4 地方机构 4
2.5 专家组 4
3 运行机制 5
3.1 预测与预警 5
3.2 应急处置 5
3.3 恢复与重建 6
3.4 信息发布 7
4 应急保障 7
4.1 人力资源 7
4.2 财力保障 8
4.3 物资保障 8
4.4 基本生活保障 8
4.5 医疗卫生保障 8
4.6 交通运输保障 9
4.7 治安维护 9
4.8 人员防护 9
4.9 通信保障 9
4.10 公共设施 9
4.11 科技支撑 10
5 监督管理 10
5.1 预案演练 10
5.2 宣传和培训 10
5.3 责任与奖惩 10
6 附则 11
6.1 预案管理 11
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2
1 总则 12
1.1 编制目的 12
1.2 编制依据 12
1.3 适用范围 12
1.4 工作原则 13
2 启动条件 13
3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14
4 应急准备 14
4.1 资金准备 14
4.2 物资准备 15
4.3 通信和信息准备 15
4.4 救灾装备准备 16
4.5 人力资源准备 16
4.6 社会动员准备 16
4.7 宣传、培训和演习 17
5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17
5.1 灾害预警预报 17
5.2 灾害信息共享 18
5.3 灾情信息管理 18
6 应急响应 19
6.1 Ⅰ级响应 19
6.2 Ⅱ级响应 20
6.3 Ⅲ级响应 21
6.4 Ⅳ级响应 22
6.5 信息发布 23
7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24
7.1 灾后救助 24
7.2 恢复重建 24
8 附则 26
8.1 名词术语解释 26
8.2 国际沟通与协作 26
8.3 奖励与责任 27
8.4 预案管理与更新 27
8.5 预案生效时间 27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8
1 总则 28
1.1 编制目的 28
1.2 编制依据 28
1.3 适用范围 28
1.4 工作原则 28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9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0
3.1 预防预警信息 30
3.2 预防预警行动 32
3.3 预警支持系统 35
4 应急响应 36
4.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36
4.2 Ⅰ级应急响应 37
4.3 Ⅱ级应急响应 38
4.4 Ⅲ级应急响应 39
4.5 Ⅳ级应急响应 40
4.6 信息报送和处理 40
4.7 指挥和调度 41
4.8 抢险救灾 42
4.9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42
4.10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43
4.11 信息发布 43
4.12 应急结束 44
5 应急保障 44
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44
5.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45
5.3 技术保障 47
5.4 宣传、培训和演习 47
6 善后工作 48
6.1 救灾 48
6.2 防汛抢险物料补充 48
6.3 水毁工程修复 49
6.4 蓄滞洪区补偿 49
6.5 灾后重建 49
6.6 防汛抗旱工作评价 49
7 附则 49
7.1 名词术语定义 49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52
7.3 国际沟通与协作 52
7.4 奖励与责任追究 52
7.5 预案实施时间 52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53
1 总则 53
1.1 编制目的 53
1.2 编制依据 53
1.3 适用范围 53
1.4 工作原则 53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54
2.1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 54
2.2 中国地震局 54
3 预警和预防机制 54
3.1 信息监测与报告 54
3.2 预警预防行动 54
4 应急响应 55
4.1 分级响应 55
4.2 信息报送和处理 56
4.3 通信 57
4.4 指挥与协调 57
4.5 紧急处置 60
4.6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60
4.7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61
4.8 群众的安全防护 61
4.9 次生灾害防御 61
4.10 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 62
4.11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62
4.12 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62
4.13 信息发布 63
4.14 应急结束 63
5 后期处置 63
5.1 善后处置 63
5.2 社会救助 63
5.3 保险 64
5.4 调查和总结 64
6 保障措施 64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4
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4
6.3 技术储备与保障 66
6.4 宣传、培训和演习 67
6.5 监督检查 67
7 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发生地震的应急反应 68
7.1 国家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地震的应急反应 68
7.2 祖国大陆对台湾发生地震的应急反应 68
8 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68
9 火山灾害预防和应急反应 68
10 附则 69
10.1 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 69
10.2 预案管理与更新 69
10.3 国际沟通与协作 69
10.4 奖励与责任 69
10.5 预案实施时间 70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71
1 总则 71
1.1 编制目的 71
1.2 编制依据 71
1.3 适用范围 71
1.4 工作原则 71
2 组织体系和职责 72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72
3.1 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72
3.2 预防预警行动 73
3.3 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74
4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74
5 应急响应 75
5.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 76
5.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Ⅱ级) 76
5.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77
5.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78
5.5 应急响应结束 78
6 应急保障 78
6.1 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78
6.2 通信与信息传递 79
6.3 应急技术保障 79
6.4 宣传与培训 79
6.5 信息发布 80
6.6 监督检查 80
7 预案管理与更新 80
7.1 预案管理 80
7.2 预案更新 80
8 责任与奖惩 81
8.1 奖励 81
8.2 责任追究 81
9 附则 81
9.1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81
9.2 预案的实施 82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83
1 总则 83
1.1 编制目的 83
1.2 编制依据 83
1.3 适用范围 83
1.4 基本原则 83
1.5 预案启动条件 84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84
2.1 国家林业局扑火指挥部 84
2.2 国家相关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85
3 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 85
3.1 森林火灾预防 85
3.2 火险预测预报 85
3.3 林火监测 85
3.4 人工影响天气 86
3.5 信息报告和处理 86
4 火灾扑救 86
4.1 分级响应 86
4.2 扑火指挥 87
4.3 扑火原则 87
4.4 应急通信 88
4.5 扑火安全 88
4.6 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88
4.7 医疗救护 89
4.8 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89
4.9 火案查处 89
4.10 信息发布 89
4.11 应急结束 90
5 后期处置 90
5.1 火灾评估 90
5.2 灾民安置及灾后重建 90
5.3 工作总结 90
6 综合保障 91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91
6.2 后备力量保障 91
6.3 扑火物资储备保障 91
6.4 资金保障 91
6.5 技术保障 92
6.6 培训演练 92
7 附则 92
7.1 术语说明 92
7.2 预案管理 93
7.3 奖励与责任追究 93
7.4 预案生效时间 93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133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44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 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15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166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178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86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04
森林防火条例 216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33
草原防火条例 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254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76
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