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 1
孙中山爱国革命和建设国家思想的形成及其贡献 14
孙中山与毛泽东两位伟人的共和国追求 28
孙中山改造国民性思想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影响 40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世界和平 5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71
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84
孙中山国权与民权并重的思想对中国民主建设的贡献 94
孙中山与清末慈禧“新政” 100
孙中山与华侨在反清革命中的互动关系 107
香港、澳门对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形成的影响 125
孙中山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35
论孙中山晚年革命思想发展的问题 145
孙中山与中山舰 168
孙中山思想的重大变化与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79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讲演 188
从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看孙中山在国共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
共产国际与吴佩孚和孙中山 206
从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的档案,看鲍罗廷与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歧异与磨合 222
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斗争 239
孙中山与梁士诒的政治异向 247
何香凝为捍卫孙中山思想和事业所进行的斗争 259
从对孙中山思想和事业的分野,看宋庆龄与蒋介石的决裂 271
宋庆龄的中国梦 281
宋庆龄《广州脱险》一文史事考——兼谈宋庆龄对姚观顺的记述 297
评康有为由上而下体制内的渐进革新思想 305
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思想的演变 316
论严复的“三民”思想 324
论张之洞的功利主义思想 333
论容闳的报国心 343
论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 354
论雷沛鸿的伟大人格 367
论李大钊的伦理观 377
评陈序经的“全盘西化”文化观 386
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自觉意识产生、发展的影响 394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407
维新与觉醒 418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的社会变迁 425
五四运动与上海商人 436
香港的回归与中国的未来——内地学者对香港回归中国研究的综述 451
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