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论一动’与红十字事业发展”座谈会专栏】 5
理论研究:“心动”与“行动”&池子华 5
运用“四大法宝” 推进“两论一动”&郝如一 刘斌 8
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再论红十字会职能的科学定位与有效履行&孟纬鸿 11
准确定位 明确职责 合理分工——关于优化上下级红十字会关系的探讨&胡晓强 16
行动是最好的“品牌”&丁超英 21
青岛红十字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李然 24
“两论一动”推进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瞿大我 30
慈善传统与嘉定红十字事业发展&陶继明 江汉洪 33
借、推、引——基层红十字行动的软实力&傅琦红 严明强 38
“两论一动”及其他&吕进福 44
【理论园地】 53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十字精神的契合与践行——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体会&郝如一 刘斌 53
“依法治会”管见&池子华 60
红十字精神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发扬&郝夏颖 63
【工作研究】 71
“救”在身边:红十字会与应急救护普及&崔龙健 71
我国慈善事业公信力重建的路径&齐倩 83
中国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刍议&舒苹 90
【百家争鸣】 99
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与发展&池子华 李欣栩等 99
关于近代红会史与铁路史研究的几点浅见&王方星 112
【观察思考】 123
骨髓捐献,期待生命更多平等&郝如一 123
“郭美美事件”再反思&郭进萍 125
2008年以来红十字会典型“网事”点评&李一涛 130
器官捐献:大爱背后的缺憾和遗憾&郝如一 136
对中国红十字会救援行动新特点的思考&周吉 139
菲律宾“海燕”风灾与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李欣栩 144
于田地震与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庞向南 157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威马逊”风灾简论&刘思瀚 165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鲁甸地震述论&欧贺然 173
2014年国际红十字运动新动向&池子华 李欣栩 180
【历史研究】 193
《周礼·地官》中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其实践&陈伟 193
浅析陈鹏年的社会救济政策——以“治理苏州”为中心&岳梦影 198
清代苏州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以吴江县仓储系统为例&董梅娜 203
施肇曾与觉园佛教净业社慈善事业&彭腾飞 209
西伯利亚干涉时期在华美国红十字会的援美行动&张婉 216
中国红十字会与其他慈善公益团体的联合救济行动——以江浙战争救护为例&钱楠 221
浅谈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力量动员和调配——以1931年水灾救助为例&董婧 227
1931年江淮水灾与苏北地区的救济活动述略——以红十字会为中心的考察&朱跃成 232
杜月笙的慈善情缘&王禹霈 237
日本赤十字社源起及其理念分析&黄腾 244
二战期间日本赤十字社的救护培训&陈馨 250
【调研报告】 259
我国省级红十字会网站建设的调研分析&王娟 259
中国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宣传模式的探讨——兼与“壹基金”官网比较&陈晨 268
【图书评论】 27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评介&池子华 275
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49—1956》&吴佩华 280
推陈出新,老树著新芽——《〈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孙中山唯一译著的整理与研究》述评&崔龙健 285
《嘉定红十字历史编年实录(1918—2013)》评介&丁泽丽 291
在“纸”间追寻红十字运动的足迹——《〈新闻报〉上的红十字》述评&李欣栩 297
评《江西红十字运动百年回眸》&庞向南 303
危机与突破——读《红十字:文化传播、危机管理与能力建设》随感&王萍 310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一辑)》评介&丁泽丽 316
辛勤同耕耘,共育红志花——《常州红十字志》评介&刘华明 321
【珍稀史料】 329
抗日战争中的一名红十字医生——记汤蠡舟战地救护活动点滴&汤章城 329
日内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档案馆介绍&安娜(Anna Shpakovskaya) 344
【杂文随笔】 349
国际救援:彰显中国红十字外交实力——写在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凯旋之际&郝如一 349
“一句话”的力量&郝如一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