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生于无”——老子之道与中国哲学的特征 1
一、“有生于无”之滥觞 1
二、“有生于无”之续写 4
三、“有生于无”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 8
四、“有生于无”与中西哲学的差异 13
第二章 “学而优则仕”——儒家的仕途情结与哲学王构想 17
一、“学而时习之”与学 17
二、“学而时习之”与政 21
三、“学而时习之”与仕 25
四、“学而时习之”与教 29
第三章 “以尚贤使能为政”——墨子政治哲学研究 37
一、“尚贤使能”与为政之本 37
二、“尚贤使能”与功利旨归 41
三、“以尚贤使能为政”与政治原则和行政措施 45
四、“以尚贤使能为政”与圣贤情结和人治传统 53
第四章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与宋明理学 55
一、“仁义礼智根于心” 55
二、“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60
三、“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与宋明理学 65
第五章 “兼以易别”——儒家之仁与墨家兼爱比较 77
一、爱的交往原则和立论根基 77
二、“爱人”与“兼相爱” 80
三、“兼以易别”与儒、墨荣辱悬殊的历史命运 89
第六章 “物物者非物”——庄子与老子哲学比较 95
一、“物物者”与道之别名 96
二、“物物者非物”与道和万物的关系 100
三、“物物者非物”与人和动物的关系 104
四、“物物者非物”与老庄哲学的异同 109
第七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哲学研究 113
一、“明于天人之分” 113
二、“人道莫不有辨” 119
三、“礼者,人道之极也” 123
四、天与人究竟相分还是相合 129
第八章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韩非人性论辨正 133
一、“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人性 133
二、“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法治 137
三、“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韩非思想的主旨 142
第九章 “人副天数”——董仲舒哲学研究 151
一、“天者,百神之大君也” 152
二、“人副天数” 155
三、“同类相动” 160
四、“以君随天” 165
第十章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王充元气自然论探究 173
一、“一天一地,并生万物” 173
二、“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 179
三、“信命者,则可幽居俟时” 185
第十一章 “孰不乐生而畏死”——葛洪道教哲学研究 193
一、“孰不乐生而畏死”与长生 193
二、“孰不乐生而畏死”与神仙 199
三、“孰不乐生而畏死”与道教 206
第十二章 “神遇为梦”——《列子》梦幻哲学释义 211
一、“神遇为梦”与不辨“梦与不梦” 211
二、梦与人生之“尽幻” 215
三、梦与价值之“至虚” 219
四、《列子》之梦释义 223
第十三章 “民胞物与”——张载对宋明理学的奠基 233
一、《西铭》与“民胞物与” 233
二、“民胞物与”对宋明理学的引领 237
三、“民胞物与”与儒家天人合一模式的固定化 243
第十四章 “安于义命”——二程的命运哲学及其道德旨趣 249
一、天命论和命定论 250
二、天、理、道、性、心与命为一 254
三、“命在义中” 258
四、“以义安命” 263
第十五章 “理一分殊”——朱熹理学研究 269
一、理之“一”与气之“殊” 270
二、天命之“理一”与气禀之“分殊” 274
三、“理一分殊”与“穷天理,明人伦” 281
四、“理一分殊”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285
第十六章 “心即理”——陆九渊哲学的独特性 291
一、“心即理”与“心皆具是理” 291
二、“心即理”与“心乃天下之同心” 295
三、“心即理”与“自存本心” 298
四、“心即理”与陆九渊哲学的独特性 301
第十七章 “知行合一”——王守仁与宋明理学知行观的共同本质 307
一、“知行合一”的基本内涵 308
二、“知行合一”与以知为本 314
三、知行观与“去人欲,存天理” 320
第十八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宋明理学的仁学新境界 331
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本体背景 331
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伦理支撑 336
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基本内涵 339
四、宋明理学的仁学新境界 350
第十九章 “未尝离行以为知”——王夫之的知行观及其启蒙意义 357
一、“知行终始不相离” 357
二、“未尝离行以为知” 360
三、王夫之知行观的启蒙意义 366
第二十章 “以实药其空”——颜元哲学一以贯之的宗旨 375
一、“以实药其空”的理论初衷 375
二、“以实药其空”的哲学论证 381
三、“以实药其空”的操作落实 387
四、“以实药其空”的价值追求 395
第二十一章 “理者存乎欲者也”——戴震对“以理杀人”的解构 401
一、“理者存乎欲者也”的提出背景 401
二、“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哲学支撑 404
三、“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基本内容 407
四、“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具体论证 415
五、“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启蒙意义 419
参考文献 423
后记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