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文学理论必须面对两种基本关系 1
二、文学理论基本范式 5
1.文学理论美学化 6
2.文学理论形式化 7
3.文学理论文化化 8
4.回到文学本身 10
三、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和体例 12
学术新观点 14
讨论提示 27
第一章 文学特征论 32
第一节 文学的形象特征 32
一、文学形象的内涵 32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 34
三、文学形象的主要类型 36
第二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特征 39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40
二、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40
三、文学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43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特征 48
一、文学审美的内涵 48
二、文学的审美形态 50
三、文学形象高级形态的审美特性 53
四、文学审美与美育 58
第四节 文学的文化特征 59
一、文化的内涵 59
二、文学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 60
三、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 61
四、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65
学术新观点 66
讨论提示 69
第二章 文学对象论 70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发展 70
一、文学的起源 70
二、文学的发展 77
第二节 作为文学对象的社会生活 80
一、文学源泉 80
二、文学真实 85
三、作家的超越 90
第三节 文学对象的构成 101
一、素材与题材 101
二、主题 106
三、母题 109
四、集体无意识 111
学术新观点 114
讨论提示 118
第三章 文学创作论 119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 119
一、创作主体、客体 119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 125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传达 128
一、文学构思 128
二、文学传达 138
第三节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142
一、创作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42
二、文学风格 145
第四节 创作共性与文学类型 152
一、文学思潮 152
二、文学流派 154
三、文学类型 154
第五节 通俗文学 159
一、文学的“雅”与“俗” 159
二、通俗文学的类型特征 161
三、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164
学术新观点 167
讨论提示 170
第四章 文学形式论 171
第一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71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 171
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72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形式特征 182
一、文学形象与语言 183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 185
三、文学形象的类型 188
第三节 文学文本 197
一、文学文本的含义 197
二、文学文本的层次结构 199
第四节 文学体裁 213
一、文学体裁的划分 213
二、诗歌 214
三、散文 216
四、小说 218
五、戏剧文学 220
六、影视文学 223
学术新观点 226
讨论提示 229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 230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意义 230
一、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231
二、“二度创作”下的文学实现 234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主体 239
一、认识主体 240
二、审美主体 241
三、阐释主体 243
四、接受主体的身份整合 248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251
一、文学接受的发生 251
二、文学接受的发展 254
三、文学接受的高潮 259
第四节 文学批评 263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263
二、文学批评的多样形态 267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271
四、文学批评家 276
学术新观点 281
讨论提示 286
第六章 文学价值论 287
第一节 文学价值的生成 287
一、文学接受与文学价值的生成 287
二、人本前提与文学价值的功能表现 289
三、文学的“自律”与“他律” 294
第二节 文学价值的世俗表现 296
一、文学的游戏功能 297
二、文学的政治功能 300
三、文学的道德功能 303
四、文学的文化功能 305
五、文学的产业功能 308
第三节 文学价值的脱俗表现 314
一、终极关怀 314
二、心灵家园 318
第四节 信仰与宗教 323
学术新观点 327
讨论提示 331
第七章 中外文学理论比较论 332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332
一、感悟式 332
二、原人论 340
三、象喻化 350
第二节 西方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358
一、理论化、系统性 358
二、逻辑性、形式化 361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理论 364
一、全球化的概念 364
二、全球化理论的后殖民特征 366
三、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背景下的文学理论实践 370
学术新观点 372
讨论提示 374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