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长为什么要辅导孩子学习 1
一、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1
二、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辅导 2
1、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 3
2、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益 4
3、帮助孩子增强学习信心 5
三、辅导孩子——家庭应尽的责任 7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8
2、父母是孩子智力开发的直接责任者 8
3、家庭教育事关民族未来 9
四、孩子的竞争实际是家长的竞争 10
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奠基作用 11
2、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配合作用 12
3、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指导作用 13
五、没有完全转轨的应试教育 15
第二章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误区 20
误区之一:观念陈旧 20
误区之二:时机不佳 27
误区之三:方法不当 30
误区之四:态度不好 35
误区之五:包办代替 39
误区之六:放任自流 42
误区之七:过于偏科 46
误区之八:自己不懂乱辅导 49
误区之九:使用辅导材料过多 51
误区之十:与学校教育不一致 53
第三章 辅导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60
一、了解孩子的生活特征 60
1、了解孩子饮食特点 60
2、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 64
3、关心孩子业余文化生活 67
二、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 71
三、了解孩子的需求 79
1、善于发现孩子的才能 79
2、了解孩子情感的需求 80
3、注重孩子的交往需要 81
四、了解孩子的学习理想 83
五、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 87
第四章 掌握辅导孩子的方法 91
一、启发法 91
1、启发要注意时机 93
2、启发要把握关键 94
3、启发孩子想象力 95
4、启发孩子的热情 96
二、诱导法 97
1、循循善诱 99
2、因势利导 100
3、兴趣迁移 102
4、目标引导 103
三、说服法 105
1、以理服人 107
2、以情感人 108
3、语言技巧 109
四、奖励法 111
1、要掌握好奖励的时间 113
2、要注意奖励的频率 114
3、要选择好奖励的物品 114
4、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115
5、奖励要有明显的理由 116
6、适当地进行一些惩罚 117
五、陪伴助读法 118
1、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 120
2、掌握好陪读的时间 121
3、营造宽松的陪读氛围 122
4、摆正在陪读中的位置 123
六、指导课外阅读法 125
1、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26
2、要帮助孩子选择阅读书目 127
3、指导孩子循序渐进地阅读 129
4、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30
七、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孩子 131
1、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 133
2、让孩子走进生活里面 134
3、用通俗方式向孩子展现知识 136
4、让孩子看到知识本来的样子 137
八、榜样示范法 138
1、家庭的书香气氛 140
2、家长的学习态度 141
3、家长的学习习惯 142
4、多给孩子做示范 143
5、让孩子参与你的事情 144
第五章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46
一、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146
1、家长先从自身做起 146
2、坚持原则持之以恒 147
3、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148
4、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150
二、教孩子学会积极思考 151
1、让孩子在积极思考中学习知识 152
2、鼓励孩子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 153
3、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154
4、鼓励孩子发现问题 155
5、鼓励孩子大胆地思考 157
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59
1、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 160
2、创造一个固定安宁的家庭学习环境 162
3、保持和睦的家庭气氛 163
四、让孩子学会自学与自我检查 166
1、让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166
2、让孩子先复习后做作业 167
3、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168
4、善于调动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169
五、教孩子学会焊接时间 171
方法之一:几门不同学科交替进行 171
方法之二:学会利用零散时间 172
方法之三:学会使用统筹方法 174
六、掌握孩子的生物钟 175
七、让孩子劳逸结合 179
1、多给孩子运动的机会 180
2、让孩子享有充足的睡眠 182
3、给孩子玩的权利 183
第六章 家长行为规范 185
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85
二、更新批评观念 186
三、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188
1、计划切合孩子的实际 189
2、合理安排时间 191
3、摆正各门功课的关系 194
四、不要总问孩子的分数 195
五、不要把分数与金钱挂勾 198
六、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 201
1、具体对待,综合评估 201
2、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204
3、看重学习成绩但更注重学习过程 206
第七章 不同类型家庭如何辅导孩子 210
一、干部家庭 210
二、知识分子家庭 215
三、工人家庭 222
四、农民家庭 227
五、个体、私营企业主家庭 233
六、白领族家庭 240
七、单亲家庭 246
八、流动型家庭 252
九、涉外型家庭 258
十、各种综合型家庭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