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
第一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 1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1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2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2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 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3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3
第二讲 依法治国 4
第一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4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4
二、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 4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4
第二节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5
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5
二、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5
第三讲 执法为民 6
第一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 6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6
二、执法为民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6
三、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7
第二节 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7
一、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7
二、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 7
第四讲 公平正义 8
第一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 8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8
二、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8
三、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 8
四、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9
第二节 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9
一、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9
二、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9
三、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9
四、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9
五、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 9
第五讲 服务大局 11
第一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11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11
二、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1
三、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 11
第二节 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 12
一、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2
二、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12
第六讲 党的领导 13
第一节 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 13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3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的客观必然性 13
三、准确把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 13
四、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 14
第二节 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 14
一、注重突出和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与权威 14
二、始终坚持依法领导 14
三、充分重视科学领导 14
附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摘要 15
法理学 18
第一讲 法的概念与特征 18
一、法的概念争议: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 1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法律观) 19
三、现代法(国法)的一般特征 20
第二讲 法的作用与价值 22
一、法的作用 22
二、法的价值及其内容 23
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25
第三讲 法律渊源与效力 27
一、法的渊源:法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27
二、法的效力 29
第四讲 法的要素与内容 31
一、法律规则:法律规范的主要形式 31
二、法律原则:法律规范的灵魂 33
三、权利与义务:法律规范的实质内容 35
第五讲 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36
一、法律关系:人和人之间依法建立的权利义务联系 36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37
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39
四、法律责任 40
第六讲 法的创制与实施 42
一、立法:法的创制 42
二、法的实施:守法、执法与司法 43
第七讲 法律适用: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45
一、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45
二、法律解释:探寻法律文字的准确含义 47
三、法律推理:运用逻辑方法寻找正确的裁判结果 49
第八讲 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53
一、法的起源 53
二、法的发展 54
三、法的传统 54
第九讲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 56
一、法的现代化 56
二、法治理论与法治国家 57
三、保障人权:现代法治的终极目标 58
第十讲 法律与社会 60
一、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60
二、法与科技 61
三、法与道德 62
四、法与宗教 64
法制史 65
第一讲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65
一、西周以降的法制思想与法律 65
二、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律 68
三、司法制度 72
第二讲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制 74
一、唐律与中华法系 74
二、宋元时期的法律 78
三、明清时期的法律 80
四、司法制度 82
第三讲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 86
一、清末“预备立宪” 86
二、清末修律主要内容 87
三、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 88
四、民国时期的宪法 88
第四讲 外国法制史 91
一、罗马法:西方奴隶制法律的典范 91
二、英美法系:判例法文明 94
三、大陆法系:欧陆的法典文明 98
宪法学 103
第一讲 宪法的基本理论 103
一、宪法的概念 103
二、宪法的历史 105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06
四、宪法的渊源、宪法典的结构与宪法规范 108
五、宪法的效力 109
第二讲 国家的基本制度 110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10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11
三、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112
四、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3
五、公民代言人的产生: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114
第三讲 国家的结构 120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20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 122
第四讲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25
一、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内涵 125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26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29
第五讲 中央国家机构 131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31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最高权力机关 132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134
四、国家主席:国家元首 136
五、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136
六、中央军事委员会: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 137
第六讲 地方国家机关与基层群众自治 139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39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140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42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143
第七讲 中国的立法体制 146
一、中央立法体制 146
二、地方立法体制 148
三、法律冲突及其审查 151
第八讲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154
一、宪法的实施 154
二、宪法的修改 154
三、宪法的解释和保障 155
四、宪法实施的保障 156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157
第一讲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157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157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157
二、司法的功能 159
三、司法公正 159
四、司法效率 160
五、司法独立 160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61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 161
二、法律职业的特征 161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 161
四、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161
第二讲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 163
第一节 审判制度概述 163
一、审判制度概念 163
二、我国审判制度的特征 163
三、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审判制度 163
第二节 审判机关 165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 165
二、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165
三、审判组织 166
第三节 法官 166
一、法官的任职条件和任免 166
二、法官的奖励和惩戒 168
三、法官的辞职和辞退 168
第四节 法官职业道德 169
一、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69
二、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69
第五节 法官职业责任 173
一、法官执行职务中违纪行为的责任 173
二、法官执行职务中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174
第三讲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175
第一节 检察制度概述 175
一、检察制度的概念 175
二、我国检察制度的特征 175
三、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检察制度 176
第二节 检察官 176
一、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与任免 176
二、检察官的奖励 177
三、检察官的惩戒 178
四、检察官的辞职与辞退 178
第三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 178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78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依据 178
三、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78
第四节 检察官职业责任 180
一、检察官职业责任的概念 180
二、检察官的纪律责任 180
三、检察官执行职务中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184
第四讲 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 185
第一节 律师制度概述 185
一、律师制度的概念 185
二、我国律师管理体制 185
第二节 律师 186
一、律师的概念 186
二、执业律师的权利和义务 186
三、律师执业的资格条件 188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189
一、律师事务所的概念 189
二、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189
三、律师事务所的分类 189
四、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 190
第四节 律师职业道德 191
一、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91
二、律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91
第五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192
一、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范 192
二、律师与委托人或当事人的关系规范 193
三、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规范 196
四、律师与其他律师的关系规范 197
五、律师收费规范 198
第六节 律师职业责任 199
一、律师职业责任的概念 199
二、律师的纪律处分 199
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行政法律责任 199
四、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民事法律责任 199
五、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刑事法律责任 199
第七节 法律援助制度 199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 199
二、法律援助对象 200
三、法律援助范围 201
四、法律援助机构 202
第五讲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204
第一节 公证制度概述 204
一、公证制度的概念 204
二、我国公证制度的特征 204
三、我国公证管理体制 204
第二节 公证机构和公证员 205
一、公证机构的概念 205
二、公证机构的设立 205
三、公证业务范围 205
四、法定公证制度 206
五、公证员 206
第三节 公证程序 206
一、公证的申请 206
二、公证的受理条件 207
三、公证的审查与核实 207
四、出具公证书 207
五、不予办理公证和终止公证 207
六、公证书的认证 207
七、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 207
第四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208
一、忠于法律、尽职履责 208
二、爱岗敬业、规范服务 208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208
四、廉洁自律、尊重同行 209
第五节 公证职业责任 209
一、公证职业责任的概念 209
二、公证员的纪律处分 209
三、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行政法律责任 209
四、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民事法律责任 209
五、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刑事法律责任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