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威胁 5
核恐惧对情报机构的影响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核力量 13
核竞赛的开端:朝鲜战争 18
古巴 24
越南 31
生化武器的军备竞赛和其他形式的疯狂 38
欧洲、北约和中东:核战争的危险? 43
“吉林现象”体现病态的疯狂世界 47
阿富汗Ⅰ:转折点 54
第二章 迷思 62
红军的传统行动能力 62
欧洲:华约档案中的西方威胁 70
能否打赢核战争 73
冷战时期的国际恐怖主义:虚构和现实凯西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 75
列昂诺夫和克格勃定义的国际恐怖活动 81
第三世界:关于斗争 94
中东:以色列、埃及、叙利亚和黎巴嫩 96
推回 100
将他们赶出阿富汗 103
尼加拉瓜 109
伊朗 110
格林纳达 111
萨尔瓦多 116
古巴 118
非洲 123
安哥拉 124
非洲之角 126
第三世界:概述 131
第三章 观念一致性 139
美国的战略目标 139
美国的“理念”在欧洲也有市场 147
无休止的威胁 167
政客、情报机构、媒体和当选官员 169
美苏缓和 172
里根政府有组织的行动 176
凯西和中情局 179
凯西vs.苏联 181
军工业复合体;或“巨龙”、隐秘轰炸机及F-22战斗机 186
星球大战 193
第四章 出人意料 206
我很惊讶 206
欧洲也很吃惊 209
第五章 不祥之兆 212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危机信号 212
内部虚弱和外交政策 215
东欧的解放 217
苏联内部的民族问题 221
军事威胁和红军的表现 224
苏联:第三世界经济体? 230
崩溃 233
第六章 为什么西方没能看到不祥之兆 240
恐惧、残暴和创伤 240
失败的情报搜集、情报评估——或者二者兼有 246
阿富汗Ⅱ:数据评估和情报行动的界限 249
“理念” 251
国情评估:不是国情也不是评估 254
中情局的失败 260
对苏联经济状况的过高估计 264
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失败政变 268
夸大的军事力量——苏联威胁 271
基本的情况怎么样? 276
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未来 278
情报机构是否出现失误 280
其他西方情报机构 283
第七章 政治和情报 286
报告的流动 286
总统文件 290
其他文件 291
对情报机构及其作品的态度 293
克里姆林宫也不相信情报 294
情报的政治化 299
情报与政治 305
欧洲的情况 310
美国政府内部就苏联意图的分歧和斗争 313
里根“变心” 318
乔治·布什在莫斯科和白宫 322
第八章 战略情报的实用性 326
情报评估 326
苏联崩溃之后:战略政治情报地位的贬值? 332
情报机构失败?中情局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333
苏联解体之后的情报机构 335
后记从战略盲点到行动失误 338
新恐怖主义 338
“9·11”事件之后的情报机构 354
受访者名单 357
参考文献 361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