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犯罪行为 1
1.1 杀人 1
1.2 见危不救 3
1.3 洗钱 6
1.4 性滥用 9
1.5 不作为也犯罪 13
1.6 罪的还原 16
第2章 犯罪性 25
2.1 犯罪性与秩序 25
2.2 犯罪性即缺德? 27
2.3 恶意与敌意 30
2.4 犯罪“多米诺” 34
2.5 中国的秘密社会 40
第3章 动刑 45
3.1 直接动刑 45
3.2 间接动刑 49
3.3 犯罪结果 56
3.4 分不清的偷、骗、抢 63
3.5 盗亦有道 69
3.6 相当于犯罪的犯罪 72
3.7 抢回自己的东西 77
第4章 犯罪人 83
4.1 罪与恶 83
4.2 自然犯 87
4.3 身份犯 90
4.4 天生犯罪人? 95
第5章 犯罪化 99
5.1 风幡之动 99
5.2 强奸的地方性 107
5.3 可怕的孝子 112
5.4 罗生门里的十二怒汉 114
5.5 叫魂——放大版的罗生门 118
5.6 洞穴内外的朗读者 120
5.7 刑法保护不动产吗? 123
第6章 除刑 128
6.1 守法公民 128
6.2 罪刑法定 131
6.3 杀人未必定罪 133
6.4 弹性刑法 137
6.5 以量定性 143
第7章 犯罪心理 156
7.1 香水与母爱 156
7.2 希特勒遇上弗洛伊德 159
7.3 中国版的俄狄浦斯情结 162
7.4 罪人如何对付内疚 164
第8章 犯罪规律 169
8.1 格林:被遗忘的伟大 169
8.2 经典实证研究 172
8.3 萨瑟兰怎么看《华尔街》 175
8.4 灯泡理论 180
8.5 资金如水 186
8.6 犯罪自由 190
第9章 量刑 196
9.1 四级犯罪 196
9.2 犯罪报价单 200
9.3 量刑示范 204
9.4 量刑平等 208
第10章 被害人 212
10.1 “正面我赢,反面你输” 212
10.2 被害关系 215
10.3 债务犯罪 217
10.4 银行的被害性 222
第11章 风险互动 225
11.1 修女与妓女 225
11.2 风险互动理论 230
11.3 两个隐喻 233
11.4 看得见的互动 236
第12章 用刑 239
12.1 沙滩效应 240
12.2 “摆平”的艺术 242
12.3 “小剪刀”与“大剪刀” 246
12.4 恐怖陷阱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