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中药养生治病一本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敬东编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0889459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阐述了中药养生治病的精髓,辑录了大量大家用得上,操作简单的食疗方和中药饮等养生、食疗、增寿妙方,帮助读者更好地将中药养生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本书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是一本非常适合现代人的中药养生治病全书。

第一章 认识中药 1

第一节 中草药的分类 2

第二节 中草药的产地 4

第三节 中草药的四性五味 5

第四节 中草药的归经 8

第五节 中草药的升降沉浮 9

第六节 中药五味的宜忌 11

第二章 中药配伍中的宜忌 13

第一节 中药配伍 14

第二节 君臣佐使,搭配有道 15

第三节 中药“十八反” 16

第四节 中药“十九畏” 16

第五节 药方的组成变化 17

第三章 中药的煎煮 19

第一节 中药煎熬前要进行浸泡 20

第二节 煎煮容器精挑细选 20

第三节 煎药用水很关键 21

第四节 煎煮的火候及时间 22

第五节 煎煮次数有窍门 23

第六节 常用的入药方法 23

第四章 中药养生辨清体质 25

第一节 平和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26

第二节 气虚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27

第三节 阳虚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29

第四节 阴虚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0

第五节 血瘀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2

第六节 痰湿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3

第七节 湿热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5

第八节 气郁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6

第九节 特禀体质首选的中药及药膳 38

第五章 中药养生四时有别 39

第一节 春季滋补养生的中药及药膳 40

第二节 夏季清热解暑的中药及药膳 42

第三节 秋季滋阴润肺的中药及药膳 43

第四节 冬季温润补元的中药及药膳 45

第六章 补气中药 47

第一节 人参——补气第一圣药 48

第二节 党参——补中益气养肝血 51

第三节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虚火 54

第四节 太子参——补气生津润肺燥 57

第五节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排毒 59

第六节 白术——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62

第七节 山药——补脾益气,生津益肺 65

第八节 白扁豆——补虚止泻,药食两用的佳品 68

第九节 甘草——调和诸药,药中“国老” 71

第十节 刺五加——益气健脾,延年益寿 73

第十一节 绞股蓝——补气延寿,“秦巴人参” 76

第七章 补血中药 79

第一节 当归——血虚能补,血枯能润 80

第二节 何首乌——养血填精补肝肾 82

第三节 阿胶——补血活血,补虚润肺 85

第四节 鸡血藤——通筋活络,补血养血 88

第五节 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91

第六节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93

第七节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96

第八章 补阳中药 99

第一节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 100

第二节 冬虫夏草——益肺止血,补肾阳 103

第三节 肉苁蓉——润肠通便,益精血 105

第四节 杜仲——安胎强筋,补肝肾 108

第五节 巴戟天——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111

第六节 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113

第七节 蛤蚧——助阳益精,补肺益肾 116

第八节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119

第九节 韭菜子——强筋壮骨,壮阳固精 121

第十节 蛤蟆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124

第九章 滋阴中药 127

第一节 女贞子——滋补阴血第一圣物 128

第二节 银耳——滋阴润燥益肾阴 130

第三节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133

第四节 南沙参——养阴清肺,补气化痰 136

第五节 枸杞子——明目润肺,补肝肾 138

第六节 百合——养阴润肺,安心神 141

第七节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144

第八节 天冬——滋阴润燥,清火生津 147

第九节 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149

第十节 玉竹——滋肺阴,养胃阴 152

第十一节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155

第十二节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 158

第十章 解表发散中药 161

第一节 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药 162

第二节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164

第三节 紫苏——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167

第四节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169

第五节 葛根——解肌透热,生津止渴 172

第六节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175

第七节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177

第八节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180

第十一章 清热药 183

第一节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184

第二节 决明子——清热明目,清肠通便 186

第三节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89

第四节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92

第五节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194

第六节 蒲公英——解毒消肿,清肝热 197

第七节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99

第八节 紫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202

第九节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204

第十节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207

第十一节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210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中药 213

第一节 川芎——活血行气,止疼痛 214

第二节 郁金——血分之气药 216

第三节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之痛 219

第四节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222

第五节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痛 225

第六节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227

第七节 益母草——活血调经,消水肿 230

第八节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 233

第十三章 理气行气中药 235

第一节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236

第二节 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238

第三节 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241

第四节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244

第五节 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246

第六节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249

第七节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251

第八节 小茴香——理气止痛,温阳散寒 254

第九节 槟榔——下气消食,通利水道 257

第十四章 止血中药 259

第一节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 260

第二节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 262

第三节 紫珠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265

第四节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267

第五节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270

第六节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272

第七节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275

第八节 茜草——活血行血,通经脉 278

第九节 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280

第十节 白及——止血,消肿,生肌 283

第十五章 收涩中药 285

第一节 浮小麦——除虚热,止汗 286

第二节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288

第三节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291

第四节 诃子——涩肠止泻,利咽开音 294

第五节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96

第六节 覆盆子——益肝肾明目,固精缩尿 299

第七节 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302

第八节 糯稻根须——退虚热,止盗汗 304

第九节 麻黄根——止汗,实表气,固虚 306

第十六章 安神中药 309

第一节 灵芝——养心轻身,抗衰老 310

第二节 柏子仁——养心安神,通大肠 312

第三节 合欢皮——解郁安神,和五脏 315

第四节 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317

第五节 首乌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320

第六节 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 323

第十七章 利水消肿中药 325

第一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326

第二节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 329

第三节 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消水肿 331

第四节 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334

第五节 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337

第六节 冬瓜皮——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339

第七节 玉米须——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342

第八节 荠菜——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344

第九节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 347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中药 351

第一节 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352

第二节 罗汉果——清肺利咽,化痰止咳 354

第三节 柴胡——和解退热,升举阳气 356

第四节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359

第五节 苦杏仁——润肺,消食积,散滞气 362

第六节 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365

第七节 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闭 367

第八节 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 370

第九节 白前——降气化痰 372

第十节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375

第十一节 桔梗——宣肺祛痰,利气宽胸 377

第十九章 消食化积中药 381

第一节 神曲——消食之最 382

第二节 山楂——消食化积益脾胃 384

第三节 鸡内金——消食健胃止遗尿 387

第四节 鸡屎藤——消食健脾,化痰止咳 389

第五节 隔山消——消食健脾,理气止痛 392

第二十章 祛暑中药 395

第一节 苦瓜——清热祛暑 396

第二节 荷叶——治疗暑热病症 398

第三节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401

第四节 藿香——化湿,止呕,解暑 403

第五节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暑 406

第六节 青蒿——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409

第二十一章 泻下中药 413

第一节 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414

第二节 香薷——发汗解表,“夏月解表之药” 415

第三节 大黄——通利水谷,安和五脏 417

第四节 竹子——治消渴,利水道,清肺化痰 419

第五节 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420

第六节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 422

第七节 商陆——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424

第八节 巴豆——逐水消肿,祛痰利咽 425

第二十二章 祛风寒湿中药 427

第一节 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428

第二节 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 429

第三节 防风——祛风解表,“治风之通用药” 431

第四节 牛蒡子——疏风散热,解毒消肿 433

第五节 独活——散风除湿,通行气血 435

第六节 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436

第七节 川乌——开通关腠,驱逐寒湿 438

第八节 寻骨风——祛风湿,通络止痛 440

第九节 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441

第十节 牛膝——活血痛经,补肝肾 443

第二十三章 平肝熄风中药 445

第一节 石决明——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446

第二节 玳瑁——平肝定惊,清热解毒 447

第三节 珍珠母——益肝阴、平肝潜阳、清肝泄火 449

第四节 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451

第五节 刺蒺藜——平肝潜阳,疏肝解郁 452

第六节 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安神 454

第七节 羚羊角——清泄肝热,平肝熄风,镇惊解痉 456

第八节 牛黄——熄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458

第九节 珍珠——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 459

第十节 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461

第十一节 地龙——活络止痛,平肝熄风 463

第二十四章 驱虫中药 465

第一节 石榴皮——止泻止血驱蛔虫 466

第二节 榧子——杀虫,消积,润燥 467

第三节 使君子——杀虫消积 469

第四节 苦楝皮——清热燥湿,杀虫止痛 470

第二十五章 涌吐中药 473

第一节 瓜蒂——催吐涌吐,退黄 474

第二节 藜芦——祛痰,催吐,杀虫 475

第三节 常山——辛开苦泄,宣可去壅,善开痰结 477

第四节 胆矾——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