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重症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95522
  • 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卫生部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丛书。指定用书,效益良好。本套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

第一篇 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1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

第二节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2

第三节 氧输送和氧消耗 3

第四节 微循环 6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6

第六节 缺血与再灌注 7

第七节 细胞功能障碍 8

第八节 营养代谢 8

第九节 免疫紊乱与调控 10

第十节 内分泌紊乱与调理 11

第十一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4

第十二节 血液输注 15

第十三节 感染 19

第十四节 药理学相关概念 25

第二章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27

第一节 循环功能障碍 27

第二节 呼吸功能障碍 32

第三节 肾功能障碍 35

第四节 脑功能障碍 37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紊乱 38

第六节 肝功能障碍 40

第七节 凝血功能紊乱 42

第八节 内分泌紊乱 44

第三章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 47

第一节 呼吸衰竭 47

第二节 心功能衰竭 48

第三节 休克 50

第四节 急性肺水肿 51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2

第六节 急性肺栓塞 52

第七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 54

第八节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55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 57

第十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 59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 61

第一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61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61

第二节 心肌梗死 61

第二章 心律失常 64

第一节 窦房结性心律失常 64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65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66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67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68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71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71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72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72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72

第三章 心肺脑复苏 73

第一节 心脏骤停 73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74

第三节 急性全脑缺血 75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复苏 76

第四章 心源性休克 77

第五章 心功能衰竭 78

第六章 高血压危象 80

第七章 呼吸衰竭 82

第八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84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 86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86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86

第十章 重症哮喘 89

第十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90

第十二章 大咯血 91

第十三章 误吸 92

第十四章 急性肾损伤 93

第十五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及肾脏替代治疗 94

第一节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94

第二节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94

第三节 肾脏替代治疗 95

第十六章 消化道出血 96

第十七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97

第十八章 肝功能衰竭 99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102

第二十章 休克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06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106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107

第二十一章 营养支持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第二节 肠内和肠外营养 109

第二十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110

第一节 心电监测 110

第二节 无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0

第三节 有创伤性动脉压监测 111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 111

第五节 心排血量监测 111

第六节 肺动脉压监测 112

第七节 肺动脉楔压监测 112

第八节 肺水测定 112

第二十三章 氧代谢的监测 114

第一节 氧输送 114

第二节 氧消耗 114

第三节 氧摄取率 114

第四节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114

第五节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115

第六节 乳酸 115

第七节 胃黏膜pH 116

第八节 碱缺失 116

第二十四章 呼吸功能监测基础理论 117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118

第一节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18

第二节 神经系统监测的概念与测量原理 120

第三节 脑保护策略 128

第二十六章 镇静与镇痛 130

第一节 镇痛和镇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30

第二节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131

第二十七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133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133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135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36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138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139

第六节 尿路感染 140

第七节 腹腔感染 141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42

第二十八章 内环境紊乱 144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144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146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147

第二十九章 内分泌监测与支持 150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 150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 151

第三节 高血糖与酮症酸中毒 154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 155

第三十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156

第一节 静脉血栓 156

第二节 肺栓塞 158

第三十一章 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0

第一节 全身性感染 160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60

第三十二章 创伤 162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162

第二节 重症颅脑损伤 163

第三节 连枷胸 164

第四节 脊休克 164

第三十三章 中毒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 166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 168

第四节 药物中毒 168

第三十四章 日射病 170

第三十五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1

第一节 高热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 171

第二节 窒息 171

第三十六章 妇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172

第一节 围生期的生理变化 172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73

第三节 子痫 173

第四节 产后出血 174

第三篇 专业知识 175

第一章 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175

第二章 重症医学相关伦理学问题 177

第三章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 179

第一节 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179

第二节 共享仪器和设备 179

第三节 规范化操作 181

第四节 评价最近的重症治疗策略以及建议 181

第五节 改善重症患者的管理 183

第六节 积极参与质量保证流程 183

第七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84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 187

第一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187

第二节 心肌梗死 188

第五章 心律失常 192

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 192

第二节 房性心律失常 192

第三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193

第四节 室性心律失常 193

第五节 心脏传导阻滞 194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 195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195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 195

第九节 心脏电复律 196

第十节 心导管消融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7

第六章 心肺脑复苏 198

第七章 心功能衰竭 204

第一节 慢性心功能不全 204

第二节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205

第三节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 205

第四节 顽固性心功能不全 206

第八章 高血压危象 207

第九章 呼吸衰竭 209

第十章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11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 215

第一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15

第二节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216

第十二章 重症哮喘 217

第十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221

第十四章 大咯血 223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 224

第一节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 224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 224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和适应证 225

第四节 无创正压通气 225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226

第六节 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 227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228

第八节 脱机与呼吸机撤离 229

第十六章 误吸 230

第十七章 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 231

第十八章 重症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 234

第十九章 肾脏替代治疗 236

第二十章 肾功能改变时的代谢改变与支持 239

第二十一章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 241

第二十二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242

第二十三章 肝功能衰竭 244

第二十四章 胃肠功能障碍 249

第二十五章 休克 250

第一节 概述 250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251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252

第四节 梗阻性休克 254

第五节 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 254

第二十六章 营养支持 257

第一节 概述 257

第二节 肠外营养 258

第三节 肠内营养 259

第四节 营养状态的评估与监测 260

第二十七章 血液系统障碍的监测与支持 262

第一节 凝血与纤溶功能的监测 262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63

第三节 输血及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263

第二十八章 脏器监测与支持 264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264

第二节 氧代谢的监测与支持 268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与支持 270

第四节 神经系统监测与支持 271

第五节 围手术期监测 279

第二十九章 镇静与镇痛 282

第一节 镇静镇痛治疗指征 282

第二节 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282

第三节 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286

第四节 镇静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289

第三十章 感染与抗菌药物 292

第一节 常见感染致病菌 292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抗感染的原则 295

第三节 重症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 298

第四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 300

第五节 血源性感染 302

第六节 尿路感染 302

第七节 腹腔感染 303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04

第三十一章 内环境紊乱 306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306

第二节 钾代谢失常 308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309

第三十二章 内分泌监测 312

第一节 肾上腺危象监测 312

第二节 甲状腺危象的监测 312

第三节 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 313

第四节 血糖监测与控制 314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315

第三十三章 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317

第一节 静脉血栓 317

第二节 肺栓塞 318

第三十四章 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323

第一节 全身感染 323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4

第三十五章 创伤 326

第一节 多发性创伤 326

第二节 重型颅脑损伤 327

第三节 连枷胸 328

第四节 脊髓损伤 328

第三十六章 中毒 329

第一节 概述 329

第二节 常见农药中毒 329

第三节 一氧化碳中毒 331

第四节 药物中毒 332

第三十七章 日射病 334

第三十八章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35

第一节 高热惊厥 335

第二节 惊厥持续状态 336

第三节 窒息 336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336

第三十九章 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 338

第一节 围生期的体内生理变化 338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38

第三节 子痫 339

第四节 产后大出血 339

第四篇 专业实践能力 341

第一章 危重患者监测技术 341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测 341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测 359

第三节 神经系统监测 372

第四节 胃肠功能监测 374

第五节 肝脏功能监测 377

第六节 出凝血功能监测 380

第七节 泌尿系统监测 381

第八节 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监测 382

第九节 体温监测 388

第二章 诊断和治疗技术 390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39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39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422

第四节 消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423

第五节 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433

第六节 血液净化技术 435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439

第八节 感染相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 442

第三章 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 453

第一节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 453

第二节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455

第三节 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 457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 457

第五节 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457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价系统 458

第七节 特定器官功能评价评分 459

第八节 创伤评分 459

第四章 危重患者的转运 462

重症医学考试大纲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