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性破坏的时代 1
引言 1
交易:概念简单、程序复杂 2
交易所的诞生 3
公开喊价交易 6
结算和交割过程 8
股票 9
衍生品 9
科技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0
改变金融领域的十年 12
第一个电子化市场 13
电子通讯网络和美国股票市场 14
金融业的技术进步 15
外包 20
交易所的转变:主旋律 21
从交易厅到电脑屏幕 21
从私人俱乐部到公众公司 22
从国内竞争到全球竞争 22
从小规模到大规模 22
转变的意义 23
第一部分 四个基本转变 27
二、从交易厅到电脑屏幕:电子化先锋 27
引言 27
百慕大国际期货交易所:被遗忘的首个电子化衍生品交易所 31
新西兰和羊毛交易商 34
瑞典期权交易所:首个成功的电子化交易所 36
墨尔本试水电子化交易 37
瑞士期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电子化 38
德国期货交易所:全球最大交易所的半壁江山 39
瑞士期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德国期货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 43
南非期货交易所:意想不到的成功电子化交易所 43
亚洲的电子化先行者 44
日本 44
电子化交易的先行者——中国 46
结论 47
三、从场内喊价交易到电子屏幕交易:第二波浪潮 49
引言 49
落后,就被兼并 51
法国期货交易所(MATIF) 51
并不是故障 54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 55
实现电子交易的后来者 56
闭市后交易的探索 57
全球24小时电子交易系统(GLOBEX) 59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举棋不定 62
芝加哥:最后冲刺 64
纽约:最后一搏 66
证券交易所向电子化转移 69
纳斯达克:起大早赶晚集 73
多伦多 77
澳大利亚 77
伦敦金融“大爆炸” 78
结论 79
四、从交易厅到电子屏幕:发展过程 81
金融交易过程 81
前台 82
中台 82
后台 82
电子交易构架 83
并行交易与混合交易 88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混合交易模式” 89
新玩家巩固了单一屏幕的理念 92
五、从私人俱乐部到公众公司 93
引言 93
会员制交易所:利弊及阴暗面 93
会员的好处 94
管理监管者 97
为新市场凑集流动性 99
有利客户吗? 100
印度互助性交易所的问题:政府建立了非互助性的竞争者 101
系统裂缝:非互助性的驱动 103
第一步:非互助化 105
非互助化的程序 109
什么是交易所会员资格? 110
非互助化及会员资格转换 110
案例分析: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公司化 111
会员制公司化的经济价值 114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有趣的速度碰撞 116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118
能源巨头公司化 119
纽约证券交易所收购公众公司的情形 120
最后一步:首次公开发行 120
结论 122
六、从国内竞争到全球竞争 123
证券与衍生品交易所:费用与收入 128
从本地竞争到区域竞争 129
竞争与结算 130
对期权的竞争 133
进入国际证券交易所 134
指数期权之战 136
全球竞争:过去 137
全球化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诞生 137
通过存托凭证进行全球证券竞争 142
新的全球竞争——杀了竞争者 143
欧洲期货交易所谋杀芝加哥的交易所 143
洲际交易所谋杀纽约商业交易所 148
新的全球股票竞争 150
结论 152
七、从小到大:通过自然增长和并购 153
自然增长:新的合约 153
自然增长:新的用户 158
用兼并和收购促进增长 159
交易所并购的新纪元 165
合并驱动纽约证券交易所转型 167
伦敦证券交易所:不能说“YES”的交易所 171
纳斯达克和北欧日耳曼人 174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175
未来 178
第二部分 四个基本转变的意义 181
八、产品创新的新浪潮 181
期货产品的加速创新 184
旧世界:在交易厅上市新产品 185
新领域:在电子化交易所推出新产品 187
一些并未改变的事情 191
监管变革推动产品创新 192
其他地方的状况 195
股票创新说明 198
结论 200
九、通过合作和外包构建模块化交易所 201
模块化交易所:建立要素 202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由外包技术开始谨慎转变 204
与欧洲期货交易所结伴:首次联手 205
与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伙伴关系 206
最后的行动 208
欧洲期货交易所美国分部的兴衰:技术与服务的外包 209
能源市场之战 212
纽约商业交易所:外包新产品上市 214
技术出租 214
早期的开拓者:技术供应商 215
OMX交易所 215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215
协作:淡化交易所之间的界限 216
出租结算服务 217
托管 219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本地网络 221
现代化的模块交易所 222
十、监管机构:引领及反应 223
引言 224
电子化的驱动者和总体监管设计 227
电子终端交易和原则监管理念 228
监管与市场结构演变 233
平台的发展 233
分层 235
电子化事故 237
从私人俱乐部到公众公司 238
营利性公司化市场的所有制及治理 239
全球化与电子技术的促进效应 244
全球竞争与兼并收购 248
联邦模式的吸引力 248
市场集团对进一步的市场一体化监管的启示 249
国家利益 251
有关监管结构的哲理 252
结论 253
十一、电子化交易所及交易:益处 255
全球化:让世界更紧密 256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通过国际市场兼并扩张 257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科技复兴 259
交易量大增 260
全球范围内的交易量增长 262
创新型产品持续增长 264
数据,数据,更多的数据 265
一个显示屏:如此多的数据 266
透明度 267
对交易活动更为严厉的监管 267
监管者 267
风险管理 269
竞争 270
直接市场进入 271
改变力量均势 272
自动化交易:取代人类 273
订单类型的丰富选择 274
新的交易风格 278
智能下单路径 279
结论 280
十二、电子化交易所及交易:挑战 281
互相依存 282
技术故障 282
交易所故障 283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及其系统问题 284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7小时故障 285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故障影响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 287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场内交易在系统问题中继续 287
实时数据可用性影响 288
市场波动性 290
系统问题导致的抛售 290
卖空 291
另一个错误的交易,另一个波动的交易盘 292
效率低:电子交易中的差错交易 293
“胖手指”:3.31亿美元的差错 294
十三、金融市场的未来 298
交易所的合并 298
应对交易所合并 300
透明度和速度 301
合作与联盟 303
结算:下一个转型 304
下一世纪的全球金融市场 306
共同的平台 307
展望 308
附录 311
附录一 书中缩写 313
附录二 技术术语 317
附录三 交易术语 319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