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
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2
四、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3
第一章 物质结构 4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
一、电子云 4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5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6
一、电子排布和近似能级图 6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7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8
第三节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1
一、原子半径 11
二、电负性 12
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3
四、氧化数 13
第四节 化学键 14
一、离子键 14
二、共价键 15
三、杂化轨道理论 19
第五节 分子的极性 21
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21
二、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 22
第六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 22
一、分子的极化 22
二、分子间力 23
三、氢键 24
阅读材料1 四个量子数 26
阅读材料2 晶体知识 26
阅读材料3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27
同步练习 27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30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0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1
第二节 化学平衡 33
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33
二、化学平衡常数 34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6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38
五、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39
阅读材料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0
同步练习 40
第三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44
第一节 概述 44
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44
二、元素的分类 45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45
第二节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45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 46
二、氧、硫及其化合物 48
三、氮、磷及其化合物 51
四、碳、硅、硼及其化合物 53
第三节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55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 55
二、铜、银、锌和汞 56
三、铬、锰和铁 58
第四节 生命元素简介 60
一、宏量元素 60
二、微量元素 60
三、有害元素 61
阅读材料1 化学元素家族的新成员——第111和112号元素的合成 61
阅读材料2 过渡元素的生物作用 61
同步练习 62
第四章 定量分析基础 65
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65
一、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65
二、试样的分解 66
三、试样的预处理 67
四、测定 67
五、数据处理 68
六、分析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 68
第二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9
一、分析检验中的误差 69
二、分析检验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70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73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74
一、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74
二、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76
三、可疑数据的取舍 77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 79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79
二、滴定分析方法 80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80
四、滴定方式 80
第五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82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82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方法 83
第六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 86
一、基本单元的概念 86
二、计算示例 87
阅读材料 在线分析 90
同步练习 90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96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96
一、质子酸碱的概念 97
二、酸碱反应 97
三、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平衡 98
第二节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00
一、稀释作用 100
二、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101
三、酸度及其对弱酸弱碱型体分布的影响 102
第三节 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104
一、质子条件式 104
二、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pH的计算 105
三、多元弱酸、弱碱水溶液pH的计算 106
四、两性物质水溶液pH的计算 107
五、缓冲溶液及其pH的计算 108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 112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12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12
三、混合指示剂 114
第五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14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115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117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119
第六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21
一、酸碱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121
二、应用实例 123
三、计算示例 127
第七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29
一、溶剂的种类与性质 129
二、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130
三、非水滴定的标准滴定溶液和终点的检测 131
四、非水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132
阅读材料 绿色化学 133
同步练习 133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139
第一节 概述 139
一、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139
二、配位滴定对反应的要求 143
三、氨羧配位剂 143
第二节 EDTA及其配合物 144
一、EDTA的性质及其解离平衡 144
二、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 145
第三节 EDTA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146
一、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46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147
三、条件稳定常数 148
四、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和酸效应曲线 150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52
一、配位滴定曲线 152
二、金属指示剂 153
第五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55
一、利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 156
二、利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 157
三、选用其他配位剂滴定 159
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159
一、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159
二、应用实例 161
阅读材料 配合物在生化、医药中的应用 163
同步练习 163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6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169
一、基本概念 169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72
第二节 电极电势 174
一、能斯特方程式 174
二、标准电极电势 175
三、条件电极电势 175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178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79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80
二、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181
第四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83
一、高锰酸钾法 183
二、重铬酸钾法 186
三、碘量法 188
四、亚硝酸钠法 193
五、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 195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示例 197
阅读材料1 能斯特 199
阅读材料2 双氧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199
同步练习 200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205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5
一、溶度积 205
二、分步沉淀 207
三、沉淀的溶解方法 208
四、沉淀的转化 209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 209
一、莫尔法 210
二、佛尔哈德法 211
三、法扬司法 212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213
一、银量法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213
二、应用实例 214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215
一、沉淀法 216
二、挥发法 219
三、萃取法 220
同步练习 220
第九章 常用分离方法简介 224
第一节 组分分离的意义及回收效果 224
一、分离与富集 224
二、分离与富集的效果评价 224
第二节 沉淀与共沉淀分离法 225
一、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225
二、共沉淀及微(痕)量组分的分离富集 226
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227
一、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 227
二、重要的萃取体系 229
三、溶剂萃取分离技术及操作 230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 231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及性质 231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参数 232
三、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亲和力 232
四、离子交换分离技术及操作 233
第五节 色谱分离法 233
一、纸色谱法 234
二、薄层色谱法 235
三、色谱分离操作与定性定量方法 235
阅读材料 超临界流体萃取 236
同步练习 236
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练习题 239
附录 246
附录1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246
附录2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 248
附录3 标准电极电势(25℃) 249
附录4 条件电极电势 252
附录5 一些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254
附录6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55
附录7 不同温度下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补正值 257
附录8 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 258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