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理论 1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研究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1
(一)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
(二)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需要 1
(三)开放化民主化的需要 3
(四)化解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的需要 3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涵 3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含义 3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理论 5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9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模式 11
(五)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13
三、生态文明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在关联 16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特征 16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理念 19
(三)生态文明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在关系 20
(四)生态文明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 21
第二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法规建设 24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法规的立法原则及理念 24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的立法原则 24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的立法理念 25
二、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历程 2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26
(三)“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27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27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8
三、《城市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31
(一)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31
(二)《城市规划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4
(三)《城市规划法》的法律地位与作用 37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完善 38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法规完善的理论基础 38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的框架及内容 40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机关 46
一、城市的行政分级及行政体制变迁 46
(一)城市的行政分级 46
(二)城市的行政体制变迁 47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机关现状 50
(一)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机关的设置 50
(二)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的事务特点 52
(三)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主管机关 54
(四)省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机关 56
(五)市、县城市规划管理主管机关 60
(六)乡镇城市规划管理机关 62
(七)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 63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的要求 64
(一)整体性 64
(二)动态性 65
(三)适应性 65
(四)生态导向性 66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机关的调整 66
(一)横向结构上构建协同规划机制 67
(二)纵向结构上合理划分事权 69
(三)完善权力的制衡机制 71
(四)建立规划监督和反馈机制 72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监督检查管理 73
一、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 73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73
(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必要性 74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 76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完善 77
二、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 82
(一)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含义、特点和目的 82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 83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监督检查的完善 84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 88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概述 88
(一)城市规划评估的基本综述 88
(二)城市规划评估的主体及内容 90
(三)城市规划评估的过程 92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文本的评估 98
(一)城市规划文本内在有效性评估 98
(二)城市规划文本外在有效性评估 101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实施的评估 104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评估 104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实施程度评估 110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规划效果公众评估 112
(一)城市规划效果公众参与评估方法 112
(二)城市规划效果评估结果的呈现与反馈 116
第六章 国外生态城市规划案例及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120
一、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 120
(一)案例一: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 120
(二)案例二:日本区域城市规划管理 123
(三)案例三:巴西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126
(四)案例四:瑞典Bo01“明日之城”建设 130
(五)案例五:德国“绿色之都”弗莱堡 134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选择 138
(一)坚持科学健康发展,建立生态城市理念 138
(二)创新城市环保机制,推进全面法制建设 140
(三)调整生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42
(四)强化大气水源治理,生态建设修复并进 143
(五)提倡三大能源节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144
(六)重视区域城乡合作,促进生态经济共赢 146
(七)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147
附录《城乡规划法》(2008) 150
参考文献 160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