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枝独秀(1924—1936) 1
第一节 广东大学时期的英国文学系 1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2
二、教职员 9
三、学生及社团 11
第二节 中山大学初建时期的英文系教学 14
一、机构人事变更与规模扩张 15
二、课程设置 24
三、英国语言文学系的考试 35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课余生活 41
一、设置科研组织 42
二、暑期科研活动 45
三、学生课余生活 48
第二章 战火流离(1937—1949) 53
第一节 从坚守到撤离 53
一、维持正常教学 53
二、抗日救亡活动 60
第二节 澄江岁月 61
一、澄江教务 61
二、学术讲演与校外活动 66
第三节 在粤北 67
一、教学环境与师资 67
二、学术、教学与学生活动 69
第四节 复员广州 76
一、努力恢复教学秩序 76
二、抗争护校迎解放 79
三、师范学院英语系小史 80
第三章 曲折前行(1950—1976) 82
第一节 院系调整时期的外语系 82
一、海纳百川 82
二、岭南荣耀 84
第二节 “文革”前的外语系 91
一、方兴未艾 91
二、科研硕果 102
三、“政教结合” 107
第三节 “文革”中的外语系 111
一、外语教育要革命 111
二、涅槃重生 113
三、恢复办学 116
四、再展风采 121
第四章 重建充实(1977—1991) 124
第一节 本科专业教育恢复和调整 124
一、外语教育受到重视 124
二、各外语专业规划和教学方案之制订 128
三、各专业外语教学方案的新修订 136
四、学生工作 138
第二节 研究生培养和公共英语教学 141
一、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招考 141
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建立 143
三、公共英语教育和改革 146
第三节 注重学科建设 153
一、聚合师资队伍 153
二、成功申报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 161
三、有计划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162
四、取得科研成果 165
第四节 “英培”的设立和发展 168
一、成立背景 168
二、“英培”草创 169
三、基本成型 171
四、变革发展 173
第五章 整合发展(1992—2000) 176
第一节 外国语学院的诞生与发展 176
一、建院基础与筹备工作 176
二、学院组织机制的完善 180
第二节 英语语言文学蝉联全国重点学科 183
一、专业简介与特色 183
二、凝炼材料 186
三、再次蝉联重点学科 191
第三节 本科评优 192
一、评优背景 192
二、评优准备 193
三、外国语学院自评 199
四、学校评定 202
第四节 教学改革 206
一、本科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 206
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212
三、设立考试和培训机构 213
第五节 支持“残培”办学 215
一、“残培”成立 215
二、“残培”发展 215
三、外院与“残培” 216
第六章 跃上新高(2001—2014) 221
第一节 组织沿革与机构设置 221
一、组织沿革 221
二、机构设置 222
三、专业和师资 224
第二节 本科教育 226
一、课堂教学 226
二、学生工作 231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 236
一、课程修订 236
二、导师队伍考核 237
三、严格招生考试 237
第四节 成人教育与其他工作 237
一、成人教育 237
二、其他工作的开展 240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242
一、科研机构设立 242
二、科研成绩斐然 247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频繁 249
第七章 融合创制(2014—) 254
第一节 翻译学院快速发展 254
一、学院概况 254
二、专业构成 255
三、办学特色和成绩 263
第二节 外语与翻译大学院创设 271
一、创设背景 271
二、创设经过与意义 271
三、大学院的明天 272
外语学科大事记 274
外国语学院大事记 274
翻译学院大事记 283
主要征引文献 288
附录 292
附录1 学科名称沿革 292
附录2 学科历任行政领导名录 293
附录3 学科历任党组领导 294
附录4 外语与翻译大学院教职员名录(2014) 295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