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夏同龢 1
凡例 4
行政法·上卷 6
绪论 6
第一章行政法学研究之方 6
第二章行政法备于宪法国 7
第三章行政法与宪法之区别 8
第一编行政及行政法 10
第一章政权分立 10
第二章行政与立法 12
第三章行政与司法 13
第四章行政与大权作用 15
第五章实质之意义之行政 19
第六章形式之意义之行政 22
第七章行政法之范围 24
第八章行政法之渊源 25
第二编行政机关 27
第一章行政组织 27
第二章行政官厅 28
第一节 官厅意义 28
第二节 官制 29
第三节 中央官厅 30
第四节地方官厅 32
第一款 第一级地方官厅 32
第二款第二级地方官厅 36
第三章行政官吏 37
第一节 官吏之意义 37
第二节 官吏之任用 37
第三节 官吏关系之消灭 40
第四节 官吏之权利 41
第五节 官吏之义务 53
第六节对于官吏义务违反之责任 55
第四章 自治公共团体 57
第一节 自治公共团体之意义 57
第二节 自治公共团体之种类 59
第三节市町村 59
第一款市制与町村制之差异 59
第二款市町村之性质 60
第三款市町村之要素 60
第四款市町村之机关 61
第五款市町村之事务 69
第六款市町村之财政 69
第七款对于市町村之监督 71
第八款市町村内之区 72
第九款町村组合 72
第四节郡 72
第一款郡之要素 72
第二款郡之机关 72
第三款郡之财政 74
第四款郡之监督 74
第五款郡之组合 74
第五节府县 74
第一款府县要素 74
第二款府县机关 75
第三款府县之财政 75
第四款府县之监督 76
第五款府县之特别组织 76
第六节地方特别自治团体 77
第七节公共组合 77
第一款公共组合之意义 77
第二款水利组合 77
第三款商业会议所 77
第五章营造物 78
第三编行政行为 79
第一章行政法规 79
第二章行政处分 81
第一节行政处分之特质及要件 83
第二节行政处分之种类 83
第三章行政处分强制手段 89
第四编行政监督 90
第一章命令处分取消及停止 90
第一节命令取消及停止 90
第二节处分取消及停止 91
第二章诉愿 91
第一节诉愿提起之要件 91
第二节诉愿事项 92
第三节诉愿提起之期限 93
第四节诉愿之手续 93
第五节诉愿提起之效果 93
第六节对于诉愿之结果 93
第三章行政诉讼 94
第一节行政诉讼提起之要件 94
第二节行政裁判之机关 94
第三节行政裁判所之权限 95
第四节出诉期间 96
第五节行政诉讼提起之手续 96
第六节行政诉讼审理之手续 97
第七节行政诉讼提起之效果 97
第八节行政诉讼判决之效果 98
行政法·下卷 100
绪论 100
第一编军务行政 102
第一章军务行政之意义及范围 102
第二章军事勤务 103
第一节军事勤务之原因 103
第二节兵役义务 103
第三节现役及非现役 104
第四节军吏之军事勤务 104
第五节征集服役者 104
第六节志愿服役者 105
第七节现役关系之内容 106
第八节现役于法律上有特别之地位 106
第九节现役之年限 107
第十节预备兵及后备兵 107
第十一节补充兵及国民兵 108
第十二节征兵机关 108
第三章军事负担 108
第一节军事负担之意义 108
第二节军事上之征发 109
第三节军事上之限制 110
第二编外务行政 111
第一章 外务行政之意义及范围 111
第二章 外务行政之机关 112
第一节外务大臣 112
第二节公使 113
第三节领事 113
第三编司法行政 116
第一章司法行政之意义 116
第二章关于裁判所构成之行政 117
第一节裁判所及检事局 117
第二节裁判所及检事局之职员 118
第三节辩护士 118
第三章裁判所部内之行政 119
第一节廷内警察 119
第二节司法行政之监督 119
第三节权限裁判 120
第四章裁判执行之行政 120
第一节监狱之构成 120
第二节监狱行政 121
第三节监狱行政之监督 122
第四编财务行政 123
第一章 财务行政之范围 123
第二章 预算 124
第一节预算之性质 124
第二节预算之编制与成立及其执行 125
第三章会计 126
第四章国有财产 127
第五章租税 128
第一节租税之性质 128
第二节租税之种类 128
第三节征税方法 130
第四节滞纳处分 130
第六章手数料 131
第一节公法上之手数料 131
第二节手数料之分类 131
第三节手数料征收法 132
第七章专业 132
第八章国债 133
第九章决算 134
第十章会计检查 134
第一节会计检查院之地位及组织 135
第二节会计检察院之权限 135
第五编内务行政 137
第一章内务行政之意义及范围 137
第一节警察之沿革 137
第二节警察之观念 138
第三节内务行政与警察之关系 139
第四节警察之根据 140
第五节警察之机关 142
第六节警察经费 144
第二章保安警察 144
第一节结社 144
第二节集会 145
第三节印行 146
第四节对于特定人之处理 147
第五节凶器爆发物 148
第六节救灾 149
第七节建筑 149
第八节戒严 150
第三章助长行政 151
第一节卫生行政 151
第一款关于饮食物之管理 151
第二款 保持清洁 152
第三款墓地葬事之管理 153
第四款于市街地为牛豚类之牧畜 154
第五款传染病预防 154
第六款医事 155
第七款药品 156
第二节经济行政 157
第一款原始产业 157
第一项农业 157
第二项牧畜 158
第三项狩猎 158
第四项渔业 159
第五项山林 159
第六项矿业 160
第二款营业 160
第一项专用权之特许 161
第二项同业组合 161
第三项工业 162
第四项商业 162
第三款交易信用 162
第一项货币 162
第二项度量衡 163
第三项银行 164
第四款交通 164
第一项邮便电信电话 164
第二项道路桥梁 165
第三项铁道 165
第四项河川 166
第五项船舶 166
第三节教育行政 167
第一款小学校 167
第二款中学校 169
第三款高等女学校 169
第四款师范学校 170
第五款实业学校 170
第六款高等学校 170
第七款帝国大学 170
第八款私立学校 171
第九款专门学校 171
附1:夏同龢《行政法》与清水澄《行政法》目录比较 173
附2:曹履贞《行政法》目录 185
附录 188
附录一: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相关史料 188
一、出使日本国大臣监管游学生总监督杨枢奏稿 189
二、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设置趣意书 192
三、法政速成科规则 193
四、本科职员 196
五、法政大学沿革略 197
六、日本之大学 198
七、中国之教育 198
八、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学生募集 199
九、法政速成科试验问题 199
十、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第一回卒业证书授与式 202
1.梅总理告别之辞 203
2.讲师总代中村博士祝辞 206
3.杨公使祝辞 207
4.波多野司法大臣之祝辞 208
5.帝国大学法科大学长穗积博士祝辞 208
6.校友总代信冈雄四郎君祝辞 210
7.卒业生总代王运震氏答辞 211
8.卒业生夏同龢氏答辞(原文) 212
十一、法政速成科卒业生之谢恩会 212
十二、法政速成科卒业生之参观官公署 212
十三、夏同龢与日本记者笔谈 213
十四、夏同龢速成科卒业考试文章——清国财政论策 214
十五、夏同龢为日本法政大学创办杂志回信 216
十六、法政速成科毕业生名单 217
1.法政速成科第一班卒业生姓名 217
2.法政速成科第二班卒业生姓名 219
3.法政速成科第三班卒业生姓名 222
4.法政速成科第四班卒业生姓名 223
5.法政速成科补习科卒业生姓名 227
6.法政速成科第五班卒业生姓名 229
附1:法政速成科学员人数分省统计表 235
附2:法政速成科学生入学毕业人数统计表 236
附3:法政速成科部分学员列表 237
附4:约束及奖励游学生章程 239
附5:关于准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 241
附录二:广东法政学堂相关史料 244
一、岑春煊奏折 244
二、广东法政学堂章程 246
附录三:湖南商业银行简章 259
附录四:夏同龢殿试策问及对策 265
附录五:夏同龢年谱简编 270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