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一、课程实施研究:一个并不简单的研究领域 2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一个不断被建构的研究领域 4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6
第一章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研究的进展 11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及其实施的历史回顾 13
一、浑沌状态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及其实施 13
二、“整个的”常识课程及其实施 18
三、分科的常识课程及其实施 24
四、幼儿综合科学课程的建立和发展 29
五、科学领域课程的历史经验 32
第二节 幼儿园科学领域正式课程的解读 35
一、课程的取向 37
二、课程目标 40
三、课程内容 41
四、课程的类型、结构与课程实施 43
五、《纲要》中科学领域课程与既往课程的衔接 44
第三节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6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46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及其影响下的研究问题 49
三、描述教师课程实施状况的方法和工具 52
四、幼儿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56
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0
六、当前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研究存在的问题 62
第二章 研究设计 67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假定 68
第二节 研究框架 71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 71
一、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的历史经验基础 72
二、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取向 72
三、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正式课程的理解 73
四、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课程要素的处理 73
五、影响幼儿教师实施科学领域课程的因素 73
第四节 研究对象 74
第五节 研究方法 75
一、文献法 75
二、问卷调查法 75
第三章 研究结果 79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取向 80
一、课程取向的相关研究 81
二、幼儿教师科学课程取向的总体状况 87
三、不同背景变量与课程取向之间的关系 87
第二节 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正式课程的理解 91
一、不同课程研究范式视野中的“理解” 94
二、关于理解的相关研究 98
三、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正式课程的理解状况 102
四、幼儿教师理解正式课程的行为 121
第三节 幼儿教师处理科学课程要素的方式 122
一、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处理 123
二、教师对科学课程内容的处理 131
三、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教学的处理 137
四、幼儿教师对评价的处理 145
五、教师的课程取向、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对教师处理课程要素的预测 151
第四节 影响幼儿教师实施科学领域课程的因素 156
一、影响幼儿教师实施科学领域课程因素的分析 157
二、影响幼儿教师课程实施因素的基本状况 158
三、背景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59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163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取向 164
一、幼儿教师科学课程取向的存在状态 164
二、不同背景变量对教师科学课程取向的影响 166
第二节 幼儿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 168
一、教师的理解与正式课程之间的符合程度 169
二、背景变量对教师理解正式课程的影响 170
三、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正式课程 172
第三节 幼儿教师处理科学课程要素的方式 174
一、人本主义的课程要素处理方式 174
二、不同背景变量对教师处理课程要素的影响 176
三、教师的科学课程取向、对正式课程的理解与处理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 179
四、寻求处理综合科学课程的适宜方式 180
第四节 影响幼儿教师实施科学领域课程的因素 182
一、影响因素的特征 182
二、不同背景变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185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87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188
一、人本主义课程取向支配下的课程实施 188
二、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比较接近原意 189
三、人本主义的课程要素处理方式及其与课程取向、对正式课程理解之间的关系 189
四、影响教师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是领导因素和教师能力因素 189
第二节 改善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状况的建议 190
一、更新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理念 190
二、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 197
三、强化幼儿园园长对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的领导 203
四、在综合科学课程的视野下更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206
附录 213
附录一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调查问卷 213
附录二 图表目录 221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