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篇 政区环境 28
第一章 建置区划 28
第一节 区位境域 28
第二节 建置沿革 28
第三节 行政区划 28
第四节 县署 30
第二章 自然环境 31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31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33
第三节 水系 水文 37
第四节 土壤 植被 38
第五节 自然资源 38
第六节 自然灾害 39
第二篇 人口 42
第一章 人口状况 42
第一节 人口总量 4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42
第二章 人口变动 4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43
第二节 机械变动 43
第三节 流动人口 43
第三章 人口构成 44
第一节 性别构成 44
第二节 年龄构成 44
第三节 文化程度 44
第四节 民族构成 45
第五节 城乡构成 45
第六节 职业构成 45
第七节 家庭人口 46
第八节 婚姻状况 46
第四章 人口控制 47
第一节 机构网络 47
第二节 宣传教育 47
第三节 生育管理 48
第四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49
第五节 技术服务 50
第三篇 乡镇 52
第一章 镇 52
第一节 涟城 52
第二节 高沟 54
第三节 红窑 56
第四节 朱码 58
第五节 五港 61
第六节 保滩 63
第七节 陈师 65
第八节 梁岔 67
第九节 东胡集 69
第十节 岔庙 71
第十一节 石湖 73
第十二节 义兴 75
第十三节 大东 77
第十四节 南集 78
第十五节 成集 80
第十六节 唐集 82
第十七节 前进 84
第二章 乡 87
第一节 徐集 87
第二节 黄营 88
第三章 办事处 开发新区 91
第一节 浅集 91
第二节 方渡 93
第三节 南禄 95
第四节 河网 96
第五节 杨口 98
第六节 小李集 100
第七节 时码 102
第八节 蒋庵 104
第九节 灰墩 106
第十节 余圩 108
第十一节 北集 110
第十二节 经济开发新区 111
第四篇 土地管理 114
第一章 土地保护 114
第一节 土地复垦 114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114
第二章 土地调查登记 115
第一节 土地调查 115
第二节 土地登记 116
第三章 建设用地管理 117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 117
第二节 工业园区用地 117
第三节 乡村集体建设用地 118
第四节 居民宅基用地 118
第五节 征地补偿与安置 119
第四章 土地规费 121
第一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21
第二节 土地有偿使用费 121
第三节 土地管理费 121
第五章 土地市场 122
第一节 土地等级 122
第二节 土地价格 124
第三节 地产市场 125
第六章 土地监察 128
第一节 法规宣传 128
第二节 执法监督 128
第三节 创建“三无”乡镇 130
第五篇 环境保护 132
第一章 机构 132
第一节 县环境保护局 132
第二节 直属单位 132
第二章 环境质量监测 133
第一节 水环境质量 133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 134
第三节 降水环境质量 135
第四节 声环境质量 135
第五节 污染源 136
第三章 环境治理 138
第一节 废水治理 138
第二节 废气治理 138
第三节 烟尘治理 138
第四节 噪声治理 139
第五节 固体废弃物治理 139
第六节 辐射与危险废弃物治理 139
第四章 生态保护与建设 140
第一节 环保宣传 140
第二节 饮用水源建设 140
第三节 绿色学校创建与绿色企业评定 140
第五章 环境管理 141
第一节 建设项目审批与管理 141
第二节 排污费征收管理 141
第三节 环保案件查处 141
第六篇 城乡建设 143
第一章 城镇规划 1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3
第二节 城镇规划 143
第三节 规划管理 143
第二章 城市建设 144
第一节 机构 144
第二节 旧城改造与扩建新城 144
第三节 道路 145
第四节 桥梁 145
第五节 园林绿化 146
第六节 城市亮化 148
第七节 排水 148
第三章 水、电、燃气供应 151
第一节 供水 151
第二节 供电 152
第三节 供气 155
第四章 城市管理 156
第一节 机构 156
第二节 环境卫生 156
第三节 市容整治 157
第四节 创建卫生城市 158
第五章 村镇建设 159
第一节 集镇建设 159
第二节 村庄建设 159
第七篇 交通邮电 162
第一章 机构 162
第一节 县交通局 162
第二节 直属机构 162
第三节 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 162
第二章 公路交通 163
第一节 公路 163
第二节 公路桥梁 164
第三节 公路养护 165
第四节 车站 166
第五节 公路客运 166
第六节 公路货运 167
第七节 城市公交与出租车 167
第八节 交通企业 168
第三章 水上交通 169
第一节 航道 169
第二节 船闸 码头 渡口 169
第三节 水上货运 170
第四章 交通管理 171
第一节 路政管理 171
第二节 航政管理 171
第三节 规费征收 172
第四节 交通稽查 172
第五章 邮政 173
第一节 机构 173
第二节 邮政改革 173
第三节 邮政设施建设 173
第四节 邮路 174
第五节 基础业务 175
第六节 邮政储蓄 178
第七节 集邮 178
第六章 电信 179
第一节 机构 179
第二节 设施设备 179
第三节 电信业务 180
第七章 移动通信 182
第一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涟水分公司 182
第二节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涟水县分公司 183
第八章 信息化建设 184
第一节 发展状况 184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 184
第三节 信息服务规范管理 185
第四节 网络安全管理 185
第八篇 水利 187
第一章 机构 187
第一节 县级水利机构 187
第二节 县水利局直属单位 187
第三节 乡镇水利站 188
第二章 河道治理 189
第一节 废黄河 189
第二节 盐河 190
第三节 一帆河 190
第四节 北六塘河 190
第五节 南六塘河 190
第六节 唐响河 190
第七节 公兴河 191
第八节 东张河 191
第九节 西张河 191
第十节 杰勋河 191
第三章 灌溉除涝 192
第一节 灌区建设 192
第二节 灌溉 193
第三节 排涝 196
第四章 农田水利 197
第一节 农田整治 197
第二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制 199
第五章 涵闸渡槽 200
第一节 水闸 200
第二节 渡槽 涵洞 203
第六章 水利施工 204
第一节 县外大型土方工程 204
第二节 县内农田水利土方工程 204
第三节 建筑物工程 204
第七章 防汛 防旱 205
第一节 水情测报调度 205
第二节 器材储备 205
第三节 险工防守 205
第四节 抗灾纪实 206
第八章 水政管理 208
第一节 工程设施管理 208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209
第三节 水利工程水费征收 209
第四节 经费与物资管理 210
第五节 水事案件查处 211
第九篇 农业 农村 213
第一章 农业农村管理 213
第一节 农业区划 213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 213
第三节 农业标准化 214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5
第五节 农村财务管理 215
第六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216
第七节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216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 218
第一节 河湖滩地开发 218
第二节 农田水利开发 218
第三节 农机开发 219
第四节 种植业配套工程 219
第五节 养殖业开发 220
第六节 林业开发 220
第七节 农产品深加工开发 220
第三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221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221
第二节 农业科技培训 222
第三节 农业示范园区 223
第四节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23
第四章 生态农业 224
第一节 发展状况 224
第二节 沼气 224
第三节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24
第五章 种植业 225
第一节 机构 225
第二节 粮食作物生产 225
第三节 经济作物生产 228
第四节 蔬菜生产 229
第五节 种子肥料 229
第六节 植物保护 231
第七节 种植结构调整 233
第六章 林业 234
第一节 机构 234
第二节 林业资源 234
第三节 林业生产 234
第四节 观赏花木 237
第五节 古树名木 237
第六节 果品生产 237
第七节 林业科技 238
第八节 林业管理 238
第七章 蚕桑业 239
第一节 植桑 239
第二节 养蚕 239
第三节 蚕种 240
第四节 基地建设 241
第五节 科研与技术推广 241
第六节 蚕茧经营 241
第八章 畜牧业 242
第一节 畜牧生产 242
第二节 特种养殖 243
第三节 饲草饲料 244
第四节 新品种引进 244
第五节 疫病防治 244
第九章 水产业 246
第一节 水产养殖 246
第二节 水产科技 248
第三节 水产捕捞 248
第四节 渔政管理 248
第十章 手工业 小作坊 250
第一节 手工编织 250
第二节 小作坊 250
第十一章 地方特产 251
第一节 涟水捆蹄 251
第二节 涟水鸡糕 251
第三节 涟水千张 251
第四节 涟水萝卜干 251
第五节 涟水草鸡 252
第六节 涟水荷藕 252
第十二章 农业机械化 253
第一节 农机管理 253
第二节 农机装备 254
第三节 农机作业 254
第四节 农机科技推广与培训 256
第五节 农机经营与服务 257
第十篇 工业 260
第一章 机构 260
第一节 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260
第二节 县乡镇企业管理局 260
第二章 工业规模 261
第一节 发展状况 261
第二节 工业结构 262
第三节 工业经济效益 264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65
第一节 化学工业 265
第二节 食品饲料工业 268
第三节 能源工业 271
第四节 建材工业 272
第五节 机械工业 273
第六节 电子工业 276
第七节 纺织工业 278
第八节 造纸印刷 282
第九节 家具 工艺美术制品 283
第十节 玻璃 金属制品 284
第四章 乡镇工业 285
第一节 发展状况 285
第二节 产业与行业 286
第三节 乡镇企业改制 286
第四节 乡镇工业集中区 287
第五章 名优产品 288
第一节 名优产品创建 288
第二节 名优产品选介 290
第六章 工业管理 291
第一节 企业整顿与技术改造 291
第二节 企业改革 292
第十一篇 酿酒工业 294
第一章 行业发展 294
第一节 产品 产量 294
第二节 企业选介 295
第二章 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 29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96
第二节 发展状况 296
第三节 生产设施 297
第四节 生产工艺 297
第五节 酒类包装 298
第六节 产品 产量 298
第七节 科技研发 299
第八节 市场营销 301
第九节 企业改制与管理 302
第十二篇 建筑业 房地产业 305
第一章 建筑业 305
第一节 行业规模 305
第二节 建筑工程 307
第三节 施工管理 310
第四节 市场管理 311
第五节 勘察设计 312
第二章 房地产业 3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3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313
第三节 物业管理 314
第四节 白蚁防治 314
第五节 房屋安全鉴定 314
第六节 产权产籍管理 315
第七节 住房制度改革 315
第八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 316
第十三篇 开放型经济 318
第一章 招商引资 318
第一节 机构 318
第二节 引进资金 318
第三节 投资软环境建设 319
第二章 对外贸易 321
第一节 外贸产品 321
第二节 外贸经营 322
第三章 经济技术合作 323
第一节 经济技术协作 323
第二节 劳务合作 323
第四章 经济开发区 324
第一节 机构 32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324
第三节 园区经济 325
第十四篇 商业 服务业 327
第一章 商业系统商业 327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27
第二节 流通体制改革 327
第三节 纺织品与百货商品购销 327
第四节 五金、交电、化工商品购销 328
第五节 副食品购销 328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 329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29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30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330
第四节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331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 332
第三章 粮油购销 333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33
第二节 粮油收购 333
第三节 粮油销售 335
第四节 粮油储备 336
第五节 企业选介 337
第四章 物资经营 338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38
第二节 金属材料购销 338
第三节 建筑材料购销 338
第四节 煤炭经营 339
第五节 石油经营 339
第五章 专卖品经营 340
第一节 烟草经营 340
第二节 盐业经营 342
第六章 蔬菜与果品供应 344
第一节 蔬菜供应 344
第二节 果品供应 344
第三节 “菜篮子工程”与“放心工程” 344
第七章 市场建设 345
第一节 发展状况 345
第二节 市场业态 345
第三节 重点市场选介 346
第八章 住宿餐饮业 347
第一节 餐饮业 347
第二节 旅馆 347
第九章 租赁与中介服务 348
第一节 租赁服务 348
第二节 中介服务 348
第十章 居民服务 349
第一节 家政服务业 349
第二节 洗染业 349
第三节 理发美容业 349
第四节 洗浴业 349
第五节 摄影彩扩业 350
第六节 旅游业 350
第十五篇 金融 保险 352
第一章 中国人民银行涟水县支行 352
第一节 机构 352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52
第三节 现金管理 353
第四节 人民币管理 354
第五节 金融宏观调控 354
第六节 货币政策传导 354
第七节 货币信贷监管 355
第八节 金融生态建设 356
第九节 外汇管理 356
第十节 经理国库业务 356
第十一节 会计核算与管理 357
第十二节 金融监督管理 358
第十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 359
第二章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涟水县支行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业务 360
第三章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涟水支行 362
第一节 机构 362
第二节 业务 362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涟水县支行 364
第一节 机构 364
第二节 业务 364
第五章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涟水支行 366
第一节 机构 366
第二节 业务 366
第六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涟水县支行 368
第一节 机构 368
第二节 业务 368
第七章 涟水农村合作银行 370
第一节 机构 370
第二节 业务 370
第八章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涟水支公司 372
第一节 机构 372
第二节 险种 保费 372
第三节 理赔 373
第九章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涟水支公司 374
第一节 机构 374
第二节 险种 保费 374
第三节 理赔 374
第十章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涟水支公司 375
第一节 机构 375
第二节 险种 保费 375
第三节 理赔 375
第十六篇 财政 税务 377
第一章 财政 377
第一节 机构 377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改革 377
第三节 财政收入 379
第四节 财政支出 382
第五节 财政管理 385
第六节 招投标管理 391
第二章 国税 393
第一节 机构 393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 394
第三节 税种与税率 394
第四节 税款征收 397
第五节 税务管理 398
第六节 税收信息化建设 400
第七节 税源及税收优惠 401
第八节 税务稽查 403
第三章 地税 404
第一节 机构 404
第二节 税种与税率 404
第三节 基金(费)种类与费率 405
第四节 税款征收 405
第五节 税务管理 406
第十七篇 综合经济管理 409
第一章 发展与计划管理 409
第一节 机构 409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 409
第三节 国民经济构成 413
第四节 项目审批 投资规模 414
第五节 物资分配 415
第二章 统计 416
第一节 机构 416
第二节 统计调查 416
第三节 专项统计调查 419
第四节 国情国力普查 419
第五节 统计服务 420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1
第一节 机构 42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21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423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25
第五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425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426
第一节 机构 426
第二节 质量管理 426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27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427
第五节 计量管理 428
第六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428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29
第一节 机构 429
第二节 价格体制改革 429
第三节 价格管理 429
第四节 收费管理 434
第五节 价格监督检查 436
第六节 价格服务 437
第六章 审计 438
第一节 机构 438
第二节 国家审计 438
第三节 内部审计 441
第四节 社会审计 442
第五节 外资审计 442
第七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443
第一节 机构与网络 443
第二节 宣传教育 443
第三节 专项整治 444
第八章 药品食品监督管理 446
第一节 机构 446
第二节 药品生产管理 446
第三节 药品经营管理 446
第四节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448
第五节 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管理 448
第六节 食品监督管理 449
第十八篇 中国共产党涟水县委员会 451
第一章 组织机构 451
第一节 县委领导机构与成员 451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453
第二章 重要会议与重大决策 454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 454
第二节 重大决策 456
第三章 纪检监察 45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7
第二节 廉洁教育 458
第三节 举报与查办工作 460
第四节 治理与纠正不正之风 461
第五节 行政监察 463
第四章 组织工作 464
第一节 党员发展 464
第二节 党员教育 465
第三节 组织建设 465
第四节 思想作风建设 466
第五节 干部管理 466
第六节 干部制度改革 467
第五章 宣传教育工作 468
第一节 理论学习 468
第二节 思想教育 469
第三节 新闻宣传 470
第四节 党校工作 471
第五节 党史工作 472
第六章 统一战线工作 473
第一节 党外人士工作 473
第二节 民族工作 473
第三节 “三胞”统战工作 474
第七章 机关党建工作 475
第一节 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 475
第二节 机关党员发展 475
第三节 机关作风建设 476
第八章 老干部工作 477
第一节 离休干部状况 477
第二节 待遇落实 477
第三节 服务工作 478
第四节 组织旅游和文体活动 478
第九章 对台工作 480
第一节 台属工作 480
第二节 对台交流 480
第十九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482
第一章 涟水县人民代表大会 482
第一节 机构 482
第二节 人大代表选举 483
第三节 涟水县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 484
第四节 涟水县人大常委会会议 488
第五节 重要工作 489
第六节 代表议案与建议 490
第二章 涟水县人民政府 492
第一节 政府机构 492
第二节 施政纪要 495
第三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96
第四节 依法行政 496
第五节 外事侨务 498
第六节 人事管理 498
第三章 政协涟水县委员会 504
第一节 机构 504
第二节 政协委员构成 505
第三节 县政协全体会议 506
第四节 县政协常委会会议 508
第五节 重要工作与活动 508
第二十篇 群众团体 513
第一章 涟水县总工会 513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13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513
第三节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514
第四节 职工教育 文体活动 514
第五节 劳动竞赛与劳模评选 516
第六节 职工保障与服务 516
第二章 共青团涟水县委员会 518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18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518
第三节 教育活动 519
第四节 社会实践活动 519
第五节 文体活动 520
第六节 少年先锋队 521
第七节 希望工程 521
第三章 涟水县妇女联合会 522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22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522
第三节 巾帼建功活动 522
第四节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523
第四章 涟水县工商业联合会 5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24
第二节 参政议政 524
第三节 公益事业 524
第四节 服务会员 525
第五章 涟水县科学技术协会 526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2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26
第六章 涟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27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2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27
第七章 涟水县残疾人联合会 528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28
第二节 康复服务 528
第三节 就业与培训 529
第四节 文体活动 529
第八章 涟水县红十字会 530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建设 530
第二节 救援与爱心工程 530
第二十一篇 政法 532
第一章 公安 532
第一节 县公安局 532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 533
第三节 经济案件侦查 535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35
第五节 户政管理 536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537
第七节 内部执法监督 537
第八节 看守所管理 537
第九节 交通管理 538
第十节 消防管理 541
第十一节 公安信息化建设 543
第二章 检察 544
第一节 机构 544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44
第三节 职务犯罪检察 547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48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54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50
第三章 审判 551
第一节 机构 55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51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52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53
第五节 行政审判 553
第六节 案件执行 554
第七节 立案审查 555
第八节 申诉 复查 555
第九节 审判监督 55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56
第一节 机构 556
第二节 普法教育 556
第三节 公证工作 557
第四节 律师工作 557
第五节 司法鉴定 558
第六节 安置帮教 558
第七节 人民调解 558
第八节 法律援助 559
第九节 基层法律服务 559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56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60
第二节 专项治理 560
第三节 “平安涟水”创建活动 561
第二十二篇 军事 563
第一章 机构 563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563
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563
第二章 驻军 564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驻涟部队 564
第二节 武装警察驻涟部队 564
第三章 民兵 56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65
第二节 政治教育 56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566
第四节 以劳养武 566
第四章 国防教育 567
第一节 组织 567
第二节 活动 567
第五章 双拥与军民共建 568
第一节 拥政爱民 568
第二节 拥军优属 568
第三节 军民共建 569
第六章 人民防空 571
第一节 机构 571
第二节 人防方案与工程设施 571
第三节 人防经费 571
第二十三篇 教育 573
第一章 教育行政 573
第一节 机构 573
第二节 体制改革 573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74
第四节 教育督导 574
第二章 学校建设 575
第一节 校舍 575
第二节 教学设施与装备 575
第三节 教育投资 576
第三章 学前教育 579
第一节 发展状况 579
第二节 保育与教学 580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581
第四章 小学教育 582
第一节 发展状况 58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583
第三节 学校选介 584
第五章 中学教育 585
第一节 发展状况 585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585
第三节 学校选介 586
第六章 高等教育 588
第一节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588
第二节 淮安广播电视大学涟水分校 588
第三节 县教师进修学校 589
第四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589
第七章 职业教育 590
第一节 发展状况 590
第二节 职业学校选介 590
第三节 社会职业培训 591
第八章 成人教育 592
第一节 扫除文盲 592
第二节 农民教育 592
第三节 职工教育 592
第四节 干部学历培训 592
第九章 特殊教育 593
第一节 场所与设备设施 593
第二节 教育教学 593
第十章 教师 594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94
第二节 教师待遇 595
第三节 职称评定 596
第四节 民办教师 596
第五节 教师进修 596
第十一章 教科研活动 597
第一节 教学研究 597
第二节 课题申报与立项 597
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 599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5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99
第二节 科研服务机构 599
第三节 科技人员 599
第四节 科技团体 599
第二章 科技项目与成果 600
第一节 科技项目 600
第二节 科技成果 601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602
第三章 科技服务 604
第一节 科技情报 604
第二节 技术合同服务 604
第三节 科技咨询 605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护 605
第四章 科普工作 606
第一节 农村科普 606
第二节 城镇科普 606
第三节 科普宣传周 606
第五章 科技交流与合作 607
第一节 科技交流 607
第二节 科研合作 607
第六章 气象 608
第一节 机构 608
第二节 观测 608
第三节 预报服务 609
第四节 科研 609
第七章 防震减灾 610
第一节 机构 610
第二节 地震观测 610
第三节 防震管理与宣传 610
第二十五篇 文化 613
第一章 机构 613
第一节 县文化局 613
第二节 县广播电视局 613
第三节 县新闻信息中心 613
第四节 县地方志办公室 614
第五节 县档案局 614
第二章 文化场所 615
第一节 文化馆(站) 615
第二节 图书馆(室) 616
第三节 剧场影院 616
第四节 剧目室 书画院 617
第三章 文化团队 618
第一节 涟水县淮剧团 618
第二节 乡镇剧团 618
第三节 业余文艺表演团队 619
第四章 文学艺术创作 620
第一节 文艺创作 620
第二节 书画 摄影 621
第三节 戏曲 小品 621
第四节 音乐 舞蹈 622
第五章 群众文化 623
第一节 大型文艺活动 623
第二节 展览活动 623
第三节 民间文化艺术 623
第六章 文化市场与管理 626
第一节 书刊市场 626
第二节 音像、娱乐市场 627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627
第七章 文物保护 628
第一节 馆藏文物 628
第二节 地面古文物 628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与纪念物 628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 628
第八章 广播电视 629
第一节 广播 629
第二节 电视 630
第九章 报纸 631
第一节 涟水科技信息 631
第二节 涟水快报 631
第十章 地方志工作 633
第一节 县志编修 633
第二节 旧志整理 633
第三节 部门志、专业志、乡镇志编纂 634
第四节 年鉴编纂 634
第五节 地情资料编纂 634
第十一章 档案事业 636
第一节 征集与接收 636
第二节 保管 636
第三节 利用 636
第四节 编研 637
第五节 划控开放与鉴定 637
第二十六篇 艺文 639
第一章 文学艺术著作 639
第一节 著作状况 639
第二节 著作选介 641
第二章 社会科学著作 643
第一节 著作状况 643
第二节 著作选介 647
第三章 自然科学著作 649
第一节 著作状况 649
第二节 著作选介 650
第二十七篇 卫生 653
第一章 机构队伍 653
第一节 机构 653
第二节 队伍 657
第二章 医疗卫生改革 659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 659
第二节 医疗制度改革 660
第三章 医疗技术 662
第一节 诊断 662
第二节 治疗 662
第三节 护理 665
第四节 医疗业务量 665
第四章 设施设备 666
第一节 医疗器械 666
第二节 基础设施 666
第五章 急诊救护与供血管理 668
第一节 急诊救护 668
第二节 供血管理 668
第六章 疾病预防控制 669
第一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669
第二节 传染病管理 670
第三节 主要传染病防治 670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676
第五节 寄生虫病防治 676
第六节 非传染病防治 677
第七节 卫生应急管理 678
第七章 卫生保健 679
第一节 妇幼保健 679
第二节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680
第三节 社区卫生保健 680
第八章 爱国卫生运动 681
第一节 机构 681
第二节 公共环境卫生 681
第三节 农村改水 681
第四节 农村改厕 682
第五节 除害灭病 682
第九章 医政管理 683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 683
第二节 执业管理 684
第三节 医疗事故处理 684
第四节 药事管理 685
第十章 医学教育与科研 687
第一节 医学教育 687
第二节 县卫生进修学校 687
第三节 医学科研 687
第十一章 卫生监督 691
第一节 传染病监督管理 691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 691
第三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692
第四节 饮用水卫生监督 692
第五节 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监督 693
第六节 农业劳动卫生监督 693
第七节 学校卫生监督 694
第八节 化妆品卫生监督 694
第二十八篇 体育 696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696
第一节 机构 696
第二节 县体育场馆 696
第三节 乡镇运动场馆 696
第四节 学校运动场馆 697
第五节 业余体校 697
第二章 体育队伍 698
第一节 裁判员 698
第二节 教练员 698
第三节 运动员 699
第三章 学校体育 700
第一节 幼儿体育 700
第二节 体育课与课间体育活动 700
第三节 体育达标 700
第四节 传统项目学校训练 700
第五节 体育教师培训 700
第四章 群众体育 701
第一节 职工体育 701
第二节 农民体育 701
第三节 全民健身活动 701
第四节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702
第五章 体育竞赛 703
第一节 县级竞赛 703
第二节 参加市级以上竞赛 705
第三节 承办市(地)级运动会 706
第二十九篇 劳动 民政 708
第一章 劳动就业管理 708
第一节 机构 708
第二节 劳动用工制度 708
第三节 劳动就业 709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 710
第五节 劳动调解与仲裁 710
第六节 职工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 710
第七节 劳动保护 711
第八节 职工工资福利 711
第二章 民政 712
第一节 机构 712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713
第三节 优抚 713
第四节 救灾救济 716
第五节 婚姻登记 718
第六节 安置工作 719
第七节 社会福利 720
第八节 地名管理 722
第九节 殡葬管理 722
第十节 民间组织管理 723
第十一节 老龄工作 724
第三十篇 社会生活 726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26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726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726
第二章 社会保障 727
第一节 养老保险 727
第二节 医疗保险 729
第三节 失业保险 730
第四节 生育保险 730
第五节 工伤保险 731
第六节 最低生活保障 731
第三章 宗教 732
第一节 佛教 732
第二节 伊斯兰教 732
第三节 基督教 732
第四节 宗教管理 732
第四章 文明创建活动 733
第一节 宣传教育 733
第二节 创建文明村(镇、街道) 734
第三节 创建“五好”家庭 734
第四节 创建文明行业(单位) 735
第五节 创建文明班组、文明岗位(职工) 735
第五章 道德新风 737
第一节 舍己救人 见义勇为 737
第二节 尊老爱幼 737
第三节 扶贫济困 738
第四节 公益活动 739
第三十一篇 人物 741
第一章 人物传 741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58
第一节 模范人物 758
第二节 军政界人物 767
第三节 科教界人物 775
第四节 文体界人物 782
第五节 经济界人物 792
第三章 人物表 799
附录 842
一、重要文献 842
二、诗词选录 852
索引 854
A、B、C 854
D、F、G 855
H、J 856
K、L 857
M、N、P、Q 858
R、S、T 859
W、X、Y 860
Z 861
编后记 862
插图 30
图1-1 2002年建成的县政府办公大楼 30
图2-1 县计生服务队下乡巡回服务 50
图3-1 组织市民开展太极拳健身活动 53
图3-2 高沟镇商业一条街 55
图3-3 南京市人民政府捐资援建红窑宁红希望小学 58
图3-4 朱码柴市蚕桑基地 59
图3-5 位于五港镇的江苏天平纸业有限公司 62
图3-6 保滩镇弘保禽业合作社设施化养鸡场 64
图3-7 招商引资企业——江苏宏兴化学有限公司 66
图3-8 位于梁岔乡的涟水阀门厂生产车间 68
图3-9 省政府嘉奖令 70
图3-10 义兴镇黑色道路捐资表彰大会 75
图3-11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月塔 82
图3-12 建于1978年的前进农民乐园 86
图3-13 建成云锦织造基地 92
图3-14 杨口家禽养殖基地 99
图3-15 1994年建成的涟水抗日第一枪纪念碑 102
图3-16 蒋庵办与日本公司签订66.7 公顷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 105
图3-17 苏北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王嘴村 107
图4-1 灰墩王嘴村土地复垦场景 114
图4-2 涟水县国有土地使用权竞价出让大会 126
图4-3 废弃窑厂被拆除 129
图5-1 涟水县境内废黄河部分年份水质指数对比折线图 133
图5-2 涟水县城区部分年份降水酸雨样品数折线图 135
图5-3 县丰禾化工公司建成合成氨“两水”闭路循环系统 138
图5-4 召开县城区烟尘治理现场会 139
图6-1 涟水籍知名作家陈登科、吴强在孙燮华等领导陪同下游览五岛公园 146
图6-2 2006年建成的涟河风光带 147
图6-3 国家淮河流域水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县污水处理厂 150
图6-4 县自来水厂改制为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151
图6-5 2007年,县供电公司获国家电网公司表彰 152
图6-6 涟水(旗杰)输变电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154
图6-7 城管执法人员在县城区开展巡回检查 156
图6-8 清理城市“牛皮癣”广告 157
图6-9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市、县领导陪同下视察王嘴村 160
图6-10 各路媒体记者在嵇陆中心村采访 160
图7-1 1993年兴建的县城西门大桥 165
图7-2 1980年建成的县内第一座乡镇邮电综合楼——高沟邮电综合楼 173
图7-3 建于2001年的县电信综合楼 179
图7-4 五港镇率先开通200门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 179
图7-5 2005年建成的中国移动涟水分公司综合楼 182
图7-6 1999年建成的县城区通信基站 183
图8-1 1997年兴建的高标准防渗渠道 195
图8-2 通过民办公助建成的唐集中营排灌泵站 199
图8-3 县供电局组织人员抢修倒断电线杆 206
图9-1 县委农工部领导考察农村生产责任制情况 215
图9-2 县科技干部到田头示范推广油菜栽培技术 221
图9-3 县农业科技人员给农民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 223
图9-4 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224
图9-5 浅水藕生产基地 233
图9-6 县机关干部到“三百”工程沿线植树 235
图9-7 朱陈苗圃“嘎啦”苹果获第四届省园艺博览会一等奖 237
图9-8 涟水地方特产——涟水捆蹄 251
图9-9 涟水草鸡生态养殖场 252
图10-1 县民营经济发展局揭牌仪式 260
图10-2 涟水制药有限公司迁至县经济开发区 266
图10-3 淮安嘉诚高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267
图10-4 淮安波伦混凝土公司生产车间 272
图10-5 五港缫丝厂举办缫丝操作运动会 279
图10-6 初具规模的乡镇木材加工企业 285
图10-7 陈师镇工业集中区一角 287
图10-8 省长郑斯林对今世缘酒开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88
图11-1 省长季允石在市、县主要领导陪同下视察今世缘酒业 294
图11-2 淮洋酒业公司啤酒生产车间流水线 295
图12-1 1998年建成的县城最高、面积最大的高楼——涟水娱乐城 308
图12-2 2006年建成的现代名流小区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