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毅衡著
  • 出 版 社:新锐文创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6094903
  • 页数:536 页
图书介绍:

引论 1

1.什么是符号 1

2.符号学何用? 8

3.符号学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三个阶段 15

4.符号学与其他学派的融合 19

5.应用符号学 21

6.符号学的工作范围 23

7.「二十一世纪是符号学世纪」 27

上编 原理 33

第一章 符号的构成 33

1.符号载体,空符号 33

2.物、符号、物-符号 36

3.符号的降解:物化 40

4.符号化 44

5.片面化 48

6.符号的实用意义及其度量 51

7.文本 54

第二章 符号过程,不完整符号 60

1.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 60

2.符号必有意义 63

3.任何解释都是解释 65

4.信号 70

5.无发送符号 74

6.潜在符号 77

7.自我符号 80

8.镜像,自我镜像 82

第三章 任意性与理据性 86

1.任意性 86

2.系统性 88

3.共时性 92

4.有机论,「噪音」,露迹 95

5.理据性,像似符号 101

6.指示符号 107

7.规约符号 111

8.中文的理据性与规约性 114

第四章 符号表意成分 117

1.能指与所指 117

2.双重分节 121

3.符号意指三分式 126

4.无限衍义、分岔衍义 134

5.试推法 141

6.艾柯七条与类型问题 145

7.皮尔斯的普遍三分论 154

第五章 媒介与渠道 159

1.媒介、传媒、渠道、体裁 159

2.「媒介即资讯」 165

3.多媒介文本的联合解码 168

4.通感 171

5.出位之思 174

6.体裁与期待 178

第六章 伴随文本 182

1.伴随文本的定义 182

2.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型文本 184

3.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 187

4.解释性伴随文本:元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 189

5.普遍伴随文本与文本间性 194

6.伴随文本执著 197

7.深层伴随文本 201

第七章 双轴关系 204

1.双轴互相依靠 204

2.宽幅与窄幅 209

3.双轴偏重与文本风格 211

4.展面与刺点 214

第八章 符号的解释 219

1.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 219

2.符义学 221

3.符用学 223

4.符号六因素与六性质 226

5.语境论 231

6.「意图定点」 234

第九章 符号修辞 238

1.符号修辞的特点 238

2.概念比喻 240

3.符号的各种比喻 244

4.符号比喻的各种复杂变体 249

5.象征与「符号」的混用 252

6.生成象征的方法 259

7.语言反讽与符号反讽 266

8.反讽与悖论 269

9.大局面反讽 274

10.四体演进 277

第十章 符码与元语言 284

1.符码 284

2.元语言与意义 288

3.「断无不可解之理」 289

4.元语言的构成 295

5.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298

6.解释漩涡 301

7.元元语言冲突,「评价漩涡」 305

下编 推演 311

第十一章 理据性及其滑动 311

1.偶发再度理据性 311

2.普遍符用理据性 314

3.理据性上升 318

4.理据性滑落 320

5.理据性滑落后陡升,禅宗公案 325

第十二章 谎言与虚构 330

1.符号,真相,谎言 330

2.接受原则 336

3.「同意接受」各类型 339

4.「拒绝接受」各类型 345

5.虚构中如何述真 347

6.真假与计谋的文化道德 354

第十三章 标出性 357

1.语言学中的标出性 357

2.文化研究中的标出性 361

3.风格作为标出特征 365

4.标出性的历史翻转 367

5.中项问题 371

第十四章 艺术符号学 376

1.艺术难以定义 376

2.体制一历史论,开放概念 382

3.艺术作为非自然符号 385

4.艺术符号的非实用意义 387

5.艺术意指的非外延性 390

6.当代艺术的标出倾斜 393

7.标出优势 398

8.泛艺术化 402

第十五章 符号叙述学,广义叙述学 407

1.叙述转向与符号叙述 407

2.「最简叙述」定义 412

3.叙述分类之一:事实性/虚构性 416

4.叙述分类之二:记录性/演示性 419

5.叙述分类之三:「时间向度」 421

6.「现在向度」与意图循环 424

第十六章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隐含自我 429

1.术语群辨析 429

2.从主体到自我 434

3.从自我到身份 436

4.当代文化的身份——自我危机 445

5.自我的纵横移动 447

6.反思自我的悖论,试推自我 452

7.文本身份 457

8.普遍隐含作者 464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符号危机 467

1.后期现代的意义方式 467

2.当代符号危机的四个特征 469

3.从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到异化符号消费 477

4.替代选择 481

5.经典重估与「文学场」破溃 483

6.两种经典化,两种替代自我 487

第十八章 现代性的评价漩涡 493

1.历史与符号力量 493

2.现代性的动力与制动 495

3.「中体西学」没有错 499

4.新儒家的整体元语言 501

附录 507

后记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