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
一、新陈代谢 2
二、兴奋性 3
三、适应性 3
四、生殖 4
第三节 机体的体液、内环境与稳态 4
一、体液与内环境 4
二、稳态 5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5
一、神经调节 5
二、体液调节 6
三、自身调节 6
第五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7
一、反馈控制系统 7
二、前馈控制系统 7
三、人体前、反馈控制系统 8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9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9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9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0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1
一、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11
二、跨膜信号转导 11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3
一、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3
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5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 17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8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18
三、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19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20
第三章 血液 22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2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22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23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24
一、红细胞 24
二、白细胞 25
三、血小板 26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27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29
一、生理性止血 29
二、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29
二、纤维蛋白溶解和纤溶抑制物 30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31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31
二、红细胞血型 32
三、输血 33
第四章 血液循环 34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34
一、心脏的周期性活动与心率 34
二、心脏泵血——心室射血与心室充盈过程 34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35
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36
五、心力储备 37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7
一、心肌细胞分类 37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38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40
一、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40
二、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收缩性 43
第四节 心音和心电图 43
一、心音和心音图 43
二、心电图 44
第五节 血管生理 46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6
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 46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47
四、微循环 48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 50
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51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52
一、神经调节 52
二、体液调节 55
三、心血管自身调节 57
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 58
一、冠脉循环 58
二、肺循环 59
三、脑循环 59
第五章 呼吸 61
第一节 肺通气 61
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61
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61
三、肺通气动力 62
四、肺通气阻力 63
五、肺容积和肺容量 63
六、肺通气量 63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64
一、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 65
二、肺泡气体交换与组织气体交换 65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66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66
二、气体的运输 66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67
一、呼吸中枢 68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68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70
第一节 概述 70
一、消化道平滑肌特性 70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71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71
四、胃肠激素 7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72
一、唾液分泌 72
二、咀嚼和吞咽 73
第三节 胃内消化 74
一、胃液的分泌 74
二、胃的运动 76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77
一、胰液的分泌 78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78
三、小肠液的分泌 79
四、小肠运动 79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80
一、大肠液的分泌及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80
二、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80
第六节 吸收 81
一、吸收的部位及途径 81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82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8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83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83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83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84
四、基础代谢相关概念 84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85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85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86
三、体温调节 88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89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89
一、肾脏的功能结构特点 90
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91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92
一、肾小球滤过 92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92
三、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92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93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94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特点和方式 94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95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95
一、H+的分泌 95
二、NH3的分泌 95
三、K+的分泌 96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96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 96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维持 96
三、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97
四、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97
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 98
一、肾内自身调节 98
二、神经和体液性调节 99
第七节 血浆清除率 100
一、血浆清除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101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 101
第八节 排尿活动 101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102
二、排尿反射 102
第九章 内分泌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一、激素的分类 103
二、激素作用的机制 103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03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104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104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105
第三节 甲状腺 106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06
二、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106
第四节 甲状旁腺及其他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107
第五节 肾上腺 107
一、肾上腺皮质 108
二、肾上腺髓质 108
第六节 胰岛 109
一、胰岛分泌的激素 109
二、胰岛素 109
三、胰高血糖素 110
第七节 性腺 110
一、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11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12
三、月经周期 112
第十章 神经系统 113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13
一、神经元 113
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115
第二节 突触传递 115
一、突触的结构及分类 115
二、定向突触的传递过程 116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 117
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119
一、反射中枢 119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20
三、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120
四、中枢抑制 120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21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121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122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122
四、痛觉 123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24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24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126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26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27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27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28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129
二、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130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130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130
二、觉醒和睡眠 131
三、学习和记忆 132
四、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132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 133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33
第二节 视觉器官 134
一、眼的折光功能 134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136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137
一、人耳的听阈 137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137
三、内耳的功能 138
第四节 前庭器官 139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139
二、前庭的功能 139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感受器 139
一、嗅觉 140
二、味觉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