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传玺,张真理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2768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北京市必须建立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以逐步缩小流动人口与北京市本地居民之间的保障与福利差距。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是一种保障流动人口在宪法和法律上享有的各种权利落实为现实中的各种福利待遇的政府治理活动。其基本内容就是以居住证为载体,以“淡化户籍意识,强化居民意识”为核心理念,逐步让流动人口享有一系列以往户籍人口才享有的房屋租赁、劳动社保、计划生育、教育、公共交通等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容,最终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目标。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合法律性在于所有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在于这一政策选择是应对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所产生的总量、分布和结构三大矛盾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福利型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政策,既能够适应人口城市化,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趋势,又能够缓解,乃至化解人口规模膨胀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对前述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要求为指导,分别对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户籍服务、政治参与服务、就业服务、居住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子女教育服务、计划生育服务、违法犯罪治理等方面的完善

第一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1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人群特征 1

(一)以适龄劳动人口为主 3

(二)男女性别比较高 3

(三)以农业户口为主 3

(四)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主体 3

(五)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口将近90% 3

(六)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的流动人口最多 3

(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 4

(八)人口倒挂的情况较为突出 4

(九)以租住房屋为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方式 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重要作用 4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市劳动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4

(二)流动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6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改善了北京人口的年龄结构,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7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 7

(一)总量矛盾 7

(二)结构矛盾 8

(三)分布矛盾 9

四 北京市常住人口未来发展预测 9

(一)预测模型的选择 9

(二)人口预测结果 11

(三)对预测结果的分析 14

第二章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发展 16

一 1978—1984年:严格户籍管理阶段 16

(一)制度背景 16

(二)流动人口状况 17

(三)主要内容 18

(四)目标分析 18

二 1985—1994年:暂住证兴起阶段 18

(一)制度背景 19

(二)流动人口状况 19

(三)主要内容 20

(四)目标分析 20

三 1995—2001年:系统证件管理阶段 21

(一)制度背景 21

(二)流动人口状况 22

(三)主要内容 22

(四)目标分析 24

四 2002年至今:调整转型阶段 24

(一)制度背景 24

(二)流动人口状况 25

(三)主要内容 26

(四)目标分析 28

第三章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反思 30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历史进步性 30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缺憾 31

(一)人口调控目标未能实现 31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进展缓慢 32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失效的原因 32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京市的人口聚集只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聚集的一个集中体现 33

(二)北京长期以来对流动人口的行政控制手段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尚未彻底摒弃 34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政策目标模糊不清 35

第四章 走向福利型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39

一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合法性 39

(一)平等权问题 40

(二)自由迁徙问题 41

(三)政治权利问题 43

(四)社会保障权 44

二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合理性 45

(一)化解总量矛盾 48

(二)化解分布矛盾 54

(三)化解结构矛盾 55

三 走向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56

(一)公平正义 56

(二)权利成本原则 57

(三)循序渐进 59

四 走向福利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具体途径 60

(一)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 60

(二)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 60

(三)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 60

(四)流动人口居住服务管理 60

(五)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 60

(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服务管理 61

(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61

(八)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 61

第五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 62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62

(一)初步放开阶段:20世纪初—1994年 62

(二)严格管理阶段:1995—2002年 63

(三)综合管理阶段:2003年至今 6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存在的问题 65

(一)户籍服务管理法规依据不足 65

(二)流动人口信息获取存在困难 66

(三)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面临障碍 67

三 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的对策建议 68

(一)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户籍服务管理规定的基本思路 68

(二)构建北京市居住证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71

(三)实施居住证制度的社会风险与应对措施 76

第六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 80

一 政治参与的含义、特点与形式 80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 80

(二)政治参与的特点 81

(三)政治参与的形式 81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 82

(一)对流动人口参与政治选举的规定 82

(二)对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规定 84

(三)对流动人口信访的规定 86

(四)对流动人口集会、游行、示威的规定 86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相关规定的不足 87

(一)公民政治权利的范围有待明确 87

(二)代表总数的计算方式有待改进 88

(三)程序性立法不足 89

(四)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实际状况不理想 89

四 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相关规定的完善 90

(一)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立法规定 91

(二)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 94

(三)提高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意愿 96

第七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 98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的变迁及其根源 99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的变迁 99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制度变迁的根源 103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现存的问题 104

(一)就业促进问题上的区别对待政策需要合理化建构 104

(二)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市场秩序维护制度亟待完善 105

(三)针对流动人口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有待建立 105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10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 107

(二)解决北京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基本目标和根本途径 107

(三)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管理的制度设计 109

(四)流动人口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112

第八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服务与管理 114

一 流动人口的走与留 114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住房实现方式 11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及分布 117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的实现方式 118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服务与管理的实践 125

(一)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居住管理部门 125

(二)加强北京市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 126

(三)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封闭式管理 127

(四)推进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化管理 128

四 北京城中村整治与流动人口居住融入 129

(一)流动人口聚居现象与自发城市化 129

(二)北京市城中村整治与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 130

(三)北京城中村整治与流动人口融入 131

五 建立以权利平等为原则的融入性住房制度体系 134

(一)人口调控与流动人口住房保障 134

(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基本原则 135

(三)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框架 135

(四)规范住房市场,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权益 137

(五)重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衔接好流动人口居住地与北京市区的交通 137

第九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 139

一 概述 139

二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背景:户籍制度二元结构下的不平等对待 141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的政策现状 143

(一)养老保险方面 143

(二)医疗保险方面 145

(三)工伤保险方面 147

(四)失业保险方面 148

(五)生育保险方面 149

四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特点和缺陷 151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政策的特征 151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缺陷 155

五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规定的改进 159

(一)关于提升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实际覆盖率的改进措施 160

(二)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161

(三)减少北京政策模式中与全国大多数地方经验不一致的部分,尽量弥补地方社保模式零碎化的弊端,为建立相对统一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做好准备 162

(四)关于提升流动人口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的措施 163

第十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服务管理 167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保护现状 167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渊源 168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渊源 169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法律保护的不足 172

(一)城市化改造给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带来巨大影响 172

(二)流入地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无法充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173

(三)公办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依然设置了较高的入学门槛 175

(四)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凸显 176

三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法律与政策保护 178

(一)制定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本地发展规划 179

(二)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180

(三)创新体制机制,挖掘公办学校资源,支持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发展 181

(四)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途径 182

第十一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185

一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相关规定 185

(一)国家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185

(二)北京市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188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189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成效 189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3

三 创新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对策 196

(一)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 196

(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 197

(三)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动态管理和服务综合体系 197

(四)建立需求导向型计划生育服务机制 198

(五)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度 199

第十二章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 200

一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现状与特征 200

(一)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数量大、比重高 201

(二)流动人口犯罪主体特征明显 202

(三)流动人口犯罪呈现一定的时空性 203

(四)流动人口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203

(五)流动人口犯罪其他特点 203

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原因分析 204

(一)经济因素:城乡二元—贫富差距—相对剥夺 204

(二)社会因素:缺乏社会支持—社会失范 206

(三)个体因素:身体与心理 208

三 流动人口犯罪的治理策略 209

(一)重新审视刑事近代学派思想 209

(二)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10

(三)改革不平等的社会规则,保障流动人口合理向“上”流动 211

(四)加强源头管理与惩治双管齐下,遏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势头 213

(五)努力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214

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