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天红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11298499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释了流人学发展史路,论述了从古代到现代两千余年中历代流人学的研究、发展及相关学术成果,厘清了中国流人学的研究理路。全书叙评结合,史料翔实,阐释精当,展示了许多流人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中国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流人学的专著。

自序 1

导论编 流人学的视野 9

第一章 流人学的学科定位 9

第一节 流人名称的起源 9

第二节 流人群体的界定 10

第三节 流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第二章 流人学研究概况 14

第一节 中国流人学的纵向发展 14

一、流人学研究的起步 14

二、流人学研究的正式创建 16

第二节 流人学的整体研究与流人学通史体系的创建 27

一、流人学的整体研究 27

二、流人学通史体系的建立 31

第三节 流人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流人学文化体系的建立 32

一、流人文化概念的提出 32

二、研究视野的拓宽,文化体系的建立 33

第四节 今人重要的流人学著作介绍 35

一、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 35

二、李兴盛流人学著作成果介绍 37

三、李兴盛流人文献整理之《东北流人文库》 50

四、李兴盛主要论文 59

第三章 流人学与相邻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61

第一节 流人学与相邻学科的横向联系 61

一、流人学与历史学、考古学 61

二、流人学与地理学、旅游学 65

三、流人学与文学、戏剧学 68

四、流人学与民族学、人口学 72

第二节 流人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75

一、流人学的综合性质与学术价值 76

二、中国流人学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78

编后语:谈对作为学科的“流人学”的认识 81

通论编 流人学基本知识 87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流放制度 87

第一节 流放制度的萌芽 88

第二节 流放制度发展与演变 92

一、流放制度的形成与产生时期 92

二、流放制度的确立与完备时期 98

三、流放制度的顶峰并走向低落与废止时期 105

第三节 流放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08

一、流放制度产生及变化的原因 108

二、流放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 121

三、流放制度确立的作用及意义 123

第二章 中国古代流放地的选择 130

第一节 流放地的选择 130

一、秦汉流放地的选择 131

二、南北朝至元明代流放地的选择 132

三、清时期流放地的选择 133

第二节 我国主要流放地区 135

一、东北地区 135

二、西北地区 139

三、西南地区 142

四、东南与海岛地区 144

第三章 中国流人的来源及处境 155

第一节 流人的来源 155

一、敌对政权战争中的战俘与使臣 155

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失势者 161

三、反抗封建统治的起义失败者 164

四、因文字或语言而获罪者 167

五、因失职或犯法而获罪者 175

第二节 流人的境遇 178

一、远离中原的恶劣生存环境 178

二、苦不堪言的沉重劳役负担 183

三、遭受极为残酷的盘剥凌辱 187

四、备受煎熬的严重心理摧残 188

五、百姓官员善待和流人互慰 190

第四章 流人群体的历史贡献 193

第一节 引进技术,繁荣边疆经济 193

一、元代以前流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94

二、元明两代流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97

三、清代流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98

第二节 戍守边疆,抗击外来侵略 202

一、流人的戍守边疆作用 202

二、流人抗击外国列强侵略的作用 204

第三节 启迪蒙昧,传播中原文化 206

第四节 增进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214

编后语:对流人学研究领域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界定 218

专论编 流人学的应用 229

第一章 重要流人及流人文献保存 229

第一节 著名流人介绍及传记资料来源 229

一、先秦时期的流人 229

二、两汉时期的流人 230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人 232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流人 233

五、宋元金时期的流人 240

六、明清时期的流人 244

第二节 重要流人及文献介绍 253

一、历史地理类 253

二、文学类 265

第二章 流人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资源 305

第一节 流人文献与江南地区旅游资源地举隅 306

一、《白氏长庆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06

二、《范文正公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09

三、《欧阳文忠公文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10

四、其他文献中的旅游资源地 312

第二节 流人文献与西北、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地举隅 316

一、《胥园诗钞》中的旅游资源地 316

二、《睫闇诗钞》中的旅游资源地 317

三、《刘宾客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20

四、《升庵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21

五、其他文献中的旅游资源地 323

第三节 流人文献与东南、海南地区旅游资源地举隅 330

一、《汤显祖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30

二、《梁溪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31

三、《范文正公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32

第四节 流人文献与北部地区旅游资源地举隅 333

一、《琉璃河馆题壁》中的旅游资源地 333

二、《再至长安》中的旅游资源地 333

第三章 流人文献与东北文化资源 335

第一节 流人文献与东北旅游资源地举隅 335

一、《出关诗》中的旅游资源地 335

二、《浮云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37

三、《辽海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37

四、《柳边纪略》中的旅游资源地 338

五、《秋笳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40

六、《千山诗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47

七、《中山郝中丞全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53

八、《宁古塔山水记》中的旅游资源地 354

九、《何陋居集》中的旅游资源地 356

十、《龙江百五钞》中的旅游资源地 358

第二节 流人文献与物产风俗举隅 359

一、流人诗歌与东北的物产 359

二、流人诗歌与东北的风俗 363

三、流人与东北民风的嬗变 368

第四章 流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72

第一节 流人文化资源的价值分析 373

一、知识性价值 373

二、审美性价值 375

三、思想性价值 378

四、经济性价值 385

第二节 流人文化资源的功能分析 388

一、史料功能 388

二、教育功能 391

三、休闲娱乐功能 392

第三节 流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94

一、利用流人文化资源提高社会效益 394

二、利用流人文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96

三、关于流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397

编后语:探求史学研究发展的新途径 400

主要参考文献 406

附录 424

李兴盛与流人学的研究&来新夏 424

学海扬帆,独辟蹊径,宏著圆美梦——李兴盛先生的学术贡献&李尚英 428

李兴盛学案(节录)&萧文立 443

执著写就的辉煌——李兴盛学术成就研讨会感言&张玉兴 448

李兴盛先生流人研究成就管窥&赵杏根 452

新学新史新流派——评李兴盛著《中国流人史》&田忠侠 463

哲人其萎 风范长存——沉痛悼念来新夏先生&李兴盛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