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 第1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金铭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628625853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与心态破解 3

第一章 掀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红盖头——“马加爵现象”的思考 3

一 匪夷所思的马加爵杀人案 3

二 解开“马加爵现象”之谜 6

三 当代青少年心理危机不容忽视 29

四 马加爵现象引发的思考 59

第二章 “骄子之忧”——青年行为的理性审视 67

一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文化冲突交响曲 67

二 变革与失范VS郁闷与喧嚣 69

三 青春之舟,载不动许多愁 72

四 对骄子心态的检视 77

第三章 “我是上帝”的心灵幻象——大学生的多变心态 84

一 “我”是谁 85

二 “天马行空”任我行 92

三 “无力回天”的愤懑 96

四 遗世独立“水仙花” 102

第四章 牵系自我的情结——大学生的自卑心态 108

一 心理“牢狱” 109

二 结伴而行的虚荣与嫉妒 114

三 敌意与猜疑的始作俑者 122

四 抑郁——慢性自杀的毒药 125

第五章 “心理断乳”的恐慌——大学生的锁闭心态 130

一 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 131

二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134

三 讨厌自己 138

四 敢不敢与陌生人说话 142

第六章 思想“软骨症”——大学生的依附心态 147

一 “抱鸡婆”羽翼下的小雏 148

二 出门靠朋友 155

三 跟着感觉随“风”走 160

四 山中仍见藤缠树 162

五 指点前程靠“神仙” 166

六 走进虚拟的精神家园 168

第七章 欲望的鼓噪——大学生的浮躁心态 171

一 转型中的躁态 172

二 驿动的年轻心 176

三 攀比斗富的“负翁” 180

四 盘根错节的浮躁之根 183

第八章 攻击与逃遁——大学生的挫折心态 189

一 现实<期望值 190

二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193

三 放大痛苦 196

四 挫折阴影里射出的箭矢 200

五 躲进精神避难所 203

第九章 浪迹江湖的逍遥——大学生的阿混心态 208

一 贫志症与贫趣症 209

二 新“烟民”的忧患 213

三 “白面”幻出的仙境 216

四 赌红眼睛的亡命徒 223

五 浑浑噩噩网上游 226

第十章 “力比多”冲出“本我”——大学生的泛性心态 231

一 性爱观念大嬗变 232

二 维纳斯犯了急性病 236

三 性如潮水,泛滥伊甸园 239

四 黄金系住了厄洛斯的翅膀 244

五 性病吓不倒“登徒子” 247

第十一章 “为300%的利润,甘冒上绞架的危险”——大学生的拜金心态 250

一 物质流与意识流 251

二 青年入世,怎一个“钱”字了得 255

三 纸醉金迷的诱惑 259

四 谁让我们出卖诚信 263

五 金钱梦幻灭的疯狂 266

第十二章 狂躁的喧嚣——大学生的逆反心态 268

一 青年何时最逆反 269

二 摇滚乐透出的信息 273

三 “代沟”上的风云 277

四 暴力宣言 281

五 文化颠覆者的逆反 284

第十三章 灵魂“安居工程”——重建精神家园 289

一 目标引领人生 289

二 寻找“信仰鸟” 293

三 凸显青春的价值 297

四 为市场经济的道德大厦奠基 301

第十四章 照亮心灵的天空——大学生健康心理修养与心理救援机制建设 306

一 借一双慧眼:真真切切看世界 306

二 培养情商:给心灵插上双翼 310

三 拒绝颓废:学会调整心态 314

四 青年健康心态的五项修炼 319

五 建立青年心理救援机制 323

第二篇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剖析 329

第一章 网络道德问题的提出 329

第一节 青少年上网现状 329

第二节 我们面临的网络伦理难题——鲍宗豪教授访谈 330

一、互联网提出了伦理难题 330

二、“网络伦理学”的内容是什么? 332

三、“网络伦理学”的发展趋势怎样? 333

第三节 互联网对青少年及青少年工作的影响调查报告 334

一、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334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335

三、互联网给青少年工作带来的新课题 339

第二章 网络道德问题探索 343

第一节 关于网络道德 343

一、网络道德缺乏监管 344

二、网络行为需要规范 344

第二节 虚拟世界的道德 345

第三节 网络道德禁忌 347

一、忌偷号盗号 347

二、忌乱闯禁区 348

三、忌上网使坏 348

四、忌口无遮拦 348

五、忌上网超时 349

第四节 建立网络净土 349

第三章 网络道德的表现及特点 351

第一节 网络道德的基础 351

一、网络人际交流的类型 351

二、网络人际交流的特性 357

三、人际交流的正负面 361

第二节 网络道德的表现 363

一、网络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 364

二、网络交往引起的道德问题 381

三、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问题 392

第三节 网络道德的特点 394

一、从封闭型道德走向开放型道德 394

二、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 404

三、从依赖型道德到自主型道德 411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及其原因分析 421

第一节 网络伦理危机 421

第二节 双重伦理标准 422

第三节 网络法律漏洞 424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网络社会中蔓延 426

第五节 人类对于数字信息的崇拜 427

第六节 “网络伦理危机”的实质 429

第五章 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状况调查分析 431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431

一、调查方式和结果分析 431

二、对策研究 434

第二节 对高校德育进网络工作状况的评价 436

一、认识层面上的评价 436

二、领导和保障层面上的评价 438

三、管理层面上的评价 439

四、队伍建设层面上的评价 443

五、途径和方法层面上的评价 444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445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实现德育进网络的基本条件 446

二、以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德育的网络化建设 447

三、讲究德育进网络的方法 450

四、探索德育进网络的途径 452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状况调查问卷 459

一、问卷调查题目 459

二、调查结果(%) 464

第六章 网络安全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466

第一节 网络中的保密与隐私问题 466

第二节 网络公开与国家安全问题 468

第三节 我国信息安全的现实状况分析 472

第四节 构筑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74

第七章 网络知识产权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479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一般理论 479

第二节 网络知识产权的特点 482

第三节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必要性 483

第四节 我国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485

第五节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道德问题 488

第八章 网络言论自由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497

第一节 网络言论自由问题 497

第二节 现实与虚拟 500

第三节 网络广告中的道德问题 503

第四节 网络信息垃圾 505

第五节 网络新闻中的道德问题 507

第六节 网络信息发布中的道德问题 508

第九章 网络技术与情感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511

第一节 技术与情感冲突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511

第二节 网络崇拜与网络人的孤独 518

第三节 计算机与人的情感需要 526

第四节 网络社会: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 529

第十章 网络犯罪与立法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533

第一节 电脑“黑客”侵入的道德问题 533

第二节 网络病毒的干扰 536

第三节 网络黄色文化的泛滥及其道德问题 538

第四节 网络呼唤着法律 539

第五节 预防网络犯罪的道德举措 541

第十一章 网络社会与网络人格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剖析 544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问题 544

第二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人 550

第三节 网络人的生存模式 554

第四节 网络人的生活方式 559

第五节 网络人的人格特质 562

第十二章 网络文化及其道德问题剖析 569

第一节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69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571

第三节 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 575

第四节 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 578

第十三章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 582

第一节 概述 582

第二节 “网德”教育,一个紧迫的课题 585

第三节 网络道德教育要因势利导 586

第四节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587

第五节 提高网络道德意识从学校教育抓起 588

第六节 为青少年开一门“网络道德”课 589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591

二、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对策 594

第三篇 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道德培养 599

第一章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意义和依据 599

第一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意义 599

一、网络时代,离不开行为标准 600

二、技术规范不能代替道德规范 604

三、法律规范也不能代替道德规范 606

四、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的重要作用 608

第二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依据 613

一、“目的”(或结果)的伦理学 614

二、“义务”的伦理学 618

三、“权利”的伦理学 623

第二章 网络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630

第一节 概述 630

第二节 网络礼仪规范 634

一、网络礼仪的基本内容 634

二、网络礼仪的分类 636

第三节 网络道德规范 639

一、网络道德规范及其特点 640

二、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641

第四节 网络法律规范 643

第三章 网络道德范畴 647

第一节 网络道德范畴在网络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647

第二节 网络道德范畴的内容 648

一、现实与虚拟 648

二、自由与责任 650

三、保密与公开 651

四、平等与霸权 652

五、共享与独有 654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56

第一节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56

一、“充斥网络社会” 656

二、出现的深层原因 658

三、解决的有效途径 665

第二节 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666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指导思想及方法途径 669

第一节 网络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669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669

二、顺应教育的规律 670

三、顺应网络文化发展的规律 670

第二节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670

一、爱国主义教育 671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671

三、职业道德教育 672

四、恋爱道德教育 672

五、法制意识教育 672

六、创新精神教育 672

第三节 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673

一、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673

二、通过德育课教学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673

三、抢占网络宣传阵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674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676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 677

第一节 网络文明 677

一、何谓网络文明 677

二、网络文明的构成要素 678

第二节 网络文明面临的挑战 684

一、网络政治文明面临的挑战 685

二、网络社会文明面临的挑战 687

三、网络道德文明面临的挑战 690

第三节 网络文明建设 691

一、网络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692

二、网络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693

三、网络文明建设的基本规范 693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评价 695

第一节 网络道德的社会管理 695

一、健全网络道德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建设 695

二、深化对网络道德的理论研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学理论体系 697

三、加大对网络道德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697

四、充分利用社会奖罚机制,把网络道德的作用落到实处 698

第二节 网络道德的个人管理 698

第三节 网络道德评价的意义 699

第四节 网络道德评价的标准与形式 701

第八章 新型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与培养 703

第一节 网络伦理道德与网络本质的一致性 703

第二节 新型网络伦理建构的基本原则 704

第三节 新型网络伦理的主要内容 707

第四节 建立完善的网络伦理规范 712

第九章 新时期社会主义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71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网络道德的必要性 715

第二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 716

第三节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政工队伍 718

第四节 营造有利于网络道德的氛围 720

第五节 在网络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21

一、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21

二、网络伦理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发展中的新内容 723

三、维护网络健康成长代表着广大网民的利益 724

第六节 网络伦理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725

第十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729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729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 737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739

第十一章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 745

第一节 网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阵地 745

一、网络是依法治国和法制实践的重要对象 745

二、网络是依法治国和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 746

三、网络有利于依法治国和法制体系的自我完善 747

第二节 网络立法的主要原则 748

第三节 国外网络立法情况 751

第四节 中国网络法规现状及未来 753

一、利用相关的法律条款来规范网络 753

二、专门的网络信息法规 755

三、未来发展走向 757

第五节 建立健全网络执法队伍 760

第四篇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文明与规范 765

第一章 网络语言的定义与性质 765

第一节 网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765

一、数字化的虚拟世界 765

二、网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767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定义 770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语境语体与风格 782

一、语境 782

二、语体 792

三、风格 793

第四节 网络语言的性质 794

一、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 794

二、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 820

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总体风貌与生成方式 833

第一节 网络语言词语的总体风貌 833

一、分组列举 833

二、总体特点 839

三、等义词问题 841

第二节 新词语的生成方式 850

一、构词方式简易化 850

二、派生词占绝大多数 853

三、减缩方式多样化 856

四、英语外来词特点 863

第三章 网络语言与生活语言 870

一、网下先用,再到网上 870

二、网上专用,有待普及 870

三、网上流行,再用到网下 871

第四章 网上语言表达的主体修养 875

一、德 875

二、识 876

三、才 879

四、学 879

第五章 网络对话的语言表达 886

第一节 网上对话概述 886

一、网上对话的作用 886

二、网上对话的特点 888

第二节 双赢对话艺术 890

一、双赢对话 890

二、如何进行双赢对话 891

第三节 避免对立的艺术 898

一、对立的两极 898

二、智慧的三极 900

三、如何避免对立 901

第四节 网上对话的组织技巧 904

一、对话开头的技巧 904

二、对话结尾的技巧 908

三、组织对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13

第六章 网络礼仪的语言表达 918

第一节 网上礼仪表达概述 918

一、网上礼仪的含义和作用 918

二、网上礼仪规范 920

三、网上礼仪文书 925

第二节 网上庆贺礼仪文书 926

一、网上生日庆贺 926

二、网上婚礼庆贺 933

三、网上节日庆贺 938

四、网上开张庆贺 943

五、网上乔迁庆贺 946

六、网上其他庆贺文书 949

第三节 网上邀请礼仪文书 952

一、网上邀请函 954

二、网上请柬 957

第四节 网上丧吊礼仪文书 962

一、网上讣告 963

二、网上吊唁信 965

三、网上悼词 967

四、网上丧吊礼仪常用语 969

第七章 网络书信的语言表达 972

第一节 网上书信表达概述 972

一、电子邮件概述 972

二、电子邮件的写作特点 974

三、电子邮件的写作格式 976

第二节 网上家书 983

一、网上家书概述 983

二、网上家书的称谓 984

三、网上家书的开头语 987

四、网上家书写作注意事项 987

第三节 网上社交书信 991

一、网上私交书信 992

二、网上公开信 997

三、网上感谢信 999

四、网上慰问信 1000

五、网上推荐信 1002

第四节 网上书信的称谓 1003

一、常用尊称 1003

二、常用谦称 1004

第八章 网络求职的语言表达 1005

第一节 网上求职概述 1005

第二节 网上求职的方式 1006

一、WWW万维网 1006

二、BBS电子公告版 1009

三、E-mail电子邮件 1010

四、自我推销的个人主页 1011

第三节 网上求职书的写作 1011

一、网上求职书的写作方法 1011

二、网上求职书写作注意事项 1012

第四节 网上自我推销的艺术 1013

一、如何写简历 1013

二、简历范例评述 1015

第九章 网络广告的语言表达 1030

第一节 网上广告概述 1030

一、网上广告的发展 1030

二、网上广告的市场前景 1031

第二节 网上广告模式 1033

一、网上广告的独特优势 1033

二、网上广告的表现形式 1036

三、网上广告的计价方法 1037

四、网上广告的效益评估 1039

第三节 网上广告技巧与案例分析 1040

一、网上广告操作注意事项 1040

二、网上广告案例分析 1042

第四节 网上广告的语言表达 1049

一、网上广告的创意艺术 1049

二、广告文案的制作 1050

三、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 1051

四、广告语的写作要求 1052

五、网络广告实例 1055

第十章 网络议论的语言表达 1062

第一节 网上议论概述 1062

第二节 网上论议的要点 1063

一、论点的表达 1065

二、论据的表达 1068

三、论证的表达 1070

第三节 网上议论的方法 1071

一、例证法 1071

二、归纳法 1072

三、演绎法 1072

四、类比法 1073

五、反证法 1074

第四节 网上论文 1074

一、网上论文的主题 1075

二、网上论文的材料选择 1077

三、网上论文的结构 1078

四、网上论文的语言表达 1079

第十一章 网上文学的语言表达 1086

第一节 网络文学概述 1086

一、网络文学的定位 1086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 1087

三、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 1089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表 1090

一、网络文学的创作 1090

二、网络文学的发表 1091

第三节 网络文学语言表达的特点 1093

一、网络文学语言引入了一些异质因素 1093

二、网络文学语言常常使用网络用语 1094

三、网络文学语言的短句、短段落特色 1095

四、网络文学语言引入了多媒体的语言表达手段 1095

五、网络文学语言表达的世俗化倾向 1096

第四节 创造更美好的网络文学语言 1096

一、网络文学语言使用的字词、标点需要规范 1096

二、避免网络文学语言表达的庸俗化倾向 1097

第十二章 网上常用语汇 1105

第一节 网上常用语汇概述 1105

一、语言的起源 1105

二、网络语汇的产生 1106

三、BBS的定义 1108

第二节 网上语汇工具软件 1112

一、通过IE浏览器对话 1112

二、通过Telnet方式登陆服务器聊天 1112

三、通过网络寻呼机对话 1112

四、通过IRC对话 1115

五、通过MSN对话 1117

六、通过手机联网对话 1118

第三节 网上常用词语 1118

一、网上常用词 1118

二、网上常用语 1121

第四节 网上常用符号和数字语言 1127

一、网上常用符号语言 1127

二、网上常用数字语言 1132

第十三章 网络语言中的不文明现象 1138

一、特征 1139

二、成因 1143

三、解决办法 1146

第十四章 网络语言的文明与规范 1149

第一节 亲近网络语言 1150

第二节 网络语言规范 1153

一、字母缩写 1153

二、汉语拼音字母缩写 1156

三、数字谐音 1158

四、汉字新词 1160

五、网络语言文明 1167

第五篇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咨询 1179

第一章 大学生上网的心理扫描 1179

第一节 大学生上网的尝试心理 1179

第二节 大学生上网的猎奇心理 1179

第三节 大学生上网的满足心理 1180

第四节 大学生上网的减压心理 1181

第五节 大学生上网的娱乐心理 1181

第六节 大学生上网的价值心理 1182

第七节 大学生上网的情感表达心理 1183

第二章 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发展的思考 1184

第一节 大学生崇尚科学而忽视人文素质 1184

第二节 大学生观念开放而性格趋于内向 1184

第三节 大学生奋发向上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1185

第四节 “网络新生代”健康发展的思考 1185

一、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序” 1188

二、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节” 1189

三、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益” 1189

第三章 网络世界的心理诱惑 1190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1190

一、互联网的分类 1190

二、互联网的语言 1193

三、互联网的用户 1196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社会生存与问题 1198

一、网络带来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 1199

二、网络中的色情与暴力 1200

三、网络犯罪 1202

第三节 网络心理诱惑与影响 1203

一、直面网络心理诱惑 1204

二、网络诱惑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1206

三、网络诱惑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引导 1209

第四章 大学生的网络认知 1212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认知概述 1212

一、网络认知的内涵 1212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认知的因素 1213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认知状况 1213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213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215

第三节 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危害 1217

一、大学生网络双重人格分析 1217

二、网络给大学生心理情商的危害 1221

第四节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 1223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完善 1223

二、加强对网络的法治与管理 1225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1226

四、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1229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心态 1231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态 1231

一、网络心态的内涵和特点 1231

二、网络心态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1234

三、影响心态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1237

第二节 网络中的大学生自我心态 1239

一、网上的自我表现 1239

二、网上的自我聚焦 1241

三、网上的自我介绍 1242

第三节 网络中的大学生社会心态 1244

一、社会情感的解冻 1244

二、社会认知和分类 1245

三、超越年龄和性别 1247

第六章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 1249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的产生 1249

一、网络的兴起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产生 1249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的产生 1251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产生的原因 1252

一、大学生情感表达的需求 1252

二、大学生网上的娱乐心理需求 1258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伪装心理 1267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伪装的起源 1267

一、大学生角色游戏的需要 1267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渗透 1271

三、社会面具的客观延伸 1273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伪装艺术 1275

一、大学生游戏角色的伪装 1275

二、网络世界的性格伪装 1277

三、网络世界的性别伪装 1279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伪装心理 1281

一、网络中的自我安慰 1281

二、假如网友欺骗了我 1283

三、以理解为前提的怀疑 1285

第八章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 1287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交往概述 1287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内涵 1287

二、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意义 1288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功能 1290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分析 1294

一、网络交往动机的分析 1294

二、网络交往的工具 1296

三、网络交往中的信息沟通 1297

第三节 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1298

一、网络人际关系概述 1298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300

三、影响网络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 1301

四、网络人际关系的测量 1303

第九章 大学生网恋心理 1309

第一节 互联网恋情——网络上的玫瑰 1309

一、大学生网恋产生的原因 1309

二、网恋途径完全手册 1312

第二节 大学生网恋心理百态 1313

一、超越型心态 1313

二、超脱型心态 1314

三、游戏型心态 1314

四、实用型心态 1315

五、恶作剧型心态 1315

六、精神型的柏拉图式网恋 1315

第三节 大学生钟情网恋的缘由 1316

一、新鲜的魅力 1316

二、浪漫的诱惑 1318

三、无限的机会 1319

四、出轨的感觉 1319

五、主动的方式 1320

六、寻求自我价值感 1321

第四节 大学生网恋的问题及影响 1322

第十章 大学生网上的性心理 1328

第一节 大学生网上性的探秘心理 1328

一、大学生性心理状况 1328

二、网上性内容对大学生的引力 1330

第二节 大学生网上的性参与心理 1332

一、大学生网上的异性交往 1332

二、大学生网上的恋爱行为 1334

三、大学生网上的探秘行动 1337

第三节 互联网上的性问题 1339

一、是天使还是魔鬼 1339

二、对女往的恶意与女性的抗争 1341

第十一章 大学生网络的黑客心理 1345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幽灵 1345

一、自我表现心理 1346

二、好奇探秘心理 1347

三、义愤抗议心理 1348

四、贪财图利心理 1348

五、报复怨恨心理 1349

六、政治利益心理 1350

第二节 罪犯抑或牛仔 1351

一、网络黑客1 1352

二、网络黑客2 1353

第三节 年轻不识愁滋味 1353

第四节 一场游戏一场梦 1355

第十二章 网络成瘾现象及其矫正 1361

第一节 网络成瘾概述 1361

第二节 网络成瘾的原因 1362

第三节 网络成瘾的症状 1364

第四节 网络成瘾的治疗 1368

第六篇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与网络素质心理教育 1375

第一章 大学生主要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1375

第一节 畸形网恋 1375

第二节 网络成瘾综合症 1376

第三节 网络孤独症 1378

第四节 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 1379

第五节 网络越轨行为 1381

第六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383

一、从网络空间特点分析 1383

二、大学生上网动机分析 1385

三、上网大学生人格因素分析 1387

第二章 网络挑战与大学生导向对策 1389

第一节 心理诊断与疏导 1389

第二节 净化网络环境 1391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锻炼 1393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1396

第一节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1396

一、拓展了工作时空 1397

二、丰富了教育资源 1397

三、增强了预警功能 1397

四、提高了工作效率 1398

第二节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398

一、大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化 1398

二、教育者调控能力虚弱化 1399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多样化 1399

第三节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400

一、明确任务 1400

二、建设阵地 1401

三、加强研究 1401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与意志培养 1403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的生成 1403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的培养 1404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的升华 1406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志的培养 1407

第五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志的升华 1409

第六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志的确立 1412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审美情趣的培养 1417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审美情趣的内涵 1417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审美情趣的培养 1419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审美情趣的升华 1420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伦理素质培养 1422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伦理目标 1422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 1425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伦理原则 1427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培养 1431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养成 1431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 1434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调适 1436

第四节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素质 1438

第八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 1440

第一节 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 1440

第二节 网络行为的纪律制度规范 1441

第三节 网络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1441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养成 1442

第九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理性 1443

第一节 自我认识的理性与行为非理性的予盾 1443

第二节 大学生理性网络观的确立 1444

第三节 网络理性行为、理性人格和理性精神 1444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 1445

第七篇 互联网安全管理与大学生网络犯罪防范 1451

第一章 互联网安全 1451

第一节 互联网及其安全问题 1451

一、互联网安全的概念 1451

二、互联网安全问题 1453

三、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1459

第二节 互联网安全观 1461

第三节 互联网安全保障 1464

一、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 1464

二、美国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V1.0(2000.1) 1465

三、美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 1478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484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概念 1484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特点 1485

一、网络犯罪主体的高智能化 1485

二、网络犯罪方式的多样化 1485

三、网络犯罪的隐蔽性 1485

四、网络犯罪地点的多变性 1486

五、网络犯罪行为的复杂性 1486

六、网络犯罪中,共同犯罪者居多 1486

七、网络犯罪的国际化 1487

八、网络犯罪的后果严重 1487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构成要件 1487

一、犯罪客体 1487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1488

三、犯罪主体 1489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1491

第四节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1492

第五节 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494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类型 1497

第一节 网络入侵罪 1497

第二节 网络破坏罪 1499

第三节 网络诈骗罪 1503

第四节 网络盗窃罪 1506

第五节 网络侵权罪 1508

第六节 网络诽谤罪 1509

第七节 网络色情罪 1510

第四章 网络犯罪的对策与防范措施 1512

第一节 世界各国惩治和防范网络犯罪的对策 1512

第二节 我国防范和惩治网络犯罪的对策 1516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1520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1520

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1521

第四节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1521

一、建立健全网络工作机制 1521

二、建立人事安全管理机制 1522

三、建立运行安全管理机制 1523

四、建立网络安全等级评估机制 1523

第五节 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1524

一、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 1524

二、行政法规、规章的完善 1525

第六节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1525

第七节 大学生网络犯罪防范的司法对策 1527

一、人员培训 1527

二、设备、经费的投入 1527

三、依靠群众,及时报案 1527

第八节 提高技术防范能力 1528

一、建立访问控制制度 1528

二、特定的访问控制 1528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529

四、在电子商务上采用技术加密 1529

第九节 加强网络犯罪防范的国际合作 1529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侦查 1531

第一节 互联网安全案件侦查的涵义和特点 1531

一、互联网安全案件侦查的涵义 1531

二、互联网安全案件侦查的特征 1531

第二节 电子证据 1533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1533

二、电子证据的可采纳性 1535

三、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1539

四、电子证据的收集与提取 1544

五、我国公安机关采集电子证据的司法实践 1550

六、电子证据的保全 1555

第三节 互联网安全案件侦查的程序 1556

一、互联网安全刑事案件的侦查程序 1556

二、侦查互联网安全案件的方法 1558

第四节 互联网安全犯罪案件管辖 1560

一、互联网犯罪刑事管辖问题 1560

二、国外对互联网犯罪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1562

三、我国如何确立对互联网违法犯罪案件的管辖权 1564

第五节 互联网犯罪的现场勘查 1567

一、互联网犯罪现场的确定 1567

二、互联网犯罪现场的保护 1568

三、互联网犯罪现场的勘查 1568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犯罪认定与处理 1571

第一节 互联网犯罪概述 1571

一、互联网犯罪概念及种类 1571

二、国外互联网犯罪立法概况 1574

三、国际组织、地区组织互联网犯罪立法情况 1578

四、犯罪认定的理论探讨 1579

第二节 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1583

一、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 1583

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的犯罪 1585

第三节 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1588

一、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犯罪 1588

二、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的犯罪 1589

三、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犯罪 1590

第四节 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1591

一、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犯罪 1591

二、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犯罪 1593

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犯罪 1594

四、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的犯罪 1601

第五节 侵害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民事权利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1602

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602

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犯罪 1603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的犯罪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