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送网 前沿技术与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畅,唐雄燕,王光全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21239380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有关光传送网前沿技术的技术专著,内容涉及光传送网的应用场景、平面架构、关键技术、协议机制等。全书共6章,第1章为概论;第2章介绍100Gb/s波分复用(WDM)技术;第3章介绍400Gb/s光传送网技术;第4章阐述光传送网智能控制技术;第5章结合PTN和IP RAN讨论分组技术引入光传送网后的多业务传送特性;第6章讲述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光与IP资源协同和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第1章 概论 1

1.1 光传送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

1.1.1 宽带化驱动 2

1.1.2 分组化驱动 4

1.1.3 智能化驱动 4

1.1.4 扁平化驱动 5

1.2 光传送网中的关键技术 7

1.2.1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 7

1.2.2 OTN技术 9

1.2.3 ASON/WSON技术 12

1.2.4 PTN与IPRAN技术 14

1.3 光传送网的主要应用场景 18

1.3.1 国家干线光传送网 18

1.3.2 省内/区域干线光传送网 19

1.3.3 城域光传送网 20

1.4 光传送网的体系架构 22

1.4.1 传送平面 23

1.4.2 控制平面 24

1.4.3 管理平面 26

1.5 本书写作思路和章节安排 27

第2章 100G DWDM传输与组网技术 29

2.1 100G技术标准化情况 30

2.1.1 国际标准 30

2.1.2 国内标准 33

2.2 100G DWDM关键技术 34

2.2.1 调制码型 35

2.2.2 相干检测 36

2.2.3 FEC技术 37

2.2.4 非线性效应 40

2.2.5 客户侧接口 43

2.2.6 系统余量 44

2.3 100G DWDM组网关键问题 45

2.3.1 WDM平台与OTN平台的选择 45

2.3.2 40G及以下低速率业务传送方式 46

2.3.3 WDM系统混传策略 47

2.3.4 客户侧接口选择 47

2.3.5 100G DWDM技术引入策略 48

2.4 100G DWDM测试方案 51

2.4.1 系统配置模型 51

2.4.2 测试仪表介绍 52

2.4.3 系统中心频率和波长要求 53

2.4.4 单机测试项 54

2.4.5 系统测试项 55

2.5 小结 55

第3章 400G DWDM与OTN技术 57

3.1 400G技术引入的背景 58

3.2 400G DWDM关键技术 59

3.2.1 调制编码技术 59

3.2.2 灵活栅格技术 63

3.2.3 DSP与FEC技术 65

3.3 400G OTN关键技术 68

3.3.1 传统OTN架构 68

3.3.2 OTN 帧结构与开销 70

3.3.3 Flex OTN架构 74

3.3.4 信号反向复用技术 77

3.4 400GE承载与400G链路技术 78

3.4.1 400GE承载技术 78

3.4.2 新型光纤技术 80

3.4.3 光放大技术 81

3.5 小结 82

第4章 光传送网智能控制技术 85

4.1 ASON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 86

4.1.1 ASON技术标准化进程 86

4.1.2 引入ASON技术的考量因素 88

4.1.3 ASON网络结构规划 89

4.2 WSON概述与研究进展 91

4.2.1 WSON技术背景及需求 91

4.2.2 WSON标准化进展 92

4.2.3 WSON 网络结构 93

4.3 PCE概述与研究进展 95

4.3.1 PCE技术背景及需求 96

4.3.2 PCE功能架构及应用场景 96

4.3.3 PCE的标准化进展 98

4.3.4 PCE路由协议在WSON 网络中的应用 98

4.4 SDN技术研究与在光网络中的应用 100

4.4.1 SDN的产生与发展 100

4.4.2 SDN标准推进情况 102

4.4.3 SDN 在光传送网中的应用分析 106

4.5 控制平面与SDN融合阶段分析 107

4.5.1 第一阶段:分布式ASON+统一网管 108

4.5.2 第二阶段:分布式ASON+PCE 108

4.5.3 第三阶段:Transport-SDN统一控制 110

4.5.4 融合中的关键技术 111

4.6 小结 115

第5章 光传送网多业务承载技术 117

5.1 分组传送网的业务承载模型 118

5.1.1 OAM带内传送技术 118

5.1.2 双标签传送技术 120

5.1.3 业务通用封装格式 121

5.1.4 标签封装和标签栈 122

5.2 TDM业务时延分析与优化 124

5.2.1 TDM业务时延模型 125

5.2.2 TDM包长自适应调整方案 127

5.2.3 TDM业务仿真结果 128

5.3 流量特性对承载分组业务的影响 132

5.3.1 业务发生规律的影响 134

5.3.2 业务自相似性的影响 135

5.3.3 分组业务仿真结果 136

5.4 IP RAN技术承载LTE业务的效率分析 139

5.4.1 IP RAN技术介绍 140

5.4.2 IPRAN组网方案 142

5.4.3 IPRAN与MSTP承载效率对比 143

5.5 小结 145

第6章 光与IP资源协同和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147

6.1 光与IP协同的需求 148

6.1.1 运营商骨干网架构和面临的问题 148

6 1.2 光与IP协同的主要需求 151

6.2 光与IP协同策略 151

6.2.1 联合组网策略 151

6.2.2 联合生存性策略 153

6.2.3 流量旁路策略 155

6.3 云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158

6.3.1 数据中心内部网络技术 160

6.3.2 数据中心外部互连技术 162

6.4 SDN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 166

6.4.1 数据中心内部应用场景 167

6.4.2 数据中心互连应用场景 168

6.4.3 业务协同平台设计 169

6.5 小结 170

缩略语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