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5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0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12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与水环境 13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利用及存在问题 21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27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承载力分析 44
第一节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44
第二节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6
第三节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 69
第四章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模式与关键技术体系 82
第一节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模式 82
第二节 水资源适应性技术体系 92
第五章 水系联网技术 98
第一节 现代水网系统的构成 98
第二节 现代水网构建的技术体系 100
第三节 东营市现代水网总体布局 100
第六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 103
第一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03
第二节 研究区水资源系统概化 128
第三节 模型构建 131
第四节 配置方案集与模型输入 134
第五节 模拟结果分析 138
第七章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163
第一节 农业用水水平调查与节水潜力计算 163
第二节 地下水位控制和农业非充分灌溉技术研究 168
第三节 综合节水集成技术 181
第八章 非常规水利用技术 183
第一节 微咸水利用技术 183
第二节 城市与农村雨水收集技术 197
第三节 再生水利用技术 203
第九章 水生态评估与生态修复技术 210
第一节 水系联网生态调度技术 210
第二节 平原河道修复模型技术方案 219
第三节 河口海岸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238
第四节 河道型水库海(咸)水入侵防治技术 248
第十章 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技术 258
第一节 水资源监测技术 258
第二节 水资源评估技术 261
第十一章 水资源适应性信息管理系统 267
第一节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267
第二节 系统结构设计与功能构成 267
第三节 系统主要功能 269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298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298
第二节 建议 301
参考文献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