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琳临证金针》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魁山口述;田大哲,郑嘉月,贾远征,赵泾屹整理;孟昭敏,郑俊江指导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97816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本书内容包括“郑氏临证心法”“郑氏临证医钥”“郑氏临证医话”“郑氏临证医论”“郑氏临证医论”五大部分,系统再现了郑氏针灸的诊疗思路。

郑毓琳生平及学术简介 1

第一章 郑氏临证心法 6

一、修功八要 7

(一)修德 7

(二)修意 8

(三)修神 9

(四)修智 9

(五)修身 10

(六)修行 10

(七)修气 11

(八)修力 12

二、八象观变 13

(一)望神 14

附:望目神断病 14

(二)望色 14

附:儿科“三关诊”歌诀 17

(三)望形 17

(四)望态 19

(五)望坐 19

(六)望卧 20

(七)望立 20

(八)望走 20

三、八脉断病 21

(一)浮脉 21

(二)沉脉 22

(三)迟脉 22

(四)数脉 23

(五)滑脉 23

(六)涩脉 23

(七)虚脉 24

(八)实脉 24

附:切体 24

四、八卦断病 25

(一)八卦主病 25

(二)起卦法 26

(三)断卦及应用 26

(四)医案举例 26

五、八纲辨证 27

(一)阴阳辨证 28

(二)表里辨证 29

(三)寒热辨证 30

(四)虚实辨证 31

附:八纲在实际运用中的互相联系 32

六、八法施治 33

(一)汗法 33

(二)吐法 34

(三)下法 35

(四)和法 35

(五)温法 36

(六)清法 37

(七)补法 37

(八)消法 38

七、针刺八法 39

(一)二龙戏珠法 40

(二)喜鹊登梅法 40

(三)金钩钓鱼法 40

(四)白蛇吐信法 41

(五)怪蟒翻身法 41

(六)金鸡啄米法 42

(七)老驴拉磨法 42

(八)鼠爪刺法 43

结语 43

附:郑毓琳先生改进之“热补法”、“凉泻法” 43

八、灵龟八法 45

(一)八脉交会穴的配合 45

(二)灵龟八法的组成 46

(三)医案举例 49

第二章 郑氏临证医钥 50

一、守神论 51

二、得气论 52

三、押手论 54

第三章 郑氏临证医话 56

一、郑氏练针大法 57

二、取穴宜精、准、少 58

三、针灸的剂量 59

四、略谈《针灸甲乙经》对针刺手法的启示 61

(一)精神集中地辨证 61

(二)全神贯注地进针 61

(三)心手合一地候气 62

(四)补虚泻实的体会 63

五、论“平补平泻” 64

六、留针时要观察针的现象 65

七、眼科病证治求真 66

(一)眼科病证的诊治 66

(二)眼病针刺法则及选穴 68

(三)针灸治疗眼病的规律 70

八、论“骨刺” 71

九、针道小论 72

第四章 郑氏临证医论 75

一、针刺治疗41例视网膜出血的初步观察 76

二、郑毓琳老中医师针治迎风流泪医案一则 87

三、针刺治疗24例视神经萎缩的初步观察 88

四、针灸治疗青年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122例总结报告 94

五、针灸治疗33例脊椎炎(腰痛)的初步报告 98

六、针刺热补手法治疗痹症102例疗效总结 102

七、针灸治疗颜面神经麻痹38例疗效报告 106

八、针灸治疗脊椎结核和荐肠关节结核的初步观察 110

九、针刺热凉补泻手法治疗胃脘痛50例报告 113

十、针刺治疗萎缩性鼻炎1例 117

十一、针灸治疗眼病的法则和穴位 118

十二、介绍几个用针灸治疗的眼科病例 120

十三、试谈针刺“龙虎交战”补泻手法 123

十四、对郑毓琳老师应用热补手法治疗脱肛病二例体会 127

十五、针灸治疗眼病的理论和配穴 130

十六、针灸治疗2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偏瘫的初步观察 135

十七、54例高血压临床辨证分型针治疗效报告 140

十八、针灸治疗81例肩凝症初步小结 145

十九、针刺热补(烧山火)手法治愈一例尺神经麻痹 148

第五章 郑氏临证医案 150

一、腰腿疼 151

二、痛痹 153

三、单乳蛾 154

四、中暑昏迷 155

五、中风昏迷 155

六、内伤咳嗽 156

七、肝气呕吐 156

八、便秘 157

九、气虚脱肛 158

十、气虚遗尿 158

十一、溺闭 159

十二、遗精阳痿 160

十三、寒湿疝气 160

十四、肝阳头痛 161

十五、瘀血头痛 161

十六、瘀血胸痛 162

十七、肝郁胁痛 163

十八、虚寒性胃痛 163

十九、食滞腹痛 164

二十、寒湿腰痛 164

二十一、月经不调 165

二十二、虚寒痛经 165

二十三、气虚崩漏 166

二十四、脾虚带下 166

二十五、乳汁不通 167

二十六、小儿抽风 167

二十七、肾虚耳聋 168

二十八、后天聋哑 168

二十九、实火牙痛 169

三十、冻疮 170

三十一、鹅掌风 170

三十二、痛经 171

三十三、风寒感冒 171

三十四、上肢麻木 172

三十五、风热牙疼 172

三十六、视网膜出血(眼底出血) 173

三十七、视神经萎缩 174

三十八、腿疼 174

三十九、胆结石 175

四十、胃脘痛急性发作 176

四十一、骨折手术针麻 176

四十二、发热 177

四十三、咳嗽 177

四十四、胃痛 178

四十五、痢疾 179

四十六、暑湿 179

四十七、高热 180

四十八、麻疹 181

四十九、积食 182

五十、奔豚气 182

五十一、胸痹 183

五十二、不孕 184

五十三、青盲症(视神经炎) 184

五十四、肩凝症 185

五十五、疯狂症 186

五十六、黄疸 187

五十七、血崩 188

五十八、乳痈 188

五十九、石瘿 189

六十、痛痹 190

六十一、筋瘤 191

六十二、尸厥 191

六十三、翻证 192

六十四、下肢麻痹 193

六十五、崩漏 194

六十六、胃痛假死 194

六十七、高热 195

六十八、精神分裂症 195

六十九、食道狭窄 196

七十、对口疮 196

七十一、闭汗 197

七十二、风寒头痛 197

七十三、干眼症 198

七十四、风寒箍头 198

跋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