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络与腧穴概述 1
第一节 经络概述 1
一、经络的发现 1
二、经络学说 3
三、经络的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 15
四、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8
第二节 腧穴概述 22
一、腧穴的发现 23
二、腧穴的命名 23
三、腧穴的分类 25
四、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27
五、特定穴 30
六、腧穴定位法 39
第2章 十四经脉 45
第一节 手太阴经脉与腧穴 45
一、经脉循行 45
二、本经腧穴 45
第二节 手阳明经脉与腧穴 50
一、经脉循行 50
二、本经腧穴 50
第三节 足阳明经脉与腧穴 60
一、经脉循行 60
二、本经腧穴 60
第四节 足太阴经脉与腧穴 80
一、经脉循行 80
二、本经腧穴 80
第五节 手少阴经脉与腧穴 89
一、经脉循行 89
二、本经腧穴 90
第六节 手太阳经脉与腧穴 94
一、经脉循行 94
二、本经腧穴 94
第七节 足太阳经脉与腧穴 103
一、经脉循行 103
二、本经腧穴 104
第八节 足少阴经脉与腧穴 135
一、经脉循行 135
二、本经腧穴 135
第九节 手厥阴经脉与腧穴 148
一、经脉循行 148
二、本经腧穴 149
第十节 手少阳经脉与腧穴 153
一、经脉循行 153
二、本经腧穴 153
第十一节 足少阳经脉与腧穴 164
一、经脉循行 164
二、本经腧穴 164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腧穴 184
一、经脉循行 184
二、本经腧穴 185
第十三节 督脉 191
一、循行路线 191
二、本经腧穴 191
第十四节 任脉 205
一、循行路线 205
二、本经腧穴 205
第3章 经外奇穴 218
一、头颈部 218
二、胸腹部 223
三、背部 223
四、上肢部 226
五、下肢部 229
第4章 实用歌赋选编 232
一、十二经脉循行交接歌 232
二、十四经穴歌 232
三、十五络脉穴歌 235
四、十二经井荥输(原)经合穴歌 235
五、十二原穴歌 236
六、十六郄穴歌 236
七、十二背俞穴歌 237
八、十二腹募穴歌 237
九、八会穴歌 237
十、八脉交会穴歌 237
十一、六腑下合穴歌 237
十二、八脉交会穴主治症歌 238
附录A:常见病证针灸处方 240
一、中风 240
二、眩晕 241
三、高血压病 241
四、头痛 242
五、偏头痛 242
六、面瘫 243
七、面痛 243
八、感冒 243
九、咳嗽 244
十、哮喘 244
十一、心悸 244
十二、不寐 245
十三、胸痹 245
十四、郁病 246
十五、痫病 246
十六、消渴 247
十七、胁痛 247
十八、胃痛 247
十九、腹痛 248
二十、呕吐 248
二十一、泄泻 248
二十二、便秘 249
二十三、癃闭 249
二十四、阳痿 250
二十五、性功能障碍 250
二十六、月经不调 250
二十七、痛经 251
二十八、经闭 251
二十九、崩漏 252
三十、带下病 252
三十一、不孕 252
三十二、胎位不正 253
三十三、滞产 253
三十四、乳少 254
三十五、遗尿 254
三十六、小儿惊风 254
三十七、小儿食积 254
三十八、疳积 255
三十九、小儿脑性瘫痪 255
四十、小儿多动症 255
四十一、风疹 256
四十二、疔疮 256
四十三、痄腮 256
四十四、乳痈 256
四十五、乳癖 257
四十六、肠痈 257
四十七、痔疮 257
四十八、扭伤 257
四十九、肘劳 258
五十、肩痹 258
五十一、颈痹 259
五十二、落枕 259
五十三、腰痛 259
五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259
五十五、坐骨神经痛 260
五十六、痹证 260
五十七、痿证 260
五十八、小儿麻痹后遗症 260
五十九、重症肌无力 261
六十、腱鞘囊肿 261
六十一、丹毒 261
六十二、蛇丹 261
六十三、扁平疣 262
六十四、神经性皮炎 262
六十五、痤疮 262
六十六、斑秃 263
六十七、目赤肿痛 263
六十八、麦粒肿 263
六十九、近视 263
七十、视神经萎缩 264
七十一、耳鸣、耳聋 264
七十二、牙痛 264
七十三、鼻渊 264
七十四、咽喉肿痛 265
七十五、口疮 265
七十六、晕厥 265
七十七、虚脱 265
七十八、高热 266
七十九、抽搐 266
八十、心绞痛 266
八十一、胆绞痛 266
八十二、肾绞痛 267
附录B:穴位索引 268
附录C:人体经络腧穴图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