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来源 1
二、研究价值 2
三、结构安排 4
第二章 研究背景 6
一、从总体走向碎片:个体的崛起 6
二、回归韦伯传统的经济社会学 12
三、理性的边界 14
四、解释路径——机制分析 20
五、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5
(一)再分配阶段(1956—1979年) 30
(二)双轨制阶段(1980—1992年) 32
(三)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2年) 33
(四)逐步成熟阶段(2003—2009年) 36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回顾 37
一、社会网络研究两大领域:整体网与个体网 40
(一)整体网络分析 41
(二)个体网络分析 45
二、社会网络与求职在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地位 48
(一)个体网研究 56
(二)整体网络研究 58
(三)社会资本研究 59
(四)社会网络与组织研究 63
三、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述评 70
(一)分析基础:嵌入性 71
(二)关系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形式论视角 72
(三)关系内容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实质论视角 74
(四)关系作用遇到的挑战 75
第四章 实证研究策略 83
一、研究对象 83
二、研究设计 84
(一)分析框架 85
(二)研究假设 86
(三)变量测量 90
(四)数据来源 95
(五)方法与模型 100
第五章 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渠道使用 105
一、求职渠道的影响因素 105
二、社会网络资源动用的影响因素 113
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结果 121
一、社会网络与职业配置 121
(一)社会网络资源与求职效率 121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劳职匹配 129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市场回报 144
(一)社会网络资源与经济回报 144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精英地位获得 174
(三)社会网络资源与情感回报 177
第七章 结语 186
一、主要结论 186
(一)市场和社会网络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最重要的求职途径 186
(二)社会网络资源增强了求职效率,使得劳动者能够尽快找到工作 190
(三)社会网络比市场渠道更好地发挥了劳职匹配功能 191
(四)社会网络的经济回报总体上是正向的,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出现负向回报,是因为女性和低教育水平的人更倾向于使用社会网络求职 193
(五)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市场因素对精英位置的匹配起主导作用,而社会网络起着辅助作用 196
(六)使用社会关系进入工作岗位,在同事那里得到的是情感方面的负反馈,但当求职者与雇主关系越强时,其情感回馈的正向性也越强 197
二、理论回应 202
三、研究反思 212
参考文献 214
附录 229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