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婷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7701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南宋的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发展走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士人心态为中介,将南宋的社会变迁与文学走向联系起来。试图从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探讨南宋的社会变迁,解读南宋的“国运之隆替,人才之高下,体制之因革” 与学术之走向。同时在努力还原南宋社会的基础上来尽量重现当时士人的生存状态、生活道路,分析南宋士人在当时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群体心态和行为,展示他们身上的“时代烙印”。同时,从士人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状况出发,追根溯源,探讨南宋社会变迁对文学走向的影响,剖析由此形成的南宋诗、词、文的走向与风貌。

第一章 宋室南渡后的政治、学术变迁 1

第一节 “所争者和与战” 2

一 靖康之变后宋金、宋蒙的和战变迁 4

二 和战之争与党派之争、学术之争的纠緾 9

三 和战不定与南宋社会、士人心态 16

第二节 “吾道南矣” 20

一 道学的由北而南及其与南宋政治 21

二 道学与南宋社会、士人心态 29

三 道学与南宋文学 35

第二章 宋室南渡后士人心态的变迁、特点与文学 40

第一节 “绍兴和议”与南宋士人心态、文学格调的转向 41

一 建炎、绍兴初士人的忧愤之心 42

二 高宗、秦桧的政治谋略与手段 48

三 和议后士人心态的丕变 56

四 和议后文学格调的转向 64

第二节 “最爱元祐”——论南渡后士阶层反省意识的缺失及苏、黄文学之兴 77

一 南宋初“最爱元祐”政策的确立与推行 78

二 “最爱元祐”的实质与士阶层反省意识的缺失 85

三 “最爱元祐”的导向与苏、黄文学的勃兴 92

第三节 南宋士人心态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投射 98

一 是“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吗 99

二 懦弱与循默——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一 106

三 逸豫与习玩——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二 118

四 自适与尚雅——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三 130

五 空疏与清谈——南宋士人心态特征之四 138

六 士人心态在南宋文学中的投射 151

第三章 南宋中期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 159

第一节 “乾、淳之治”与文学中兴 160

一 时代风尚的转移与士人心态的提振 165

二 “奚以江西为”:中兴诗人对江西诗风的超越 187

三“要挽银河仙浪”:词坛的恢复主题与豪放词风 195

四 道学之兴与散文之盛 202

五 余论 209

第二节 庄园与南宋中后期文人群体、诗词趣向 215

一 庄园与文人群体的形成 217

二 庄园与田园诗、词的繁荣 223

三 庄园与诗、词雅趣的深化 229

第三节 困境与抉择:士阶层分化与南宋中后期文学命运 236

一 科举系统的雍滞与小农经济的脆弱 238

二 保守、开放并存的观念与多层次的分化途径 244

三 文坛主体格局的重组与文学作品特质的改变 248

第四章 南宋后期社会变迁、士人心态与文学走向 253

第一节 “也被梅花累十年”:江湖诗案与宋季诗人心态、创作趋向 256

一 江湖诗案的发生 257

二 江湖诗案后诗人心态的转变 261

三 江湖诗案后诗坛的创作趋向 265

第二节 割裂的文坛:道学主流化下南宋后期诗文创作的二元化 268

一 道学正统化与道学家文学话语权的张扬 269

二 “以诗言理学”与“诗在山林” 275

三 鸣道之文与驰骛场屋之文 278

四 余论 283

第三节 “俚野以为乐”:南宋城市、经济变迁与市民文学初兴 285

一 城市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286

二 市民文艺的兴盛 291

三 文人职业化与话本小说之兴 295

第五章 宋亡之际士人心态、文学创作 301

第一节 论“文、谢之死”——兼谈宋亡之际士大夫的人伦困境与抉择 304

一 “兴王之良佐,季世之弃才” 305

二 “古来全忠不全孝” 309

三 “后死”与“劝死” 315

第二节 “文章之盛,莫盛于亡宋之日” 318

一 “国家不幸诗家幸”:宋亡之际文学兴盛之因 319

二 “赋到沧桑句便工”:宋亡之际文学特点 323

结语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