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律 科斯四大定律猜想民商法建议900条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爱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722119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法制经济学》的修订本,从法律与经济的角度,解析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三大课题。以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作为出发点,阐述“资本生产工具”的普及使用,是现代生产力上台阶的原因。《经济与法律》增加了“科斯四大定律猜想”,和“民商法建议900条”两大部分,借鉴“自然哲学的数学公式”逻辑,抽象出“哲学经济的数学公式”,力图让宏观经济学变得逻辑清晰简洁,建设性强、便实践操作。“经济转型与法制改革”,是自1991年以来,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之法学部分的第一题目,然而“经济学、法学”学术之间长期严重疏离,迄今未见综合研究成果。而正义经济学系列研究,填补了我国法制经济学领域的空白。

第一卷 法制资本论(修订本)(Capital) 3

第一篇 法律驯化资本成为生产工具 3

导论生产的第四要素——法制作用力 3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整体上台阶的原因,普通劳动剩余率,租买资本生产工具 3

第二节 法制作用力,驯化资本成为生产工具 5

一、资本生产工具法律创新 5

二、就业观:资本价格水准,最终决定就业总量、经济水准 7

三、收入观:争取收入随资本工具生产力同步提高 7

四、法律观,法制是追求幸福的事业 8

第三节 “法制作用力”生产要素,与科斯四大定律猜想 9

一、市场、政治、组织、法律的一般尺度“交易成本” 9

二、经济与法律公正,科斯四大定律猜想 11

三、科斯寄希望于中国 12

第一章 共同体市场的兴起 15

第一节 欧洲教堂地缘“避难港”文化偶然,与共同体市场 15

一、欧洲逃亡农奴和光蛋贵族寻找新生活 15

二、欧洲三大法制变革运动,价值规律法制化,有形的手 16

第二节 英国土地保有分占制,与共同市场在英国率先兴起 18

一、关于英国的那种共同市场 18

二、英国土地保有分占制,共同体市场的法律文化土壤 19

三、英国第三阶级以贷款和纳税交换法定分配率的权利 20

第三节 “Rely Right Law”,宣示中国选择共同市场 22

第四节 “拨改贷”,中国迈入共同市场时代 24

一、中国租买资本生产工具沿革 25

二、“拨改贷”,租买资本生产工具普遍化 25

第二章 国民财富的性质:劳动创造的财富。商品价值的度量衡 27

第一节 劳动创造价值,法定果实原始归创造者所有 27

第二节 劳动所创造商品之价值的度量 29

第三节 劳动作为价值尺度的根源性、大众性、稳定性 30

第三章 生产力上台阶的原因:资本生产工具大众普遍化(Capital) 34

第一节 驯化资本生产工具的七个法律篱笆,生产力成倍提高 34

一、资本生产工具是经济与法律过程 34

二、资本生产工具的标准样态:博尔顿——瓦特模式 36

三、禁止资本价格高利贷的7个篱笆,租买工具大众化 37

第二节 资本工具,法制对效率的二次加速度(科斯第一定律猜想) 39

第三节 法律驯化资本成为载体,法制对科技转化的二次加速度 41

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法制变革是要件 41

二、资本生产工具法律创新,保护和限制知识产权 42

第四节 资本生产工具,契约循环积累、扩大再生产机制 44

一、租买资本生产工具,20年期循环积累 44

二、资本超越时空集结 46

第五节 无限债务资本主义四宗罪 47

一、资本性本恶,自由放任资本是洪水猛兽吸血鬼 47

二、无限债务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是孪生兄弟 47

第四章 市场价值法则之一:正义、权界、顺位 50

第一节 资本生产工具之契约预分配:正义、分配率、权界、顺位 50

一、公平分配法之一,道德阶梯法 50

二、生产预分配的四环节 52

第二节 劳动与资本工具,权界 53

一、创造财富,治产劳动是充分必要条件 53

二、资本是生产工具,产权是随附变量 55

三、劳动与资本生产工具之间,存在合作空间 56

四、劳动与资本工具之间的债“权界” 56

第三节 治产人实际占有利用物,法律特加保护 58

一、占有是劳动的前提条件 58

二、对治产占有行为特加保护 59

第四节 共同市场,负有工具义务的财产权 61

第五节 资本生产工具,契约预分配,顺位 64

一、延时之债,法律强制预分配 65

二、租买资本工具,契约强制生产的预分配 65

三、贷款治产,分配的排序 66

四、生产的分配之历史沿革 67

第五章 市场价值法则之二:公平分配率 69

第一节 等价交换自然规律,趋利自然规律,邻里(共同体)自然规律 69

一、市场交换,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自然规律 69

二、邻里一般自然规律,是债法的源泉 70

三、就业治产为本,价值法则管护趋利自然规律 73

四、趋利自然规律不确定性,无形的手自由滥用是杀手 74

第二节 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自然规律 76

一、等价有偿 76

二、价格在价值上下波动允许的区间,禁止高利得 78

三、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分配:用途分配法和随附比率法 79

第三节 劳动力价格=工资+延时偿付+不直接偿付-剥削 81

第四节 社会生产力整体上台阶的原因:全体劳动之普通剩余率租买资本生产工具 83

一、汉穆拉比佃农定律,普通劳动剩余价值率边际为1比1 83

二、普通剩余率租买资本工具,普通劳动出力出钱、拘束自由 85

第五节 劳动报酬总额,与制度成本之间均衡分配 86

第六节 资本生产工具,制度五要素禁止高利得四阶梯普适 90

一、英国市场共同体禁止高利贷四阶梯成为一般尺度 90

二、租买资本生产工具,诉求禁止高利贷普适 90

第六章 货币、货币价格、货币总量管制 92

第一节 货币,商品价值的普遍中介物 92

一、信用中介,金融中介机构 92

二、货币的六大职能 93

三、信用纸币,信用票据 94

四、货币名义价格和货币实际价值 95

第二节 货币管制 96

一、货币管制是宪法的内容 96

二、流动性,货币发行总量控制 96

三、社会融资总量 100

第三节 国际货币 101

一、国际货币兑换率 101

二、大金融合作 102

三、外汇储备控制在CDP的25% 103

四、货币战争;金融危机周期 104

第七章 公平价格与成本构成 106

第一节 资本生产工具:公平价格预算法 106

一、正常价值的计算方法 106

二、价格公平,允许波动区间的控制 107

第二节 生产商供给价格构成公式 108

一、生产商供给价格构成公式,是历史范畴 108

二、价格构成之添附法 112

三、法定要素分配率,财务簿记法之价格构成公式 112

第三节 生产使用者价格法,购买者价格法 114

第四节 供给价格规律 122

一、资本生产工具:供给创造它的需求 122

二、资本生产工具,货币与经济 123

三、后发展国家三元劳务市场,跳水价格现象 125

第五节 短期价格供求波动与控制 126

一、欲望与替代 126

二、命脉商品的供给与价格控制 128

三、引起物价短期波动的因素 128

第二篇 租买资本生产工具(利息、利润、还本积累;地租) 130

第八章 节制资本价格,禁止高利贷四个阶梯 130

第一节 货币用益租赁:借方有利润,贷方分享利息 130

一、货币用益租赁,借方预期有利润 130

二、产权法定孳息是分享,不劳而获 131

第二节 世界性禁止高利贷比率的历史沿革 134

一、法定孳息率的伦理基础:邻里、兄弟、伙伴关系 134

二、中华什一中正,世界性禁止高利贷尺度 135

三、禁止高利贷是文化自觉法制,不是自然进化 138

第三节 法定资本价格利息率的四个阶梯:法律禁止、法律中庸、法定基准、约定 139

一、法定孳息 139

二、法定孳息四阶梯各自的法律尺度 141

第四节 资本价格利息率成为一般尺度 144

一、资本利息率成为分配的一般尺度 144

二、最困难企业决定最后贷款之最低利息率,资本价格——就业率——经济水准 146

三、富国资本价格自然低 148

第五节 资本名义价格、实际价格,资本市场 149

第六节 政府依法禁止高利贷 154

一、禁止高利贷边际,是政府依法行为,而非自然回归所谓第三世界实质是高利得世界 154

二、高利贷随财主所欲,与货币供求无关 155

三、利息率适度市场化≠放纵高利贷 156

第九章 资本生产工具,契约积累之一:普通利润率=付息+还本积累 161

第一节 普通利润率,租买资本工具的生产基金 161

第二节 利润率的衰减与限度 164

第三节 借用资本利润、自有资本利息现象 165

一、固定资本所有权分享利润,与法定比率的边际 165

二、借用资本利润,自有资本利息或利润 166

第十章 资本生产工具,契约积累之二:债务人权收入=利润-利息 169

第一节 债务人权平等的权利责任 169

一、债权,债务人权 169

二、债权与债务人权双方之权利责任均衡 170

三、保护债务人权收入的相关法律 171

四、资本是生产工具,对债务人权的特别救助 172

五、债务人权的历史沿革 172

第二节 企业主债务人权积累=普通利润-利息 174

一、区别单纯企业主、企业家、资本家 174

二、单纯企业主无作为收入,债务人权 176

第三节 永久产权,保值增值的法律制度安排 178

第十一章 土地生产工具与资本生产工具 180

第一节 保有土地生产工具,持有、流转和管护 180

第二节 租买资本生产工具债务优先,地租在超额利润中收取 182

第三节 级差地租是自然赐予之物,法定剩余社会化 184

第三篇 公平价格区分财税法 186

第十二章 财税制度,以发展经济为要务 186

第一节 “井田制”税道,与“避难港”资本生产工具税法接轨 186

一、中华民族“税”道德伦理 186

二、税捐的“井田制”分配四环节 188

第二节 资本生产工具债务价格法,优先大于税务价格法 191

一、资本生产工具,财税成为价格要素 191

二、“租买工具还本付息”债务,优先大于税捐 192

第三节 公共财政,与社会契约 194

一、宪法制约公共财政 194

二、财税必须以发展生产为大前提 197

三、公共财政量能原则 198

四、公共选择,防止官僚主义滥用纳税人的钱 198

第十三章 公共财税,“市场+计划”置换关系 200

第一节 财政三大收入和三大用途 200

第二节 总财政之社会保险责任,占GDP的15%左右 203

第三节 财政最终消费控制在占GDP的8%~15% 204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流转税均衡搭配 205

第五节 公共财政之“市场+计划”置换 207

一、公共财政与价格要素之间的置换 207

二、“利息率+税率”置换,与“市场+计划” 208

三、资本生产工具,财税的经济指标 209

第六节 税率阶梯与贷款治产经济、自给经济、失业率 210

第十四章 净剩余所得税 212

第一节 个人剩余所得税,是每个公民(赤贫除外)的义务税 212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计算 213

第三节 企业利润所得税 215

第十五章 流转税 216

第一节 资本生产工具,对流转税的限制 216

一、流转税之转移不出去,落在弱势群体身上 216

二、资本生产工具为尺度,测评营业税率 217

三、消费税 217

第二节 消费型营业增值税 219

一、普通商品增值税率与营业税率同率,为5%;普通奢侈品增值税率与普通奢侈品营业税同率,为17% 219

二、消费型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置换关系 220

三、保护民生治产,欧盟消费型增值税的6项配套政策 222

四、消费增值税专用于保险补贴和公共事业 223

五、增值税的缺点 224

第三节 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受阻20年 225

一、高税率生产型增值税:馒头与巧克力同税率,杀贫济富;生产设备与玩具同税率,税食创业 225

二、高税率生产型增值税六项包袱 227

三、馒头与巧克力同税率17%;2010年弱势从业人员平均间接纳税率为17% 228

四、设备与玩具同税率,停滞在手工密集型产业 228

五、“增值税包袱财务制度”,工具价值名实相差一倍 229

六、高额税率生产型增值税是对债务征税,资本债务空转,财政赤字转嫁到企业账目上 231

第十六章 当期资本保全:折旧成本 233

第一节 提取折旧费的法理依据和计算 233

第二节 购买者价格法包袱,与重置折旧率计算 235

第三节 物价膨胀,与实际利息、折旧、所得税率 236

第四篇 就业,收入与资本工具生产力 238

第十七章 委托合伙法劳务关系 238

第一节 委托合伙法之雇佣劳动 238

一、法律关于委托合伙法劳动关系 238

二、委托合伙,与劳务的三种租赁形式 239

三、使用劳务契约,用益劳务契约 240

四、按劳分配,是以劳动创造财富为正义的效率优先 241

第二节 对劳动者特加保护,避免奴隶制之嫌 243

第三节 雇主以财产连带责任。劳动保险法 244

第十八章 劳动者报酬四个阶梯 247

第一节 公定劳动者报酬 247

一、阶梯工资制的自然依据:人类有差别,差别不大 247

二、公定劳动者报酬,相关法律 249

三、原始工资、商品工资、税后工资、实际工资 250

第二节 最低工资率的计算 253

第三节 宏观收入分布 255

第十九章 资本生产工具,就业、工资、经济 258

第一节 投资——就业——工资率 258

一、机械自动化岗位数量与工资率的关系较小 258

二、手工密集产业:支垫工资总量、低工资率,决定就业岗位数量 260

第二节 适度提高工资,家庭劳动置换为市场劳动 260

第三节 合伙区间内:劳动阶级地位与工资率 261

一、集体议价 261

二、劳动争议的尺度 263

三、刚性货币工资规律,与适度通货弹性 264

第四节 “劳动—休闲”,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265

一、就业与体闲 265

二、生产共同体,存在失业常态 267

第五篇 宏观经济结构 269

第二十章 租买工具经济、自给工具经济、服务经济、失业-再就业经济 269

第一节 “资本生产工具”划分经济类型 269

第二节 资本生产工具循环经济,自我修复之法律安排 270

一、资本生产工具领头羊,高技术产业布局 270

二、产业均衡结构,与就业 271

三、租买工具与经济周期 272

四、资本生产工具投资—工资率—就业率-经济水准 273

五、法律控制,与可持久自我修复循环 274

第三节 实质经济与消费服务对半分规律 275

第四节 政府、社区和个人的再就业工程 277

第五节 国际自由霸道贸易,生产国不参与利润分配,工具自给经济 281

第六篇 资本生产工具,与组织(科斯第二定律猜想) 283

第二十一章 经济组织,委托合伙准则 283

第一节 委托合伙法,经济组织的共同行为准则 283

第二节 生产商企业是经济的主体 286

一、工商管理法,企业共同而办 286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人是经济的主体 286

三、生产商销售网制度,商业环节为实质经济服务 289

第三节 合伙委托之银行、金融机构 289

一、中央银行,金融职能 289

二、企业合伙设立银行为实质经济服务的历史 292

第四节 票据市场,虚拟经济为实质经济服务 294

第二十二章 政府控制,国有经济,私有经济 296

第一节 宪法赋予政府发展经济的责任 296

一、政府依宪法干预经济 296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合法性:降低交易费用替代市场 298

第二节 政府之“货币与经济” 299

一、政府经济指标:就业、物价、收支均衡、经济增长率 299

二、货币与经济,是政府特有的经济行为 301

三、政府之财政经济 302

第三节 面对“他杀、劝自杀”,第三世界适度国有经济必要性 303

一、国有经济,与政府和社会目标一致 303

二、适度国有经济,对第三世界的特殊意义 305

三、第三世界,私有经济处于幼稚阶段 307

第七篇 资本生产工具,经济分水岭 309

第二十三章 资本价格水准与经济历史阶段 309

第一节 地缘文化偶然,与人类历史走向 309

一、人类文化的传承性与偶然性 309

二、划分历史阶段的各种参照 310

第二节 生产方式,与市场、法律 312

一、禁止高利贷阶梯,与欧洲历史阶段(科斯第四定律猜想) 312

二、历史横向:产权价格,与经济水准(科斯第三定律猜想) 314

三、纵、横生产方式,市场及其法律形式 3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选择共同市场方式 317

一、社会主义的共同市场经济 317

二、社会资本生产工具: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表征 318

第二十四章 中国经济文化的多样性 320

第一节 中华民族地缘偶然,井田制分配率及文明 320

一、季风—黄河—黄土高原自然循环地缘 320

二、“井”文化偶然 321

三、农商文明:天地人,和为本;2200项顶级科学发明 322

第二节 什一中正:自由自耕农工商市场 325

一、什一中正,中国自由自耕农 325

二、资本利息率、商税历史沿革 327

三、什一中正,市场素养 329

第三节 “井田”家国观,良政的合法性 330

一、良政,中央集权的合法性 331

二、内圣外王担当责任,中央集权的合法性 333

三、集体领导,自我矫正机制 335

第四节 “井田”亲和自由平等,文明开放型国家。国家与民族认同的统一合法性 338

一、井田制“请野”,社会自主流动性 338

二、“井田制”文化,创造出它特有的平等价值观 339

三、中国文明开放型国家,国家与民族认同的统一合法性 340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多样性特征 343

一、顺应民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43

二、四面八方非均衡经济结构,缓冲了货币陷阱 346

三、经济转型,中国不缺少增长因素 348

四、农业多样性自给自足,城乡人口对半分比率自然准则 349

五、法制改革与经济转型同步 351

第二卷 经济与法制 355

第一篇 法制:对生产方式的条件反射 355

第一章 商品生产的普通法 355

第一节 中华民族商道自然 355

一、自然适度法,公平正义 355

二、商法、道法、礼法 356

第二节 正义与法律 358

一、自然正义 358

二、法,社会、大众、宽容性特征 359

三、法,与理性、习惯、道德、政治 361

第三节 自然比率,实在正义 363

一、关系,比率法 363

二、哲学之正义、量、比率 363

三、宪政比率原则 364

四、市场交易,量化的公平分配率 365

第四节 “法”的多个区间范围 367

一、律法阶梯 367

二、公法财产 368

三、公权与私权不能绝对分离 368

第二章 法律是规范化的道德阶梯 370

第一节 成为真正的人,哈耶克“个人”是社会园丁 370

一、合伙自力更生之生态位,成为真正的人 370

二、家庭伦理,成为真正的人 371

第二节 自由是社会范畴,平等的自由 372

第三节 合法私(self),不法私(ego) 375

第四节 哈耶克关于个人自由与法律 376

第三章 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凌驾于阶级之上,强制调整阶级关系 379

第一节 法律行为是经济基础 379

第二节 法律是对商品生产方式的条件反射 381

一、条件反射边际: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81

二、商品生产形式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律形式 382

三、法律上层建筑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383

第三节 商品生产价值法则,凌驾于两大阶级之上 385

第四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法制和政治改革 389

第一节 顺应共同体市场的法律和政治变革 389

第二节 法制在民间 393

第三节 关于民商法的建议 396

一、民商法建设值得商榷的问题 396

二、民商法建议各章的要点 398

第二篇 经济与法律之科斯定律猜想定义、公式或定律 403

论证:科斯第一定律法制作用力定律 403

定义一,市场 403

定义二,共同体市场 403

定义三,分配 404

定义四,法制 404

定义五,工具是生产力的综合标志 405

定义六,无形体(可变形体)生产工具——资本生产工具 405

定义七,法制作用力 406

定义八,制度成本与要素构成 407

科斯第一定律法制作用力定律 408

表述一,法制,驯化资本成为生产工具 409

表述二,资本与技术转化,法制变革是充分必要条件 410

表述三,法制的经济指标,可持久发展 410

论证:科斯第二定律市场费用替代定律 411

定义一,组织 411

定义二,替代 411

定义三,边际 411

定义四,产权 412

定义五、产权交易 413

定义六,价格机制 413

科斯第二定律市场费用替代定律 414

表述一:完全市场交易费用零至最大,组织有利可图 415

表述二,组织替代市场及其边际 415

表述三,广义政府干预市场及其边际 416

表述四,权利责任;作用与反作用 417

表述五:多样性,动态均衡 418

论证:科斯第三定律广义产权定律 419

定义一,假设“完全市场” 419

定义二,假设“完全竞争市场”交易费用为零 419

科斯第三定律广义产权定律 419

表述一,广义产权定律收益率阶梯,与生产方式跳水 421

表述二,假设完全竞争市场 421

论证:科斯第四定律生产方式、市场与法律定律 423

定义,生产方式 423

科斯第四定律生产方式、市场与法制定律 423

表述一,古代经济和现代经济 424

表述二,历史沿革:生产方式与市场形式 424

表述三,生产方式多样性,弹性、可循环经济 425

第三篇 科斯、哈耶克关于“经济与法律” 426

第一章 市场与法律 426

第一节 降低市场成本的方法:组织与法律 426

一、市场配置资源费用从零到最大,法制的必要性 426

二、商品生产的世界性法律 427

第二节 竞争与法律 429

第三节 分配与法律 431

一、契约预分配 431

二、公平价格,与法律 432

三、产权,与法律 434

第四节 企业与法律 436

一、组织的预测与经营管理职能 436

二、企业组织与法律 436

第五节 广义政府发展经济权,与法律 438

一、哈耶克广义政府9项任务,补充或替代市场 438

二、广义政府的法治责任 439

三、法治政府,权力边际 440

第二章 哈耶克个人自由主义修为,如耶稣 442

第一节 哈耶克个人自由主义4类23项修行 442

一、哈耶克上帝观个人自由主义 442

二、哈耶克承认个人自由主义迄今是少众文化 445

第二节 哈耶克悖论:自发自由,通往奴役之路 446

一、哈耶克“自发”,与自然选择“适度”相悖 446

二、痴迷完全自由竞争,到痴迷滥用自由夺权 448

第三节 哈耶克“避难港”文化背景 449

第三章 假设与现实,不存在完全市场 452

第一节 人各不同,完全市场交易费用从零至最大 452

第二节 不存在费用为零市场 453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修改 454

一、帕累托最优假设,无费用交易拐点 454

二、帕累托修改:产权最大化,生产者不参与利润分配自给经济 455

第四节 迷信自由滥用市场——知识分子的自负,和脱离实践 456

第五节 法制市场,与法制经济学 457

一、宏观正义,管护效用机制 457

三、效用派失落了共同正义 459

三、机械论、自由论,不能避免自由滥用 464

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待从“你死我活”论,向“价值法则”改革 464

概念或术语简编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