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徳余,张胜建主编;夏静芬,林建原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51913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s、p、d、f区常见重要元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采用以案例引出问题,以问题引出解决的方法,以解决方法形成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原理指导问题的解决;以此促进同学们的科学研究兴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第1章 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

1.1化学中的计量 1

1.1.1量和单位 1

1.1.2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关系 3

1.2测量或计量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5

1.2.1误差分类 5

1.2.2误差的表征与表示 6

1.2.3偏差的概念与表示 7

1.2.4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9

1.2.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0

1.2.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11

1.3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 13

1.3.1 t分布规律 13

1.3.2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4

1.3.3可疑数据的取舍 15

拓展材料 16

思考题 18

习题 18

第2章 分散体系 21

2.1分散系 21

2.2溶液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

2.2.1溶液的概念与分类 22

2.2.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3

2.2.3强电解质溶液,活度与活度系数 24

2.3稀溶液的通性 24

2.3.1溶液蒸气压下降 25

2.3.2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26

2.3.3溶液的渗透压 28

2.4胶体溶液 29

*2.4.1分散度和表面吸附 30

2.4.2胶团的结构 31

2.4.3胶体溶液的性质 32

2.4.4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33

*2.5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 35

2.5.1高分子溶液 35

2.5.2乳浊液 36

拓展材料 37

思考题 38

习题 38

第3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40

3.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40

3.1.1基本概念 40

3.1.2热力学第一定律 42

3.1.3化学反应热效应 43

3.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49

3.2.1自发过程的特点 49

3.2.2熵和熵变 49

3.2.3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3.2.4吉布斯自由能和自由能变 52

3.3化学平衡 55

3.3.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55

3.3.2化学平衡常数 56

3.3.3化学平衡的移动 61

3.4化学反应速率 65

3.4.1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 65

3.4.2反应速率理论 66

3.4.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8

3.4.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1

3.4.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3

拓展材料 76

思考题 77

习题 77

第4章 酸碱平衡 82

4.1酸碱理论 82

4.1.1酸碱质子理论 82

4.1.2酸碱电子理论 84

4.2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85

4.2.1水的解离平衡与离子积常数 85

4.2.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85

4.2.3解离度和稀释定律 87

4.3酸碱溶液中pH计算 87

4.3.1强酸(碱)溶液 88

4.3.2一元弱酸(碱)溶液 88

4.3.3多元弱酸(碱)溶液 91

4.3.4两性物质溶液 92

4.4酸碱平衡的移动 93

4.4.1同离子效应 93

4.4.2盐效应 93

4.5缓冲溶液 94

4.5.1缓冲作用原理 94

4.5.2缓冲溶液pH的计算 94

4.5.3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95

4.5.4缓冲溶液的配制 96

拓展材料 97

思考题 98

习题 98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 100

5.1溶度积原理 100

5.1.1溶度积常数 100

5.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01

5.1.3溶度积规则 102

5.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02

5.2.1沉淀的生成 102

5.2.2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103

5.2.3沉淀的溶解 104

5.3多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106

5.3.1分步沉淀 106

5.3.2沉淀的转化 107

拓展材料 108

思考题 109

习题 109

第6章 氧化还原平衡 112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12

6.1.1氧化值 112

6.1.2氧化与还原 113

6.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15

6.2电极电势 116

6.2.1原电池 116

6.2.2电极电势 118

6.2.3标准电极电势 120

6.2.4原电池电动势的理论计算 122

6.2.5能斯特方程 122

6.3电极电势的应用 125

6.3.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125

6.3.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 125

6.3.3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27

6.3.4测定电动势计算弱酸解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 128

6.3.5溶液H+浓度的计算和溶液pH的测定 129

6.4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29

6.4.1元素电势图 129

6.4.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30

拓展材料 132

思考题 134

习题 134

第7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解离平衡 138

7.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138

7.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38

7.1.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40

7.1.3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141

*7.1.4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143

7.2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144

7.2.1配位解离平衡常数 144

7.2.2配位解离平衡的移动 146

拓展材料 149

思考题 150

习题 151

第8章 滴定分析法 153

8.1定量分析概论 153

8.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53

8.1.2分析方法的分类 154

8.1.3定量分析过程 155

8.2滴定分析法概述 159

8.2.1滴定分析法及有关术语 159

8.2.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59

8.2.3标准溶液的配制 160

8.2.4滴定分析法中的计算 161

8.3酸碱滴定法 162

8.3.1酸碱指示剂 163

8.3.2滴定曲线 164

8.3.3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71

8.3.4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172

8.4沉淀滴定法 175

8.4.1沉淀滴定法概述 175

8.4.2莫尔法 175

8.4.3福尔哈德法 176

8.4.4法扬斯法 177

8.5氧化还原滴定法 178

8.5.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178

8.5.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179

8.5.3条件电极电势 179

8.5.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81

8.5.5氧化还原指示剂 184

8.5.6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185

8.5.7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185

8.6配位滴定法 192

8.6.1 EDTA及其配合物 192

8.6.2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与条件稳定常数 194

8.6.3配位滴定曲线 197

8.6.4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和酸效应曲线 200

8.6.5金属指示剂 201

8.6.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03

8.6.7配位滴定的应用 206

拓展材料 208

思考题 209

习题 209

第9章 物质结构基础 213

9.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13

9.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213

9.1.2微观粒子的特性 215

9.1.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16

9.1.4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219

9.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223

9.2.1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223

9.2.2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24

9.2.3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25

9.2.4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227

9.3化学键理论 231

9.3.1离子键理论 231

9.3.2共价键理论 234

*9.3.3金属键理论 247

9.4晶体结构 247

9.4.1晶体的特征 247

9.4.2晶体结构的描述与分类 248

9.4.3离子晶体 249

9.4.4分子晶体 251

9.4.5原子晶体 256

9.4.6多键型晶体 257

拓展材料 257

思考题 258

习题 259

第10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 262

1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62

10.1.1概述 262

10.1.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62

10.1.3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66

10.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67

10.1.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 269

10.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270

10.1.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271

10.2原子吸收光谱法 272

10.2.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272

10.2.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73

10.2.3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 275

10.2.4测试条件的选择原则 275

10.3电势分析法 277

10.3.1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77

10.3.2参比电极 277

10.3.3指示电极 277

10.3.4 pH的测定 278

10.3.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 279

10.3.6电势滴定法 280

10.4色谱分析法 280

10.4.1色谱分析法概述 280

10.4.2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81

10.4.3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284

拓展材料 285

思考题 286

习题 286

第11章 元素化学 289

11.1元素概述 289

11.1.1元素分布 289

11.1.2元素分类 289

11.2 s区元素 290

11.2.1 s区元素的通性 290

11.2.2 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 291

11.3 p区元素 293

11.3.1 p区元素的通性 293

11.3.2 p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294

11.4 d区元素 308

11.4.1 d区元素的通性 309

11.4.2 d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309

11.5 ds区元素 316

11.5.1 ds区元素的通性 316

11.5.2 ds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317

11.6 f区元素 321

11.6.1镧系元素概述 321

11.6.2锕系元素概述 322

拓展材料 323

思考题 324

习题 324

附录 327

附录一 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327

附录二 基本物理常量和本书使用的一些常用量的符号和名称 327

附录三 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298.15 K,100 kPa) 328

附录四 一些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98 K) 333

附录五 常见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 K) 335

附录六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15 K) 336

附录七 标准电极电势(298.15 K) 338

附录八 条件电极电势(298.15 K) 343

附录九EDTA配合物的1gK ? MY 值(I=0.1,293~298 K) 344

附录十EDTA在不同pH时的lga Y(H)值 344

附录十一 一些金属离子的lga M(OH)值 344

附录十二 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单位:kJ·mol -1) 345

附录十三 主族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单位:kJ·mol -1) 345

附录十四 元素的电负性 346

附录十五 常见的离子半径 346

附录十六 一些参考资料和常用的Internet资源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