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一 国内研究现状 7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8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36
一 体系主义与还原主义相结合 37
二 实证主义历史归纳与后实证主义逻辑演绎相结合 37
三 因果律与建构律相结合 38
四 事实判断与价值申诉相结合 38
五 个案分析及其他辅助性研究方法 39
第四节 本书结构及主要内容 40
第五节 学术创新与难点 44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44
二 竞争性观点与文章不足 51
第一章 理解体系文化结构变迁:理论与历史 59
第一节 概念辨析 60
一 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文化结构 61
二 区域国际社会与亚体系文化结构 65
三 体系文化结构变迁 67
四 关于概念界定的补充说明 68
第二节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及特征 73
一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方式 73
二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特征 77
第三节 体系文化结构的变迁机制 78
一 物质—意识:生产力水平与体系文化结构 79
二 施动—反馈:主体间共识的互主性建构 85
三 主流—迂回流:对逆向案例的说明 87
第二章 冷战后国际体系主导文化及其影响 91
第一节 主导性观念:自由平等的洛克体系文化 91
一 洛克体系文化的总体特征 92
二 洛克体系文化的内化等级与发展阶段划分 95
三 冷战后洛克体系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100
第二节 洛克体系文化发达阶段国际关系互动的新模式 106
一 “文化选择”模式取代“自然选择”模式 106
二 “市场分配”模式取代“权威分配”模式 111
三 “位形性战争”模式取代“构成性战争”模式 114
第三节 小结:大国无战争与主权国家的零死亡时代 118
第三章 体系文化变迁与主导战略目标演变 121
第一节 体系结构性与崛起国主导利益目标的转变 122
一 霍布斯文化结构及其影响下的生存博弈 123
二 洛克文化结构及其影响下的利益博弈 126
三 虚幻的不相容与想象的安全困境 130
第二节 体系进程性与崛起国主导权力目标的转变 138
一 “军事战”流程及军事权力要素 140
二 “经济战”流程及生产权力要素 142
三 “知识战”流程及信息权力要素 145
第三节 体系关系性与崛起国主导角色目标的转变 147
一 从因果律到建构律:国际关系的互主性建构 148
二 角色定位、利益认知与战略目标 152
三 洛克体系文化下崛起国身份再造的可能性 155
第四章 主导目标演变背景下崛起战略的路径重构 161
第一节 从安全自助战略到安全搭车与推责战略 162
一 自助战略的时代困境:霸权联盟体系与集体安全原则 164
二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崛起国安全搭车的可行性分析 167
三 规避冲突:自我约束下的安全推责战略 170
第二节 从变位性崛起战略到联系性崛起战略 174
一 变量选取与变量关系:假定、逻辑与基本假说 175
二 自变量:非对称相互依存与崛起国单向自我约束 179
三 中介变量:洛克体系文化与主体间角色的双向建构 191
四 干涉变量:民族主义、战争食利集团与联盟的安全绑架 193
五 因变量:角色转变与身份再造 204
第三节 横向并列与纵向递进:战略组合间的内在联系 208
一 “安全自助战略”与“变位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209
二 “安全搭车战略”同“联系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210
三 “变位性崛起战略”与“联系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211
第五章 案例检验: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以德日美苏为例 215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概念化操作 215
第二节 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1866—1991 222
一 案例验证1:美日与德国(1866—1914) 224
二 案例验证2:德日与苏联(1919—1939) 241
三 案例验证3:德日与苏联(1945—1991) 253
第六章 文章结论与假设推广——兼论中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选择 265
第一节 文章基本结论 265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 274
参考文献 286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