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渔药基本知识 1
一、渔药的特点 1
二、渔药的分类 2
(一)环境改良剂 2
(二)消毒剂 3
(三)抗微生药物 3
(四)抗寄生虫药 3
(五)代谢改善和保健药 3
(六)生物制品 3
(七)微生态制剂 3
(八)中草药 4
(九)其他 4
三、渔药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4
(一)按形态分类 4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4
(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5
(四)按制作方法分类 5
四、渔药的剂型 5
(一)气体剂型 5
(二)液体剂型 6
1.溶液剂 6
2.注射剂 7
3.煎剂和浸剂 7
4.乳剂 7
(三)半固体剂型 8
1.软膏剂 8
2.糊剂 8
(四)固体剂型 8
1.散剂 8
2.片剂 9
3.颗粒剂 9
4.微囊剂 9
五、渔药的基本作用 9
(一)抑制和杀灭病原体 9
(二)改良养殖环境 10
(三)调节养殖水生动物的生理功能 10
六、影响渔药药效的因素 10
(一)药物的剂量、剂型 10
(二)给药方式 10
(三)动物状态 11
1.种属差异 11
2.生理差异 11
3.个体差异 11
4.机体的健康状况 11
(四)环境因素 11
1.水温 11
2.有机物 11
3.酸碱度 11
4.溶氧 11
5.光照和季节 11
6.病原体的状态和抵抗力 11
七、渔药给药方法和效果评价 12
(一)泼洒法 12
(二)悬挂法 12
(三)浸浴法 12
(四)浸沤法 13
(五)涂抹法 13
(六)内服法 13
(七)灌服法 13
(八)注射法 14
八、渔药的质量标准 14
九、渔药的管理与贮藏 15
(一)渔药的质量管理 15
(二)渔药的保管与贮藏 15
十、渔药的鉴别 16
(一)鉴别的目的和依据 16
(二)鉴别的内容 17
(三)鉴别的方法 17
1.外表观察 17
2.鉴别试验 19
十一、渔药的残留与监控 19
(一)渔药的残留及危害 19
1.残留的概念 19
2.残留限量及其确定依据 20
3.休药期及其制订 20
4.危害 21
(二)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24
1.渔药的不规范使用 24
2.管理不完善 25
3.技术规范和标准缺乏 26
4.未能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 26
(三)渔药残留的检测 26
1.检测的原则 26
2.检测方法的选择 27
3.样品的前处理 28
4.常用检测方法简介 29
(四)渔药残留的控制 31
1.规范用药 31
2.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2
3.完善管理 33
4.加强无公害渔药研究 34
第二部分 渔药使用技术 36
一、渔药选择及使用原则 36
(一)渔药的选择原则 36
1.安全性 37
2.有效性 37
3.方便性 37
4.经济性 38
5.真实性 38
(二)渔药的使用原则 38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39
(一)根据患病水生动物的表现状况 39
(二)根据病原体的特性 39
(三)根据药物的类型 40
三、选择药物的依据 40
(一)依据药物的抗菌谱 40
(二)感受性的测定 41
(三)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41
(四)第一次选用药物和第二次选用药物 42
四、药物治疗技术 42
(一)拌饵投喂药物 42
1.投药的标准量 42
2.药物的剂型与饲料 44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 45
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 46
5.开始投喂药饵的时间 47
6.投喂药饵的期间 47
(二)浸泡(药浴) 48
1.水量的计算 48
2.药物的浓度 48
3.浸泡的方法 48
(三)涂抹法 49
(四)注射法 49
五、药物治疗效果的判定 50
(一)死亡数量 50
(二)游动状态 50
(三)摄食量 50
(四)症状 50
(五)病原菌保有率 50
(六)抗体效价的变化 51
(七)病理组织图像 51
六、治疗失败后的对策 51
(一)对病原体的鉴定是否正确 51
(二)对病原菌的诊断正确而治疗失败 51
1.由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 51
2.致病菌的二重感染现象 51
3.投药量、投药时期不足 52
七、渔用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52
(一)不重视病原学诊断 52
(二)不了解病原菌耐药状况 52
(三)不重视提高养殖水生动物免疫功能 53
1.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对水生动物的应激性刺激 53
2.在饵料中增加营养 53
3.适当应用免疫激活剂 53
(四)不遵守休药期 53
八、降低耐药性的对策 54
(一)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54
(二)减少耐药性对策 54
九、安全规范使用渔药 54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 54
(二)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55
(三)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 56
(四)合理利用中草药 57
(五)正确使用渔用生物药品 57
十、渔药使用注意事项 58
(一)了解药物性能,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 58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59
(三)了解养殖环境,合理确定用药量 60
(四)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 60
第三部分 渔用原料药 61
一、环境改良与消毒药 61
(一)醛类 61
(二)碱类 64
(三)酸类 67
(四)盐类 68
(五)卤素类 76
(六)染料类 84
(七)氧化剂 86
(八)重金属盐类 91
(九)表面活性剂 93
(十)矿物质 95
二、抗微生物药 98
(一)抗菌药 100
1.抗生素类 100
2.磺胺类 125
3.喹诺酮类 133
4.其他抗菌药物 150
(二)抗真菌药 154
(三)抗病毒药 159
三、杀虫驱虫药 164
(一)抗原虫药 165
(二)驱杀蠕虫药 180
(三)杀寄生甲壳动物药 192
(四)除害药 199
四、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 203
(一)激素 203
(二)维生素 208
1.脂溶性维生素 208
2.水溶性维生素 214
(三)钙、磷及微量元素(矿物质) 225
1.钙 226
2.磷 227
3.铁 228
4.钴 228
5.铜 229
6.硒 230
7.锌 231
8.锰 231
9.镁 232
10.碘 233
(四)氨基酸 234
(五)促生长剂 237
(六)免疫刺激剂 241
五、防霉剂、抗氧化剂与麻醉剂 243
(一)防霉剂 243
(二)抗氧化剂 249
(三)麻醉剂和镇静剂 252
六、中草药 257
(一)抗微生物中草药 257
(二)抗病毒中草药 275
(三)抗寄生虫中草药 280
(四)抗真菌中草药 288
(五)免疫增强及调理型中草药 289
七、生物制品 295
(一)诊断用生物制品 295
1.诊断用抗原 295
2.诊断用抗体 296
(二)常用疫苗 297
(三)常用佐剂 304
八、微生态制剂 307
(一)乳酸菌类 308
(二)酵母菌类 309
(三)芽孢杆菌类 309
(四)光合细菌(PSB) 311
(五)其他益生菌 312
第四部分 国家标准渔药制剂 314
一、抗微生物药 314
(一)抗生素 315
(二)合成抗菌药 322
1.磺胺类药 322
2.喹诺酮类药 329
(三)抗微生物中药制剂 339
二、杀虫驱虫药物 352
(一)抗原虫药 352
(二)驱杀蠕虫药 358
(三)杀寄生甲壳动物药 366
(四)杀虫驱虫中药制剂 370
三、消毒药物 373
(一)醛类 373
(二)卤素类 374
(三)季铵盐类 397
(四)氧化剂 398
(五)盐类 400
(六)其他 400
四、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 401
(一)激素 401
(二)维生素 404
(三)微量元素 405
(四)中药制剂 407
(五)其他 411
五、环境改良剂 412
六、水产用疫苗 418
第五部分 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421
一、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产生与原因 421
二、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 421
(一)改善环境 422
1.在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 422
2.采用生物调控方法改善水体环境 422
3.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水体环境 423
(二)增强鱼体抗病力 423
1.选育品质优良的品种 423
2.加强饲养管理 424
3.人工免疫 424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424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424
2.彻底清塘 425
3.机体消毒 425
4.饲料消毒 425
5.工具消毒 425
6.食场消毒 425
7.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425
8.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或终末寄主 426
三、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426
(一)现场调查 426
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 426
2.了解水质情况 427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428
4.了解养殖水生动物的异常表现 428
(二)肉眼检查 429
1.体表的检查 430
2.鳃的检查 430
3.内脏的检查 431
(三)显微镜检查 431
1.镜检的方法 432
2.各器官的镜检 432
(四)病原分离 433
1.病毒分离法 433
2.细菌分离法 433
(五)血清学鉴定与血清凝集试验 433
1.试验试剂 434
2.试验器材 434
3.试验方法 434
4.试验结果判断 434
(六)养殖水生动物疾病检查的注意事项 435
1.现场调查暴发性死鱼 435
2.病检时一定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对象检查 435
3.要保持鱼体湿润 435
4.分离出鱼的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 435
5.用过的工具要清洗干净后再用 435
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 436
(七)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综合确诊 436
第六部分 养殖水生动物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 440
一、微生物源性病 440
(一)病毒性疾病 440
1.鱼类常见病毒性疾病及防治 441
2.甲壳类常见病毒性疾病及防治 447
(二)细菌性疾病 449
1.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449
2.甲壳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457
3.两栖/爬行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458
(三)真菌性疾病 460
二、寄生虫病 462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 462
1.原虫病 462
2.蠕虫病 470
(二)甲壳类常见寄生虫病 481
(三)两栖/爬行类常见寄生虫疾病 483
三、非寄生性疾病 484
四、水生生物引起的中毒 484
附录 488
附录1 渔业水质标准 488
附录2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495
附录3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500
附录4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505
附录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510
附录6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517
附录7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522
附录8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530
附录9 常见鱼病肉眼鉴别症状表 535
附录10 鱼种浸洗消毒用药表 538
附录11 常用渔药的配伍禁忌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