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建国十七年中篇小说探索 3
建国十七年中篇小说创作论 3
将革命进行到底——评刘白羽的《火光在前》 10
写气图貌,于心徘徊——评白桦的《山间铃响马帮来》 16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评陆柱国的《上甘岭》 23
革命与人性的双重变奏——评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28
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情感考量——评孙犁的《铁木前传》 38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艰难缝合——评柳青的《狠透铁》 47
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精神比照——评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 55
评胡万春及《特殊性格的人》 63
第二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篇小说探索 69
20世纪80年代中篇小说创作论 69
伤痕背后的悲壮绝唱——评《大墙下的红玉兰》 77
时代的脊梁 良知的呐喊——《天云山传奇》评论 82
平凡人物的赞歌——评《人到中年》的人物、思想和艺术手法 88
历史的镜鉴 人性的反思——王蒙的《蝴蝶》解读 94
立足大地的时代开拓者——《开拓者》评论 100
浅析魔幻现实主义对韩少功小说的影响——以中篇小说《爸爸爸》为例 106
世俗文化中的生存哲思——论阿城的小说创作 112
论刘索拉中篇小说创作特色——以《你别无选择》为例 118
一缕明媚的阳光——路遥作品解读 124
悲壮激昂,至情至性——从《今夜有暴风雪》论梁晓声中篇小说的悲剧美 129
品味生存,咏叹生命——评郭小东中篇小说集《雨天的曼陀罗》 135
李存葆中篇小说军旅题材初探 141
莫言中篇小说管窥——以《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为例 146
未完结的仁义之救赎与堕落——浅析王安忆的《小鲍庄》 152
刘绍棠小说的民族风格和乡土色彩——评《蒲柳人家》 156
生活在当下——池莉中篇小说评论 162
第三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篇小说探索 169
20世纪90年代中篇小说创作论 169
《挑担茶叶上北京》解读——论刘醒龙中篇小说创作 175
贴着地面行走——论何申中篇小说的“实”与“失” 181
论李国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以中篇小说《涅槃》为例 187
论《天知地知》的创作技巧及生存关怀 192
欲望·人伦——浅论阎连科的《黄金洞》 197
密封鱼缸里濒临窒息的鱼——评徐小斌的《双鱼星座》 201
隐藏在深沉的反思背后的爱——读铁凝的《永远有多远》 207
王朔中篇小说的狂欢化——以《动物凶猛》为例 212
一路高唱“兵歌”——论衣向东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 217
智者荒唐——评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222
第四部分 新世纪(2001—2010)中篇小说探索 231
新世纪(2001—2010)中篇小说创作论 231
玉米·身体论 240
城乡变革下的心灵叩问——评陈应松的《松鸦为什么鸣叫》 247
王松中篇小说研究 253
极致生存环境下的人性书写——严歌苓中篇小说评论 259
世俗与先锋——蒋韵中篇小说叙事艺术探析 265
行走在太行山间的葛水平 271
道听途说的叙事——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评论 277
温情、坚忍的女性书写——评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 283
冷眼现世,直面人生——方方中篇小说创作论 288
挣脱镣铐,塑造自我——论马晓丽的《云端》 294
微“道”极致——评魏微的《家道》 300
国旗下逝去的生命与漂泊中痛苦的农民工——《国家订单》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306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