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建置 27
第一章 沿革与区划 27
第一节 沿革 27
第二节 行政区划 28
第二章 县城乡镇 36
第一节 县城 36
第二节 乡镇 38
第二篇 自然地理 60
第一章 地质 60
第一节 地质演变 60
第二节 地质构造 61
第三节 地层 62
第四节 岩浆岩和混合花岗岩 64
第二章 地貌 65
第一节 山地 65
第二节 丘陵 67
第三节 谷地 67
第四节 岩溶 68
第三章 气候 68
第一节 气温 69
第二节 降雨 70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71
第四章 自然资源 73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3
第二节 矿产资源 73
第三节 水资源 77
第四节 植物资源 80
第五节 动物资源 87
第五章 自然灾害 89
第一节 水灾 89
第二节 旱灾 90
第三节 地质灾害 91
第四节 其他灾害 91
第三篇 人口 92
第一章 人口概况 92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2
第二节 人口变动 93
第三节 人口分布 93
第四节 人口结构 94
第五节 婚姻状况与家庭结构 100
第六节 人口普查 101
第七节 人口与资源 102
第二章 计划生育 102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102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103
第三节 计划生育服务 107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 107
第四篇 政事纪要 109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设 109
第一节 党内民主制度 109
第二节 选举制度 111
第三节 办事公开制度 112
第四节 村民自治制度 113
第二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4
第一节 镇村体制改革 114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 115
第三节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116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 116
第三章 要事纪略 119
第一节 减租减息 11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20
第三节“三反”和“五反”运动 121
第四节 整风和反右派与反地方主义运动 121
第五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1
第六节“四清”运动 122
第七节“文化大革命”运动 123
第八节 农业学大寨 124
第九节 拨乱反正 124
第十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5
第十一节 整党 125
第十二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125
第十三节 云安设县 126
第十四节“三讲”教育 126
第五篇 政党群众团体 12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云安县地方组织 12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28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130
第三节 宣传工作 131
第四节 组织建设 135
第五节 统战工作 140
第六节 党校工作 141
第七节 其他党务 143
第二章 纪检监察 145
第一节 机构 145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145
第三节 信访 举报 147
第四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148
第五节 违纪案件查处 151
第六节 纪检监察队伍 152
第三章 群众团体 153
第一节 工会 153
第二节 共青团 155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158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160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161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163
第六篇 人大政府政协 165
第一章 云安县人民代表大会 165
第一节 人大代表的产生 165
第二节 历届人大会议 167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169
第四节 议案和建议办理 175
第五节 代表视察 176
第二章 云安县人民政府 17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77
第二节 县政府常务会议 179
第三节 施政纪略 181
第四节 信访工作 184
第五节 法制工作 186
第六节 外事与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工作 188
第三章 政协云安县委员会 192
第一节 委员产生 192
第二节 历届会议 194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196
第四节 工作机构 199
第五节 参政议政 201
第六节 民主监督 202
第七节 委员视察 202
第八节 提案工作 206
第九节 联谊活动 208
第十节 文史工作 209
第七篇 政法 211
第一章 治安综合治理 211
第一节 机构 211
第二节 预防 211
第三节 整治 212
第二章 公安 213
第一节 机构 213
第二节 清匪镇反 213
第三节 治安管理 214
第四节 户政管理 221
第五节 出入境管理 222
第六节 刑事案件侦查 223
第七节 道路交通管理 227
第八节 消防管理 230
第三章 检察 231
第一节 机构 231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工作 231
第三节 刑事案件检察 232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234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234
第四章 审判 235
第一节 机构 235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235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236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236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237
第六节 审判监督 237
第七节 执行工作 237
第五章 司法行政 238
第一节 机构 238
第二节 普法教育 239
第三节 律师业务 240
第四节 公证业务 241
第五节 法律援助 242
第六节 民事调解 242
第七节“两劳”人员安置帮教 244
第八篇 军事 245
第一章 军事建制 245
第一节 军事机构 245
第二节 驻军地方武装 246
第三节 民兵 247
第二章 兵役 250
第一节 兵役制度 250
第二节 兵役登记 253
第三节 兵员征集 253
第三章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 256
第一节 政治教育 256
第二节 军事训练 257
第四章 拥政爱民 259
第一节 支持地方发展经济 259
第二节 参加精神文明建设 260
第三节 参加防灾救灾 261
第五章 重要战事纪略 261
第一节 国民革命时期 26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26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263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 265
第九篇 农业与农村经济 267
第一章 农业机构 26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7
第二节 服务机构 269
第二章 农村经济改革 270
第一节 经营体制 270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73
第三节 农村财务管理 275
第三章 种植业 276
第一节 耕地与劳动力 276
第二节 土壤与肥料 277
第三节 粮食作物 281
第四节 经济作物 286
第五节 水果 289
第六节 特色农副产品 292
第七节 中药材生产 293
第八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 294
第九节 农业科技推广 297
第四章 畜禽饲养与养蚕养蜂 299
第一节 畜禽饲养 299
第二节 畜禽疫病防治 304
第三节 养蚕与养蜂 305
第五章 渔业 305
第一节水产养殖 305
第二节 鱼病及防治 308
第三节 江河捕捞 309
第六章 林业 310
第一节 林政管理 310
第二节 造林绿化 313
第三节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314
第四节 森林保护 317
第七章 水利 320
第一节 水利工程 320
第二节 水土保持 329
第三节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330
第四节 水政监察 331
第五节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334
第六节“三防”工作 337
第七节 水库移民安置 339
第八章 农业机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340
第一节 农业机械 340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341
第九章 农村扶贫开发 343
第一节 贫困状况 343
第二节 扶贫措施 343
第十章 乡镇企业 34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46
第二节 企业改革 347
第十篇 工业 348
第一章 概况 348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48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349
第二章 建材工业 352
第一节 石料生产 352
第二节 水泥生产 357
第三节 陶瓷生产 359
第四节 红砖和石灰生产 360
第三章 化学工业 360
第一节 化肥工业 360
第二节 林产化学工业 361
第三节 颜料染料工业 362
第四节 其他化学工业 362
第四章 电力工业 363
第一节 电站建设 363
第二节 电网建设 364
第三节 供电 用电 371
第四节 电力管理 373
第五章 矿冶工业 377
第一节 开采 377
第二节 选矿冶炼 378
第三节 采矿冶炼企业 378
第六章 食品加工 379
第一节 制糖 379
第二节 酿酒 380
第三节 粮油加工 380
第四节 副食品加工 380
第七章 其他工业 381
第一节 造纸 381
第二节 纺织 制革 381
第三节 农具 382
第八章 工业企业管理 382
第一节 机构 382
第二节 质量管理 383
第三节 技术改造 383
第四节 安全管理 384
第十一篇 商贸服务业 385
第一章 国内贸易 385
第一节 概况 385
第二节 商业体制 386
第三节 粮油购销 390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395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396
第六节 农副产品购销 398
第七节 副食品购销 399
第八节 烟草专卖 401
第九节 民爆物资购销与废旧物资回收 402
第十节 集市贸易 402
第二章 对外贸易 406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 406
第二节 招商引资 408
第三章 服务行业 408
第一节 饮食业 408
第二节 旅业 410
第四章 旅游 410
第一节 旅游景点 410
第二节 旅游开发 411
第十二篇 财税金融保险 412
第一章 财政 412
第一节 财政机构 412
第二节 财政体制 412
第三节 财政收支 413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17
第五节 财政监督 419
第二章 税务 421
第一节 税务机构 421
第二节 税收制度 422
第三节 国税 424
第四节 地税 430
第三章 金融 435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35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436
第三节 货币 437
第四节 存储 439
第五节 贷款 441
第六节 结算 444
第四章 保险 445
第一节 机构 445
第二节 保险业务 445
第十三篇 交通邮电 447
第一章 交通 4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7
第二节 古道 449
第三节 公路 449
第四节 铁路 458
第五节 航运 459
第六节 路政与航政管理 463
第二章 邮政 466
第一节 机构 466
第二节 邮政设施 466
第三节 邮政业务 467
第三章 电信 470
第一节 机构 470
第二节 固定电话 471
第三节 电报 传真 472
第四节 无线寻呼 472
第五节 移动通信 472
第六节 互联网 472
第七节 电信管理 474
第十四篇 经济综合管理 475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75
第一节 机构 475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475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478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478
第二章 国土管理 479
第一节 机构 479
第二节 土地规划 479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 480
第三章 矿产资源管理 482
第一节 机构 482
第二节 矿藏勘探 483
第三节 开采管理 48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85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485
第三节 集市贸易管理 488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90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490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491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92
第一节 机构 492
第二节 物价调控 492
第三节 收费管理 493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494
第六章 统计服务与监督 495
第一节 机构 495
第二节 统计调查 495
第三节 统计报表 496
第四节 统计成果 496
第五节 统计监督 497
第七章 审计管理 497
第一节 机构 497
第二节 国家审计 497
第三节 内部审计 500
第四节 社会审计 500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501
第一节 机构 501
第二节 计量标准化管理 502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 502
第四节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503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504
第一章 城乡建设 504
第一节 机构 504
第二节 城乡规划 506
第三节 县城建设 508
第四节 乡村建设 519
第五节 建筑业 524
第六节房地产管理 528
第二章 环境保护 533
第一节 机构 533
第二节 环境状况 534
第三节 环境监测 535
第四节 污染治理 537
第五节 环境建设 541
第六节 环境管理和执法 543
第十六篇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548
第一章 人事 548
第一节 机构 548
第二节 编制管理 549
第三节 干部队伍 551
第四节 工资福利 553
第五节 干部管理 561
第六节 人事制度改革 568
第七节 专业职称评聘 570
第二章 劳动 572
第一节 机构 572
第二节 职业培训 572
第三节 劳动就业 574
第四节 劳动工资 577
第五节 劳保与福利 581
第六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584
第三章 社会保障 585
第一节 概况 585
第二节 失业保险 586
第三节 养老保险 587
第四节 工伤保险 588
第五节 生育保险 589
第十七篇 民政 590
第一章 优抚安置 590
第一节 优待 抚恤 590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593
第二章 社会救济 594
第一节 灾民救济 594
第二节 低保救济 595
第三节 冬令救济 596
第三章 社会福利 596
第一节 鳏寡老人和孤儿抚养 596
第二节 福利经费筹集 598
第四章 社会事务 599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99
第二节 殡葬管理 600
第三节 勘界工作 601
第四节 社会团体管理 603
第五节 革命老区工作 604
第六节 收容遣送 606
第十八篇 教育 607
第一章 教育改革 6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07
第二节 办学体制 608
第三节 学制 609
第四节 学校管理 609
第二章 学前教育 611
第一节 幼儿园 611
第二节 学前班 612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613
第三章 基础教育 614
第一节 小学教育 614
第二节 普通中学教育 620
第四章 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 628
第一节 职业教育 628
第二节 特殊教育 628
第五章 成人业余教育 629
第一节 扫除文盲 629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630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630
第六章 教师队伍 630
第一节 教师培训 631
第二节 教师职称 631
第三节 教师待遇 631
第七章 教学研究与电化教学 633
第一节 教学研究 633
第二节 电化教学 634
第八章教育经费校舍设备 634
第一节 教育经费 634
第二节 校舍 638
第三节 设备 639
第十九篇 科学技术 641
第一章 机构 团体 队伍 6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41
第二节 科技团体 641
第三节 科技队伍 643
第二章 科技活动 645
第一节 科技研究与推广 645
第二节 科技投入 648
第三节 科技成果奖励 648
第四节 科普活动 650
第五节信息服务 651
第三章 防震减灾 652
第一节 防震 652
第二节 地震监测 652
第二十篇 文化 654
第一章 文艺 654
第一节 文艺队伍与创作 654
第二节 民间艺术 655
第三节 文艺演出 657
第二章 图书档案史志 658
第一节 图书 658
第二节 档案 659
第三节 地方志 660
第三章 影视 660
第一节 电影 660
第二节 电视 661
第四章 文物 664
第一节 遗址 664
第二节 古墓塚 665
第三节 烈士墓碑与纪念亭 665
第四节 出土文物 667
第五节 古井及古建筑 667
第六节 石刻 669
第五章 文化市场管理 671
第一节 机构 671
第二节 文化市场整顿 671
第二十一篇 医药卫生 672
第一章 卫生机构 6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团体 672
第二节 医疗机构 673
第二章 卫生体制改革 676
第一节 卫生机构改革 676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677
第三节 农村医疗改革 677
第三章 医疗事业建设 678
第一节 医疗队伍 678
第二节 医疗技术 679
第三节 医疗服务 680
第四节 医德医风建设 682
第五节 医疗科研 683
第四章 医疗设施 684
第一节 医疗单位用房建设 684
第二节 医疗设备器械 684
第五章 防疫保健 685
第一节 计划免疫 68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686
第三节 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 688
第四节 妇幼保健 689
第五节 公共卫生 692
第六节 医疗保障 694
第六章 医药管理 695
第一节 医政管理 695
第二节 药政管理 696
第二十二篇 体育 698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人才培养 698
第一节 机构 698
第二节 设施 698
第三节 体育人才培养 699
第二章 体育活动 699
第一节 学校体育 699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00
第三节 体育竞赛 702
第二十三篇 社会风情 709
第一章 方言 709
第一节 分布状况 709
第二节 云安白话的声韵调 710
第三节 词汇比较 716
第四节 语法特点 721
第二章 风俗习惯 727
第一节 称谓习俗 727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29
第三节 人生礼俗 731
第四节 岁时节日 736
第五节 信仰习俗 739
第三章 人民生活 741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 741
第二节 城乡居民消费 742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 743
第二十四篇人物先进集体 744
第一章 人物 744
第一节 人物传略 744
第二节 人物录 749
第三节 革命烈士名录 751
第二章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759
第一节 先进集体 759
第二节 先进个人 768
附录 785
一、设县批文 庆典纪实 785
二、文献选录 787
三、2001~2008年大事记 797
四、2001~2008年云安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录表 813
五、2001~2008年云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表 814
六、2001~2008年云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名录表 815
七、2001~2008年政协云安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名录表 816
八、2001~2008年云安县境经济统计主要指标 816
九、表格索引 817
CONTENTS 826
编后记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