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缘起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6
三、研究方法:实证与圆融 12
四、基本思路与内容 18
五、“文”“论”的语义流变与知识构成 24
第二章 西学从东来与文论话语的转换 45
第一节 “新漢語”与文化互动 46
一、中日同形词与“新漢語” 47
二、“新漢語”与文化共享 59
第二节 “新学语”与文论新变 77
一、“新学语”的接受 79
二、中国文论“新学语”的定量研究 91
三、“跨界互动词”与文论新变 98
第三章 文论新变与“象”根词 110
第一节 “想象(imagination)”与中日文论的现代性 111
一、“象”与“像” 111
二、前近代语境中的“想象(像)” 114
三、“想象(像)”与文学的现代性 123
四、“imagination”对“想象(像)”的激发——早期辞典中的“想象(像)” 126
五、“想象(像)”如何在中国重新重要起来? 131
第二节 “象”根词与中日文论互动 139
一、中日古典文论中的“象”根词 139
二、近代语境中新兴的“象”根词 147
第四章 学院文论建构中的新兴“象”根词 173
第一节 文论体系中的新兴“象”根词 174
一、本质属性论中的新兴“象”根词 174
二、作品创作论中的新兴“象”根词 178
三、接受批评论中的新兴“象”根词 181
第二节 相关个案中“象”根词使用的变异 183
一、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184
二、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 187
三、汉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189
四、汉译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 192
五、老舍《文学概论讲义》 193
六、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 195
第五章 “象”的语义流变与知识构成 199
第一节 中国文论中的“象”根词溯源 199
一、从兽象到形象、想象、天象、气象、现象(词义引申) 200
二、龟象和卦象中的拟象、象征(词性转换) 203
三、“形”态外显之“象”:不离形不止于形 206
四、“行/生”态沟通之“象”:役形而不役于形 208
第二节 尚象传统的形成与纠结 213
一、立象尽意:符号层级的拓展 213
二、得意忘象·境生象外 221
三、“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语言符号的分化与语象的追求 230
第六章 余论 238
一、汉语文论新变的复杂性 238
二、“象”根词与中国文论的话语谱系 244
三、双重传统下中国文论的重建契机 249
四、中国文论知识的透明度问题 252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