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人事变动的背后 1
1.俞鸿钧只获最轻的“申诫”处分 3
奇怪的处分结论 3
蒋介石的悲观 6
俞鸿钧终于撂挑子 9
2.蒋介石派“书商”搞行政改革 11
王云五的名声本来很臭 11
王云五的“行政研究” 15
王云五怎么成了“政改黑马”? 25
3.又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深水炸弹 31
4.在支持与质疑之下的王云五 38
5.财政和经济部长双双换马,俞鸿钧内阁危机加剧 47
尹仲容的背后和徐柏园的背后 47
王德溥主动“牺牲”,逼徐柏园下台 61
6.春夏之交却是“多事之秋” 77
俞鸿钧还在推诿责任,蒋介石忙于纠偏 77
胡适高论“民主”和“自由”,让蒋介石很难堪 83
蒋介石会见外国记者们 90
峰回路转 99
7.尹仲容与外汇改革 103
尹仲容的“贪腐”阴影 103
外汇改革迅即展开 105
余波不兴 112
8.蒋介石和毛泽东对于原子弹战争的看法完全不同 115
9.蒋、陈为教育部长人选发生分歧 124
俞鸿钧终于垮台 124
张其昀办教育不切实际 126
对症下错药 130
10.蒋介石为任命王云五副院长与陈诚怄气 140
蒋介石关切行政改革 140
“天道酬勤”不是假话 150
11.“外交部长”降格为“驻美大使” 158
叶公超去职已成定数 158
董显光“大使”:平均一个礼拜1.25场演讲 162
蒋经国首次进“行政院” 169
12.第二次党员重新登记,剑指CC派 173
13.制止工厂倒闭潮 185
工商业难以为继 185
突然取消三军休假 189
把批评当作鼓励 191
14.行政改革:裁撤了经安会 195
中篇 金门炮战 195
1.蒋介石的增兵和国共空战 211
金马前线:蒋介石安置了三分之一重兵 211
俞大维的金马之行又启动 217
2.战事不期就打响,并且是空战 220
危机以来第一场空战:“零比三”的败绩 220
奇怪的军事会议 223
新战士与老王牌的较量 226
八一四空战:台北满街鸣放鞭炮 231
3.蒋介石视察金门:“把毛泽东打恼最好” 235
4.金门炮战突然爆发 246
炮战不期而至 246
俞大维“碧血染征袍” 249
蒋介石准备“搬家”了 258
5.八二四,也没安宁 263
6.蒋介石的战略判断和制敌方略是什么? 271
7.财经改革节外生枝 277
撤销经安会引发的人事问题 277
警总司令两个半月就换人 285
8.二次台海危机 287
“驻美大使”正式宣誓就职 287
“‘国军’大捷” 290
9.金门运补的尴尬 298
海陆两军总司令吵架 298
中共宣布12海里领海宽度 301
蒋介石决定启用陆战队 307
“狗臭屁的护航啊!” 311
10.宋美龄声称要打核战争 316
11.蒋介石亲自监督“轰雷计划”执行 327
“务必要不惜代价达成使命” 327
蒋经国去金门勘查运炮路线 334
巨炮太沉,被迫推延 338
金门局势的问答 341
“‘轰雷计划’全部竟功” 345
12.世界空战史上首次空空导弹实战记录是蒋介石创写的 349
13.巨型炮带来了莫大的振奋 354
巨型炮威力国共的说法不一样 354
俞大维否决了打原子弹的思想 360
“金门保卫战的胜利” 362
下篇 杜勒斯的施压 362
1.两个大“乌龙” 375
“蒋介石探病病人就死”之谜团 375
中共米格飞机“投诚” 380
2.杜勒斯放了一炮,蒋美矛盾又起 383
美国反而要求蒋介石从金马撤军 383
杜勒斯对蒋介石“国策”的重击 388
叶公超遭冷遇 396
蒋介石公开表示“坚守金马外岛的决心” 399
叶公超的忙碌 405
3.中共突然转了向 407
停战,反而吓坏了胡琏等人 407
蒋介石也很意外 411
美国也转了向 418
4.热闹背后的隐忧 425
张道藩与“战斗文艺” 425
阅兵典礼上却唯独不见“国防部长” 429
金门之战的“三大意义” 432
胡琏也不干了 437
蒋介石声称:要“更坚强的迎接第二回合的攻击” 442
蒋介石曾经给过杜勒斯冷遇 444
5.杜勒斯访台三次会谈:要对中共打原子弹 447
第一次会谈:杜勒斯说蒋介石“要挑起世界大战” 447
第二次会谈问:“阁下是否要吾人对大陆发动一项核子战争?” 455
第三会谈会谈:逼蒋介石“放弃武力” 460
6.“不凭借武力”引起风波:再也回不去大陆了 469
7.死守金马,选大将好难 478
8.台美对《“中”美联合公报》解释的纠纷 483
9.蒋介石的熄火剂:“消灭‘奴役人民,毁灭文化’的人民公社!” 488
张春生“范例”的尴尬 488
宣传心战对准了大陆的“人民公社” 493
叶公超开始失去蒋介石的信任 496
公报没有缓和金马守军的困境 498
10.“补救之道”在“自强”:行政改革继续推进 500
11.宣传战如火如荼:蒋介石真放弃武力“反攻”了?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