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经典理论:斯密和马克思 1
中国的学术研究 3
两个现代派别:恰亚诺夫和舒尔茨 5
对舒尔茨与恰亚诺夫学说的反思 7
没有发展的增长 10
过密型商品化 12
帝国主义与农村过密化 13
集体制下的过密化 14
改革时期 15
第一编1949年以前 19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 19
历史地理 24
吴越模式 27
吴越国以后的衰败 28
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政权、士绅和农民 33
两种生态系统的比较 35
第三章 商品化与家庭生产 38
棉花与棉布 38
桑蚕与丝绸 40
粮食作物 41
城市化 41
小农家庭生产 42
长江三角洲 45
阶级与性别产生的多样化 47
华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之比较 49
第四章 商品化与经营式农业 50
长江三角洲的经营式农业 50
经营式农业衰落的原因 55
华北的经营式农业 60
商品化进程的矛盾作用 61
家庭式农业与经营式农业之对照 63
社会分化模式的对照 64
第五章 商品化与过密型增长 66
蚕丝 67
棉花 70
过密型的乡村工业化 74
豆饼肥料 76
商品经济的结构 77
第六章 农民与市场 80
20世纪小农的市场行为 80
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88
农民市场行为的社会内容 89
小贸易市场 91
土地市场 92
信贷市场 94
劳动力市场 95
市场与发展 96
第七章 帝国主义、城市发展与农村过密化 99
长江三角洲城镇的兴衰 101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 103
桑蚕业 105
稻米 106
过密型增长 107
过密化与农业现代化 111
新的剥削形式 112
商人的作用 115
农村生活水平 117
农村过密化和城市发展 122
第八章 两种类型的村社 124
居住形态 125
社会活动圈 127
村庄的政治组织 129
土地占有形态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31
土地所有的稳定性 134
生态系统,多种经营和稳定性 136
变化对过密化 138
第二编 1949年以后 143
第九章 旧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造 143
土地改革 143
土地改革的作用 146
三定政策 148
集体化 150
党政权力机构 151
管理权与分配权 156
党政国家权力的局限性 159
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164
1978年后的变化 166
第十章 集体、家庭与副业生产 171
过密化的倾向 171
劳动力核算 172
集体制下的副业 174
农业劳动力的紧缩 180
新经济结构中的家庭生产 187
家庭生产对集体生产 188
第十一章 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190
集体化时期 190
农业变化的动力 198
没有发展的增长 202
解散农业集体制时期 206
松江在全国的意义 211
第十二章 乡村工业化 216
华阳桥公社的工业增长 217
建筑与运输 219
资本和工资开支 219
从全国看华阳桥 222
集体企业对个体企业 222
从比较角度看华阳桥 225
第十三章 乡村发展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 228
政治理论的作用 228
工作动机与农业生产 229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230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236
“毛主义”的作物选择 239
八十年代的改革 242
过去的集体制与今日的改革之对照 243
第十四章 半农半工的村庄 246
没有城市化的乡村工业化 246
乡村就业的等级 249
“走后门” 251
城乡差别 252
村庄和家庭的内部分层 254
第三编 结语 261
第十五章 一个总结 261
过密型商品化的市场结构 264
国际资本主义与过密化的小农经济 265
商人的作用 266
1850年以后的商品化 266
商品化与村社 268
集体制下的过密化 269
乡村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 271
家庭农业的复归 273
村庄与国家政权 274
从全国看长江三角洲模式 275
第十六章 几点思考 278
中国的人口密度 278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 281
中国历史上的城乡关系 284
附录 289
附录A长江三角洲8个村庄的社会经济轮廓 289
附录B长江三角洲的人口与耕地面积 291
附录C明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镇市的形成与演变 295
附录C引用资料 296
附录D华阳桥种籽场大队的农业外就业(1950~1985年) 300
附录E华阳桥公社以及中国乡村总产值构成的变化 309
附录F集体、联户和个体企业的收入 312
引用资料 314
访问座谈 314
约谈村民 324
引用书刊目录 327
后记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 349
规范认识的危机 350
没有发展的商品化 357
其他的悖论现象 364
当代史 371
引用书刊目录 379
索引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