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2
朱熹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张立文 2
朱子《四书集注》中的教育思想&蔡家和 12
朱子学研究新视野 26
“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对《洪范》皇极说的解释&陈来 26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吴震 46
东亚儒学中的茶山学:21世纪的视野&黄俊杰 60
下学而上达——朱子小学与大学的贯通&朱人求 67
朱子道统说新论——以孔颜“克复心法”说为中心&许家星 76
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 90
朱子学研究的新境际——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朱子思想研究述评&李承贵 90
民国朱子学研究学术综述&王治伟 116
近年来国内朱熹经学研究综述&陈林 126
2013年中国台湾学界朱子学研究成果提要&郭雨颖 藤井伦明 139
2013年度韩国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状况&〔韩〕姜真硕 150
2013年日本朱子学研究综述&〔日〕板东洋介 155
2013年日本学者朱子学研究现状述评&陈晓杰 160
近年欧洲朱子学著作提要&〔德〕苏费翔 〔法〕戴鹤白 178
德文语境中的朱熹思想——对朱熹思想之德语接受史的考察与反思&张柯 181
朱子学书评 196
文献、思想与实践——评吾妻重二《朱熹〈家礼〉实证研究》&王鑫 196
论卜道成“返本开新”的解经方法——述评《朱熹和他的前辈们:朱熹与宋代新儒学导论》&张新国 202
“如同和高尚且睿智的人谈话”——读《朱熹大辞典》有感&黄训美 谢海金 209
千淘万漉 正本清源——读《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黄丽奇 213
朱子学研究论著 220
学术专著 220
朱熹大辞典&张立文主编 220
朱子《尚书》学研究&陈良中著 220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李士金著 221
家学、经学和朱子学——以元代徽州学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陈栎为中心&史甄陶著 221
《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研究&胡秀娟著 222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徐时仪著 222
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尉利工著 222
朱熹与闽学思想研究&黎昕著 223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傅佩荣著 223
天地与我默契——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吴志翔著 224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方彦寿著 224
朱子心论——“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吴冬梅著 224
宋明理学与明代文学&宋克夫著 225
宋元明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研究&周茶仙 胡荣明著 226
朱熹《戊申封事》法译本&〔法〕RogerDarrobers(戴鹤白)译 226
历代名著精选集: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黄珅 曹姗姗注评 226
朱子学年鉴(2011—2012)&朱子学会编 227
朱熹别传&刘湘如著 227
朱熹南行传奇&林震著 227
胡居仁文集&〔明〕胡居仁撰,冯会明点校 228
“融铸”与“进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历史思维&陈逢源著 228
欧阳脩新发见书简九十六篇:欧阳脩全集の研究&〔日〕东英寿著 229
学术论文 230
《朱子语类》方俗口语词考&徐时仪 230
朱子四书学形成新考&许家星 230
《论语集注》的“集注”体例及其意义&周元侠 230
从“赤子”到“大人”——朱子对先秦儒道哲学的重释&吴冬梅 231
传承与开拓: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殷慧 231
从《北溪字义》看儒家人性论的演变&彭永捷 231
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李春强 232
民国时期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及其创新——从朱子心学入手&乐爱国 232
毁誉、是非与善善从长——《论语》总章四○二朱子注衍义&李秋莎 233
民国时期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乐爱国 233
“理”“礼”会通,承扬道统——朱熹仁学思想探究&冯兵 233
论朱熹与儒家的两轮哲学——兼与西方二元论作比较&周炽成 234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朱熹的鬼神观辨析&冯兵 234
论黄道周对朱熹道统说的批判&许卉 234
论朱熹的理气观&王政燃 张伟 234
程朱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兼谈理学对经学的选择性凸显及其自我建构&翟奎凤 235
朱子的格物致知:一种可能的科技理性&李敬峰 刘俊 235
朱熹思想在当代台湾之主要学术评价&张文彪 235
论朱子“知言疑义”与胡五峰《知言》之义理特色&李瑞全 236
民国时期对朱熹理气论的不同解读&乐爱国 236
朱子《诗》学在朝鲜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过程&张安琪 236
朱熹《论语集注》对“吾道一以贯之”的阐释&钟小明 237
“如在”与“临在”之间——论朱熹对“祭如在”的理解&张清江 237
朱熹哲学中的“仁包四德”论&钟小明 237
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桑靖宇 237
陈荣捷与20世纪美国的朱子学研究&高建立 238
宋儒误读佛教的情形及其原因&李承贵 238
推崇与抵制:明代不遵循《朱子家礼》现象之探研&王志跃 239
对道德与知识的双重关切——朱熹“格物致知论”探微&李承贵 239
日本朱子学的官学化研究&王玉强 陈景彦 239
朱子义命观: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李敬峰 刘俊 240
船山与朱子对王猛的评价&王立新 陈晨 240
是“散”还是“尽”——试论朱熹气学思想的内在矛盾&石力波 240
民国时期冯友兰的朱子学研究与创新&乐爱国 241
孟子“四端”说流衍考辨——以朱熹与韩儒为中心&金香花 241
朱熹的三家《诗》学探略&房瑞丽 241
朱熹《诗集传序》论说&张辉 241
《朱子语类》愚昧、痴狂概念词语类聚考探&徐时仪 242
朱熹的理学自然观研究&李涛 242
刘宗周与朱子学——兼谈许孚远的朱学倾向及其对刘宗周的影响&张天杰 242
论朱子的《尚书》学诠释思想&尉利工 242
张栻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张卉 243
朱熹《中庸章句》对“赞天地之化育”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乐爱国 243
朱子学的内在演变与朱陆合流——以饶鲁《大学》诠释对朱子的突破为中心&许家星 243
功夫论视阈中的理学道统&陆永胜 244
朱熹人心道心论的辟佛意旨&代云 244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构建当代生态文明的启示&姚进生 245
朱熹批判“观过知仁”与“知觉为仁”之探讨——对比于程明道与谢上蔡的诠释进路&沈享民 245
朱熹诗歌的山水审美体验之乐&康云山 245
朱子《五经》阅读次序及其义理定位&姜龙翔 246
“朱陆异同争论史”中的保守调和模式——李绂《朱子晚年全论》评析&蔡龙九 246
从格物到觉知——德川日本崎门朱子学者三宅尚斋“格物致知”论探析&藤井伦明 246
唐、牟二先生对朱子理气心性说之诠释的考察&颜铭俊 247
方东树儒学思想的一个侧面——辨陆王以归程朱&田富美 247
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 250
博士论文 250
朱子诗经学考论&陈才 250
《家礼》源流编年辑考&吕振宇 251
朱熹礼学思想渊源研究&王云云 251
朱熹“四书学”思想研究&张伟 252
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毕游 253
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刘玉民 254
从玄学到理学——魏晋、唐宋之间《论语》诠释史研究&王家泠 255
朱熹门人考述及其思想研究——以黄榦、陈淳及蔡氏父子为论述核心&王奕然 256
理气之争?——朱熹与戴震对孟子重要观念解法之比较&曾瀚仪 256
从鬼神观论朱熹哲学及其宗教向度&郭芳如 257
硕士论文 258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潘牧天 258
灵魂与心性——柏拉图与朱熹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张家海 259
《延平答问》研究&胡泉雨 259
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蔡世晶 260
儒家的中庸思想演进——以《中庸》、李翱、朱熹为中心的考察&郑男 261
探讨朱熹的思维模式——以《朱熹的思维世界》为蓝本&赖妤宜 262
从朱熹的心性论论其“中和”理论&苏昊 263
朱子学界概况 266
学者简介 266
张立文 266
蒙培元 266
方彦寿 267
乐爱国 267
王国良 267
潘立勇 268
董平 268
李承贵 269
徐公喜 269
杨柱才 270
朱子学研究机构 271
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方彦寿 271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徐公喜 272
安徽省朱子研究会 274
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 276
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王玲莉 276
“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申绪璐 277
中国“四书”学史&殷慧 278
宋元朱子学研究&杨柱才 280
朱子门人与朱子学研究&邓庆平 282
朱子学动态 286
朱子学研讨会综述 286
“中国与韩国新儒学视野下‘道统’的建立与诠释国际研讨会”综述&〔法〕王论跃(Frédéric Wang) 286
“朱子门人后学研究项目规划学术研讨会”综述&杨柱才 289
“经典与教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许家星 290
“林隐《四书章图》与朝鲜儒学国际研讨会”综述&邓庆平 293
资料辑要 296
2013年部分朱子学新书目录 296
2013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297
2013年台湾地区朱子学研究相关资料&郭雨颖 蔡家和 311
2013年日本朱子学研究相关资料&陈晓杰 318
2013年韩国朱子学研究相关资料&〔韩〕姜真硕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