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5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 5
二、本书的研究目的 13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4
一、国外研究综述 14
二、国内文献综述与评价 27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35
第五节 本书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37
一、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37
二、创新之处 38
三、研究的难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9
小结 39
第二章 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理论基础 40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40
一、公共产品理论基本概念及论点 40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预算领域的应用 41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42
一、委托—代理理论基本概念及论点 42
二、委托—代理理论在预算领域的应用 43
第三节 交易费用理论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45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相关内容与论点 45
二、该理论在预算领域的应用 46
第四节 知情权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48
一、知情权理论的相关内容与论点 48
二、知情权在预算领域中的应用 49
第五节 公共受托责任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51
一、公共受托责任的基本概念及论点 51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在预算领域的应用 52
第六节 善治理论与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53
一、善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论点 53
二、善治理论在预算领域的应用 54
小结 55
第三章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演进的逻辑及现状分析 58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中的预算及预算透明改革 58
一、清末及近代公共预算改革 5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62
第二节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3
一、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3
二、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4
三、法学理论视角下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5
四、管理学视角下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7
第三节 中国实践中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78
一、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整体进展 78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预算透明改革现状的研究 81
三、国际预算合作组织对中国预算透明改革现状的研究 89
小结 94
第四章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现状与一般标准的差距及其影响 96
第一节 公共预算透明的一般标准 96
一、IMF《财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则》 96
二、OECD:预算透明度的最佳做法 97
三、IBP:公开预算问卷调查表和8个主要预算文件 98
四、预算透明的一般标准 99
第二节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现状与一般标准的差距 99
一、预算信息公开的范围狭窄 100
二、预算信息公开的具体化程度不足 105
三、预算信息公开的时间滞后且不连续 110
四、预算信息公开的方式尚未法定 111
五、预算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对象不明确 114
第三节 公共预算不透明的消极影响 115
一、预算不透明对政治领域的消极影响 115
二、预算不透明对经济领域的消极影响 119
小结 124
第五章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126
第一节 预算信息供需模型 126
第二节 预算信息的供给者——政府行政部门 127
一、意识障碍 128
二、技术障碍 131
三、体制障碍 135
第三节 同时作为预算信息的需求者和供给者——立法机关(人大) 140
一、作为预算信息的需求者 140
二、作为预算信息的供给者 142
第四节 预算信息的需求者——公众 145
一、利益集团 145
二、媒体 147
三、一般公众 149
小结 151
第六章 公共预算透明改革:国际经验与比较分析 152
第一节 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国际背景与标准 152
一、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国际背景 152
二、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国际标准 156
第二节 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国际实践 158
一、发达国家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158
二、“金砖国家”的公共预算透明改革 166
第三节 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170
一、预算透明改革需要严格的法律规范约束 170
二、预算透明改革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 171
三、预算透明需要监督 175
四、预算透明改革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空间 177
五、预算透明改革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 177
小结 178
第七章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目标、原则及条件 179
第一节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目标 179
一、确保公共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绩效性 179
二、预算过程的公开透明 180
第二节 公共预算的原则和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一般原则 181
一、公共预算的原则 181
二、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一般原则 182
第三节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条件分析 184
一、预算透明改革已具备的条件 184
二、中国实施预算透明改革的约束条件 191
小结 197
第八章 中国公共预算透明改革的提升路径 198
第一节 强化透明意识,为预算透明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198
一、“黑箱”意识阻碍预算透明改革 198
二、政府部门的公开意识有利于预算透明改革 199
第二节 加强相关财政法律建设,为预算透明提供严明的法律环境 200
一、积极修订现行《预算法》 201
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层次,使其上升为法律 206
三、继续完善新《保密法》 209
第三节 完善相关财政管理制度,为预算透明改革提供制度性依托 210
一、完善现代预算制度 211
二、完善预算监督机制 214
三、构建预算公益诉讼制度 223
四、完善预算问责制 226
五、完善预算听证体制体系 231
第四节 整合预算会计、报告体系及信息化建设,为预算透明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233
一、整合预算会计体系 233
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系统 236
三、建立有效的预算相关信息披露机制及完善预算管理信息体系 237
第五节 积极推广参与式预算,为预算透明改革夯实社会基础 240
一、参与型文化与参与式预算的理念 240
二、公众参与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42
三、公众参与预算过程的程序机制与渠道设计 246
四、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参与式预算的举措 250
小结 253
参考文献 254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