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9
三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10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7
五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20
第一章 交往理论与公民 22
第一节 交往与交往理论 22
一 交往的历史形态 22
二 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25
第二节 交往理论的集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29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30
二 交往行动理论的方法论 31
三 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范畴 35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公民” 39
一 公民的传统形态 40
二 “公共领域”——“公民”的出场 44
三 哈贝马斯对传统公民范式的扬弃 46
四 哈贝马斯对公民身份的确证——公民权利体系 48
第二章 话语伦理理论中的“公民” 52
第一节 公民性与交往理性 52
一 “公民性”概念的解析 53
二 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历史呈现 55
三 交往理性对公民性两个维度的整合与内化 63
四 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68
第二节 公民伦理的交往维度 70
一 公民伦理的历史溯源 71
二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伦理与道德 73
三 哈贝马斯的公民伦理思想 76
第三章 话语政治理论中的“公民” 80
第一节 交往行动中的权利与权力 81
一 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一般界定 81
二 介于主观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交往权力 86
三 哈贝马斯的权利观 90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哲学向度 94
一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94
二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理路 97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旨趣 101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公民与法的关系 103
一 公民与法的关系的理论溯源 103
二 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107
三 作为法律行动主体的公民 110
四 公民权及其实现路径——以中国农民工为例 114
第四章 走向无限交往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121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理论的渊源 122
一 世界公民的嬗变 122
二 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 124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127
四 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 131
第二节 后民族结构中的世界公民 133
一 后民族结构 135
二 宪法爱国主义 137
三 走向无限的交往共同体 140
第三节 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与自由人联合体 143
一 从“劳动”到“交往” 143
二 从“普遍交往”到“无限交往” 144
三 从“承认”到“包容” 145
四 从“个性自由”到“交往自由” 147
第五章 哈贝马斯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151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民特质 151
一 理想交往共同体中的交往行动者 152
二 能动的交往行动者 152
三 具有交往资质的交往行动者 153
第二节 哈贝马斯公民观与中国公民身份确证 154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中培育私人自主 155
二 在社会主义法治氛围中建构公共自主 158
三 在非建制的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中融通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159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教育——以中国大学教育为例 161
一 公民教育的新形式——交往实践 161
二 交往理性下的中国大学公民教育 164
参考文献 168
后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