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危害行为:环境正义实现之天敌 1
第一节 环境侵权诸要素 1
一、法益保护范围 2
二、归责原则 4
三、市场份额规则 5
四、抗辩事由 6
第二节 环境侵害概念及其功能 6
一、环境侵害概念的理论之争 7
二、环境侵害概念的功能欲求 11
三、我国环境侵害概念的功能主义审视 13
四、我国环境侵害概念的应然选择 17
第三节 环境公害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8
一、公害的概念 19
二、公害的特征 20
三、公害制度的功能缺陷 23
四、公害概念与环境侵害概念之比较 24
第二章 原告资格:接近环境正义的第一步 29
第一节 原告资格内涵的美国法考察 29
一、“对抗性”:案件-争议条款的本质特征 30
二、“对抗性”:正当性基础探求 37
三、原告资格的宪法内涵:原告与诉争案件之间的利害关联的描述 42
第二节 原告资格的定性之争 46
一、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含义和区别 46
二、美国原告资格的定性之争:徘徊在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之间 50
三、采纳“诉讼要件”说:基于逻辑推理与价值选择的结果 59
四、美国原告资格定性之争对我国的启示 64
第三节 原告资格的功能欲求 68
一、“预防滥诉”的功能 69
二、“三权分立”的功能 75
三、“热心辩护”的功能 80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83
第四节 美国限制原告资格扩张的三种学说及其批判 85
一、“三权分立”说及其批判 86
二、“经济人”假说及其局限 91
三、“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及其批判 94
四、结语 97
第三章 环境执法:环境危害的行政救济 98
第一节 环保局“上划”:根治环境执法不力的地方实践及其评析 98
一、环保局“上划”是单向思维的结果 98
二、环境执法不力是委托代理问题在环境执法领域的投射 99
三、激励相容约束的缺失是环境执法不力的症结所在 100
四、环保执法不力的治本之策在于健全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 101
第二节 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相互关系的应然定位 102
一、对抗:环境公益诉讼背景下环境执法与司法相互关系的传统定位 102
二、反思:传统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104
三、合作: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相互关系的应然选择 108
第三节 环境执法规制俘获的法律对策 112
一、规制俘获的规制后果 113
二、我国环境执法中规制俘获的原因分析 117
三、我国环境执法过程中规制俘获迷局的破解之道 121
四、结语 125
第四节 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的理论检视 126
一、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执法制度的主要特色 126
二、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检讨 127
三、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理论基础的重构 131
第四章 集团诉讼:大规模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 133
第一节 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实困境:来自重庆市环保法庭的报告 133
一、重庆市一、二中院辖区环境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分析 133
二、重庆市一、二中院辖区环境民事裁判文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144
三、简单结论与对策建议 150
第二节 大规模环境侵权背景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152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特征考察 153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环境侵害纠纷解决方面的功能缺陷 157
三、完善我国环境侵害团体诉讼的初步构想 161
第三节 集团诉讼中的利益冲突与被代表人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166
一、问题的提出 166
二、集团诉讼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成因 167
三、集团诉讼中的被代表人利益保护制度及比较 170
四、启示与借鉴 177
第五章 公益诉讼:环境侵害的司法救济 179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概念界定与功能欲求 179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界定 179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描述 193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欲求 197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兴起 202
一、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产生的社会背景 203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发展 205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动态 209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之展望 210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的“零受案率”现象 211
一、“零受案率”:我国环保法庭运行之困 212
二、“理性冷漠”:“零受案率”现象的经济学根源 215
三、选择性激励:“零受案率”困境的解决之道 220
第四节 环境公益诉讼背景下我国原告适格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224
一、私权模式的阐释与捍卫:传统原告适格规则的本质 225
二、圆凿方枘:传统原告适格规则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冲突 230
三、他山之石:澳大利亚的“好事者”标准 234
四、结语 236
第六章 律师费转嫁:实现环境正义之激励 237
第一节 域外视角:美国环境公民诉讼“败诉方负担”规则考察 237
一、激励缺位——构建环境公民诉讼的制度瓶颈 238
二、“美式规则”——环境公民诉讼的绊脚石 239
三、律师费败诉方负担——激励正诉之源 240
四、“败诉方负担”规则——预防滥诉之阀 242
五、结语:美国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243
第二节 中国路径及其评析:公益诉讼原告免交诉讼费的功能主义审视 244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成本-收益 244
二、“败诉方负担”规则的功能欲求 249
三、公益诉讼原告免交诉讼费的功能主义检视 253
四、结语 255
参考文献 257
致谢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