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过程及设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景华,张长森,蔡树元主编;邓育新,杜吉亮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841272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阐明了窑炉内有关燃料燃烧、气体流动和传热等基本规律,对传质原理、干燥机理、干燥设备、固体燃料的气化原理和煤气发生炉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全书共9章:第1章为燃料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第2章介绍了干燥过程;第3章是水泥窑;第4章为玻璃熔窑;第5章是余热回收设备;第6章是锡槽;第7章为退火窑;第8章介绍了陶瓷窑;第9章为混凝土制品热养护设备。

1 燃料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 1

1.1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设备 1

1.1.1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1

1.1.2 煤的层燃燃烧设备 2

1.1.3 煤粉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 4

1.1.4 沸腾燃烧法及沸腾炉 8

1.2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 9

1.2.1 重油的雾化过程 9

1.2.2 重油的燃烧过程 11

1.2.3 重油的燃烧设备 12

1.2.4 轻质柴油烧嘴 13

1.2.5 液体燃料的先进燃烧技术 14

1.3 煤气的制备过程及设备 19

1.3.1 煤的气化及煤气的种类 19

1.3.2 混合煤气的制造原理 22

1.3.3 煤气发生炉的分类和构造 30

1.3.4 煤气的净化 32

1.3.5 气化方法进展 34

1.4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设备 36

1.4.1 高速调温烧嘴 37

1.4.2 平焰烧嘴 41

1.4.3 浸没式烧嘴 41

1.4.4 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及烧嘴 41

思考题 46

2 干燥过程及设备 47

2.1 概述 47

2.1.1 干燥的意义 47

2.1.2 干燥的方法 47

2.1.3 对流干燥方法 48

2.2 湿空气的性质及I-x图 49

2.2.1 湿空气的性质 49

2.2.2 湿空气的I-x图 55

2.3 干燥过程 63

2.3.1 湿物料所含水分的性质 63

2.3.2 干燥机理 64

2.3.3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67

2.3.4 制品在干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68

2.4 干燥过程计算 69

2.4.1 干燥工艺流程 69

2.4.2 物料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70

2.4.3 物料平衡计算 70

2.4.4 热量平衡计算 72

2.4.5 干燥过程的图解 75

2.5 干燥方法与干燥设备 78

2.5.1 干燥设备的分类及对干燥设备的要求 78

2.5.2 回转烘干机 79

2.5.3 三筒烘干机 82

2.5.4 隧道干燥窑 83

2.5.5 流态干燥器 84

2.5.6 喷雾干燥机 84

2.5.7 其他干燥方法 84

思考题 85

习题 86

3 水泥生产热工过程与设备 87

3.1 概述 87

3.1.1 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87

3.1.2 熟料形成的热化学 88

3.2 回转窑 91

3.2.1 概述 91

3.2.2 回转窑的结构 93

3.2.3 回转窑的工作原理 95

3.3 悬浮预热器 105

3.3.1 概述 105

3.3.2 旋风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105

3.3.3 影响旋风预热器换热效率的因素 108

3.3.4 旋风筒的结构和参数 110

3.3.5 各级旋风预热器性能的配合 117

3.3.6 旋风预热器(SP)的分类、特点以及几种典型的旋风预热器 119

3.4 分解炉 126

3.4.1 概述 127

3.4.2 分解炉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性能 129

3.4.3 分解炉的类型 131

3.4.4 几种典型分解炉的结构特征 137

3.4.5 国内分解炉技术进展 143

3.4.6 预分解窑系统中窑的性能 146

3.5 水泥熟料冷却机 148

3.5.1 概述 148

3.5.2 筒式冷却机 151

3.5.3 篦式冷却机 153

3.5.4 其他篦式冷却机简介 162

思考题 164

4 玻璃熔窑 165

4.1 概述 165

4.1.1 玻璃的熔制过程 165

4.1.2 玻璃熔窑的分类 166

4.1.3 典型池窑的结构特征 168

4.2 玻璃池窑 169

4.2.1 玻璃熔制部分 170

4.2.2 热源供给部分 179

4.2.3 余热回收部分 181

4.2.4 排烟供气部分 181

4.3 池窑的工作原理 183

4.3.1 池窑内玻璃液的流动 183

4.3.2 池窑内热量传递 187

4.3.3 火焰空间内气体的流动 188

4.4 池窑的熔制制度 190

4.4.1 温度制度及制订 190

4.4.2 压力制度 192

4.4.3 泡界线制度 194

4.4.4 液面制度 194

4.4.5 气氛制度 194

4.4.6 换向制度 195

4.5 玻璃池窑结构设计 195

4.5.1 投料部分设计 195

4.5.2 熔化部设计 196

4.5.3 分隔装置设计 205

4.5.4 冷却部设计 211

4.5.5 成型部设计 212

4.5.6 小炉结构设计 215

4.5.7 玻璃池窑结构设计方案 220

4.6 玻璃工业与熔窑技术新进展 222

4.6.1 用增碳法提高火焰辐射率以强化火焰向玻璃液的传热 222

4.6.2 改变窑壁辐射光谱来强化窑壁向玻璃液的传热 222

4.6.3 加强窑体保温 223

4.6.4 改进玻璃成分 223

4.6.5 强化熔制 223

4.6.6 水蒸气层成型的新技术 227

4.6.7 采用废气余热利用新技术 228

4.6.8 窑炉环保的新技术 231

思考题 231

5 余热回收设备 233

5.1 蓄热室 233

5.1.1 蓄热室的结构 233

5.1.2 蓄热室的类型 237

5.1.3 蓄热室的工作原理 239

5.1.4 蓄热室的结构设计 241

5.1.5 排烟供气系统的设计 244

5.2 换热器 244

5.2.1 换热器的类型 245

5.2.2 换热器的结构 246

5.2.3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247

5.2.4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248

思考题 248

6 锡槽 250

6.1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及其对锡槽的要求 250

6.1.1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 250

6.1.2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对锡槽的要求 251

6.2 锡槽的分类与结构 254

6.2.1 锡槽的分类 254

6.2.2 锡槽的结构 255

6.3 锡槽的作业制度 260

6.3.1 温度制度 260

6.3.2 气氛制度 261

6.3.3 压力制度 261

6.3.4 锡液液面位置和锡液深度 262

6.4 锡槽的结构设计 262

6.4.1 流液道的设计 263

6.4.2 锡槽形状的确定 263

6.4.3 锡槽尺寸的确定 263

6.4.4 保护气体用量的确定 266

思考题 267

7 退火窑 268

7.1 玻璃的退火过程及退火制度 268

7.1.1 玻璃制品中的热应力 268

7.1.2 退火原理 269

7.1.3 退火过程 270

7.1.4 退火参数的计算 271

7.1.5 浮法玻璃退火曲线实例 276

7.2 退火窑分类及结构 277

7.2.1 间歇式退火窑及结构 278

7.2.2 半连续式退火窑及结构 278

7.2.3 连续式退火窑及结构 279

7.3 辊道式退火窑 280

7.3.1 退火窑热绝缘区(保温区)的结构 280

7.3.2 退火窑非热绝缘区(非保温区)的结构 282

7.3.3 退火窑辊道结构 283

7.4 网带式退火窑 283

7.4.1 燃气退火窑 284

7.4.2 烧重油退火窑 285

7.4.3 电热退火窑 286

7.4.4 强制气流循环式退火窑 287

7.4.5 用高速喷嘴的强制循环式退火窑 288

7.5 退火窑的设计计算 290

7.5.1 确定退火制度 290

7.5.2 退火窑长度的计算 290

7.5.3 窑体尺寸的计算 291

7.5.4 燃料消耗量计算 292

思考题 292

8 陶瓷窑 293

8.1 概述 293

8.1.1 陶瓷的烧成过程 293

8.1.2 陶瓷窑的分类 294

8.2 陶瓷隧道窑 294

8.2.1 隧道窑的分类 294

8.2.2 隧道窑的分带及结构 295

8.2.3 隧道窑窑体 295

8.2.4 运输系统 301

8.2.5 燃烧设备 304

8.2.6 排烟与调温系统 305

8.2.7 气幕 308

8.2.8 其他隧道窑简介 313

8.3 隧道窑的工艺流程及烧成制度 316

8.3.1 隧道窑的工艺流程 316

8.3.2 陶瓷的烧成制度 316

8.4 陶瓷辊道窑 318

8.4.1 辊道窑的特点 318

8.4.2 辊道窑的分带及工作系统 319

8.4.3 辊道窑的结构 320

8.5 日用瓷辊道窑 334

8.5.1 高温日用瓷辊道窑的特点 335

8.5.2 窑体结构与砌筑材料 335

8.5.3 窑具 335

8.5.4 工作系统布置 336

8.6 陶瓷间歇窑 337

8.6.1 概述 337

8.6.2 倒焰窑 337

8.6.3 梭式窑 341

8.6.4 罩式窑 348

8.7 隧道窑和辊道窑的最新发展动态 349

思考题 350

9 混凝土制品热养护设备 352

9.1 概述 352

9.1.1 混凝土养护工艺 352

9.1.2 混凝土加速养护的方法 352

9.1.3 热养护的特点 353

9.2 热养护过程 353

9.2.1 湿热养护 353

9.2.2 湿热养护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353

9.2.3 常压热养护制度 354

9.2.4 水泥水化热 357

9.3 间歇作业热养护设备 358

9.3.1 养护坑 358

9.3.2 间歇作业隧道蒸汽养护窑 361

9.3.3 太阳能养护 362

9.4 连续作业热养护设备 364

9.4.1 水平隧道窑 364

9.4.2 折线型隧道窑 366

9.5 高压蒸汽养护 369

9.5.1 蒸压混凝土制品的原理 369

9.5.2 蒸压釜的结构 369

9.5.3 蒸压釜的安全性要求 370

9.5.4 蒸压釜的选用 370

9.6 其他热养护方法 370

9.6.1 干热养护与干湿热养护 370

9.6.2 热流体的养护法 371

9.6.3 红外线养护法 372

9.6.4 微波养护法 372

9.6.5 电热养护法 372

思考题 372

附录1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表 374

附录2 湿空气的I-x图(p=99.3 kPa,t=-10~200℃) 375

附录3 湿空气的I-x图(p=99.3 kPa,t=0~1450℃) 376

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