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任的概念 1
第一节 放任的渊源 1
一、词语的一般含义 1
二、放任的理论渊源 2
三、放任的立法渊源 9
四、放任的功能界定 12
第二节 放任刑法含义的阐释 13
一、放任的内涵 13
二、放任的外延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16
第三节 国外刑法中与放任相关的概念术语 23
一、英美法系刑法中的轻率 23
二、大陆法系主客观视野中的间接故意 29
三、港澳台地区刑法中的相关概念术语 34
四、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规定 36
五、渊源比较结论 37
第二章 主要西方国家刑法中的放任论比较 39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放任论 39
一、放任必要说评介 40
二、放任不要说辨伪 57
三、放任客观化诘难 63
四、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合一论评介 75
第二节 英美法系刑法中的放任论 81
一、英国刑法中的间接故意 82
二、美国刑法中的犯罪明知 86
三、英美法系刑法中的放任有无之辩 90
第三节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间接故意理论的比较 98
一、历史同源性 98
二、思考模式的互异性 100
第三章 我国刑法中的放任论 106
第一节 传统放任论学说介评 106
一、漠然说 106
二、纵容说 108
三、不违背本意说 111
四、心理、结果结合说 117
五、容忍、放任区分说 120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放任论建构的澄清 122
一、放任论建构的主观分析 123
二、不同主观罪过归责差别之分析 128
三、需要澄清的其他问题 129
第四章 放任的心理学分析之一——意欲要素的提出 132
第一节 罪过形式的心理要素 132
一、认识 133
二、情绪情感 134
三、意志 137
四、认识与意志 138
五、认识与情感 139
六、知、情、意三者关系 139
第二节 意欲要素的阐明 142
一、意欲的提出——认识论和意欲论之争 142
二、意欲与情绪情感 148
三、意欲含义的心理学解读 151
第五章 放任的心理学分析之二——放任是意欲要素 153
第一节 放任之特性 153
一、放任具有依附性 154
二、放任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156
三、放任具有他行为性 157
四、放任具有突发性 159
五、放任具有转移性 160
第二节 放任意志要素之分析 162
一、放任欠缺完整的意志品格 162
二、放任意志的多种表现形式 164
第三节 放任意欲要素之阐明 166
一、放任与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关系 166
二、放任属于意欲要素 172
第四节 意欲要素之提倡 174
一、三种罪过心理之比较 174
二、三种罪过心理要素之重构 179
第六章 放任责任的规范分析 185
第一节 放任的心理责任 185
一、心理责任的渊源 186
二、放任的心理阐释 187
第二节 放任的规范责任 192
一、规范责任的渊源 192
二、放任的规范阐释 195
第七章 放任的衍生问题 203
第一节 必然性结果的放任问题 203
一、否定论的观点 203
二、肯定论的反驳 206
三、否定论的回应 209
四、笔者的肯定论理由 210
第二节 不希望的放任问题 213
一、学说分歧 213
二、笔者的折中说理由 216
第三节 放任的对象问题 219
一、放任危害行为对象的提出 219
二、放任危害行为对象的肯定 219
三、放任危害行为对象的否定 220
第四节 间接故意未遂问题 222
一、肯定论 222
二、否定论 225
三、笔者的否定论理由 226
第五节 放任中介行为评介 227
一、放任中介行为的含义 227
二、以非犯罪行为为中介的放任 228
三、突发性故意犯罪中的放任 229
第六节 复合罪过的批判借鉴 231
一、复合罪过理论之提出 232
二、复合罪过理论之批评 233
三、复合罪过理论之借鉴 235
第八章 放任的实证分析 239
第一节 放任实证案例的法理评析 239
一、德国“皮带案” 239
二、德国艾滋病感染案 242
三、台湾山猪案 245
四、开车挤死人案 249
五、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 251
六、炸死人案 254
七、林金莲故意杀人案 256
第二节 放任判断的实证评析 258
一、放任判断的司法实践意义 258
二、放任判断的理论基础 261
三、放任判断的层次方法 263
结语 269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80
补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