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1.1 低产水稻土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1
1.2 低产水稻土改良理论与技术 3
1.2.1 黄泥田改良的有机熟化理论与技术 3
1.2.2 白土改良的厚沃耕层理论与技术 3
1.2.3 潜育化水稻土改良的排水氧化理论与技术 4
1.2.4 反酸田改良的酸性消减理论与技术 5
1.2.5 冷泥田水稻土改良的厢垄除障理论与技术 5
1.2.6 低产水稻土改良制剂研究 6
1.3 低产水稻土产量提升理论与技术研究 7
1.3.1 秸秆还田技术 7
1.3.2 推荐施肥技术 8
1.3.3 缓释肥料技术 11
1.3.4 抗逆品种应用 12
1.3.5 群体控制技术 13
1.4 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模式及应用 13
1.5 重要结论与创新 14
1.6 未来研究 15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低产水稻土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研究 18
2.1 低产水稻土类型与分布 18
2.2 低产水稻土障碍因素 25
2.3 低产水稻土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26
2.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26
2.3.2 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统计学特征 27
2.3.3 半方差分析 28
2.3.4 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30
2.3.5 水稻产量及土壤化学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1
2.3.6 土壤质量指数 32
2.4 黄泥田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33
2.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3
2.4.2 土壤物理指标 36
2.4.3 土壤化学指标 36
2.4.4 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 37
2.4.5 PLFA 37
2.4.6 逐步回归分析 38
2.4.7 土壤质量评价 40
2.4.8 黄泥田质量影响因素 43
2.5 白土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45
2.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5
2.5.2 土壤物理指标 45
2.5.3 土壤化学指标 46
2.5.4 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 47
2.5.5 土壤微生物指标 48
2.5.6 相关性分析 48
2.5.7 土壤质量评价 49
2.5.8 白土质量影响因素 51
2.6 潜育化水稻土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52
2.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53
2.6.2 土壤物理指标 53
2.6.3 土壤化学指标 54
2.6.4 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 55
2.6.5 PLFA 56
2.6.6 相关性分析 57
2.6.7 土壤质量评价 59
2.6.8 潜育化水稻土质量影响因素 61
2.7 反酸田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63
2.7.1 研究区域与方法 64
2.7.2 土壤物理指标 64
2.7.3 土壤化学指标 65
2.7.4 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 66
2.7.5 土壤质量评价 66
2.7.6 反酸田质量影响因素 68
2.8 冷泥田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69
2.8.1 研究区域与方法 70
2.8.2 土壤理化指标 70
2.8.3 土壤酶活性 71
2.8.4 土壤微生物指标 72
2.8.5 水稻产量与土壤指标相关分析 73
2.8.6 土壤质量评价 73
参考文献 76
第3章 低产水稻土改良理论与技术研究 84
3.1 黄泥田改良的有机熟化理论与技术 84
3.1.1 有机熟化下的土壤肥力 84
3.1.2 有机熟化下土壤有机碳组分 88
3.1.3 有机熟化下土壤酶活性 92
3.1.4 有机熟化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95
3.1.5 技术效果 100
3.2 白土改良的厚沃耕层理论与技术 101
3.2.1 厚沃耕层下土壤肥力 101
3.2.2 厚沃耕层下土壤有机碳组分 102
3.2.3 厚沃耕层下土壤酶活性 103
3.2.4 厚沃耕层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05
3.2.5 技术效果 110
3.3 潜育化水稻土改良的排水氧化理论与技术 111
3.3.1 排水氧化下土壤肥力 111
3.3.2 排水氧化下土壤有机碳组分 115
3.3.3 排水氧化下土壤酶活性 115
3.3.4 排水氧化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20
3.3.5 技术效果 125
3.4 反酸田改良的酸性消减理论与技术 126
3.4.1 酸性消减下土壤肥力 126
3.4.2 酸性消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 130
3.4.3 酸性消减下土壤酶活性 132
3.4.4 酸性消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35
3.4.5 技术效果 140
3.5 冷泥田改良的厢垄除障理论与技术 141
3.5.1 厢垄除障下土壤肥力 141
3.5.2 厢垄除障下土壤有机碳组分 144
3.5.3 厢垄除障下土壤酶活性 144
3.5.4 厢垄除障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47
3.5.5 技术效果 149
3.6 低产水稻土的改良剂研究 150
3.6.1 潜育化水稻土改良剂研究 150
3.6.2 反酸田改良剂研究 154
3.6.3 冷泥田改良剂研究 157
参考文献 163
第4章 低产水稻土产量提升理论与技术研究 167
4.1 秸秆还田技术 167
4.1.1 不同碳源秸秆效果 167
4.1.2 不同秸秆用量效果 168
4.1.3 秸秆还田下碳素转化 173
4.1.4 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 179
4.1.5 秸秆腐熟剂创制 188
4.2 推荐施肥技术 190
4.2.1 不同肥力水平下的氮肥用量 190
4.2.2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氮肥推荐施肥方法 199
4.2.3 基于叶片SPAD的氮肥推荐方法 215
4.2.4 氮肥运筹下氮素损失途径 227
4.2.5 水稻专用肥研究 233
4.3 缓释肥料技术 235
4.3.1 生化抑制剂作用下肥料氮素转化 235
4.3.2 生化抑制剂作用下土壤氮素供应 241
4.3.3 生化抑制剂作用下土壤功能微生物变化 256
4.3.4 水稻缓释肥料研制与施用 269
4.4 抗逆品种应用 275
4.4.1 耐酸品种 275
4.4.2 耐潜品种 278
4.4.3 氮高效品种 284
4.5 群体控制技术 290
4.5.1 双季稻氮肥密度互作效应 290
4.5.2 中稻氮肥密度互作效应 296
参考文献 299
第5章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产量提升技术模式 307
5.1 专有技术 307
5.1.1 水稻土质量评价技术 307
5.1.2 黄泥田改良的有机熟化技术 309
5.1.3 白土改良的厚沃耕层技术 310
5.1.4 潜育化水稻土改良的排水氧化技术 310
5.1.5 反酸田改良的酸性消减技术 311
5.1.6 冷泥田改良的厢垄除障技术 311
5.1.7 土壤改良制剂应用技术 313
5.1.8 秸秆还田技术 313
5.1.9 抗逆品种应用 314
5.1.10 推荐施肥技术 314
5.2 技术模式 315
5.3 技术规范 334
5.4 技术应用 335
参考文献 337
第6章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 338
6.1 我国低产水稻土现状和问题 338
6.2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理论创新 339
6.2.1 水稻土质量评价 339
6.2.2 稻田障碍层次形成过程 340
6.2.3 团聚体和腐殖质的构建机制 340
6.2.4 稻田养分转化与循环 341
6.2.5 水稻土微生物学过程及分子生态机制 342
6.2.6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343
6.3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技术突破 344
6.3.1 冷潜型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 344
6.3.2 粘结型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 344
6.3.3 沉板型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 345
6.3.4 毒质型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 345
6.3.5 水稻土养分管理技术 346
6.4 未来研究策略 347
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