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问题描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5
一 研究问题的描述 5
二 本书核心概念的界定 5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 8
一 研究内容 8
二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各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12
第一节 不同国家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13
一 美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13
二 OECD典型国家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16
三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研究 18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及研究 21
一 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21
二 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28
第三节 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34
一 理论上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师资源配置的关系 34
二 实证分析我国教师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5
三 理论上分析教师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37
四 探讨促进教师资源配置的策略 38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40
一 国内外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述评 40
二 国内外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述评 41
第三章 教师素质与教育公平关系的ISM模型 43
第一节 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43
一 不同学者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分析 43
二 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梳理 45
第二节 我国教育不公平成因的ISM模型 47
一 确定有关要素,建立邻接矩阵,得到可达矩阵 47
二 区域的划分 48
三 级位划分 50
四 提取骨架矩阵 52
五 做出递阶有向图 53
第三节 我国教育不公平成因有向图的说明和分析 55
一 有向图说明 55
二 有向图分析 55
第四章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 58
第一节 从数量维度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 59
一 我国2001—2010年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的生师比 59
二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数量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0
第二节 从质量维度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 67
一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情况分析 67
二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职称情况分析 75
三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素质调查 82
第三节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变动情况 89
一 我国小学教师的变动情况 89
二 初中教师的变动情况 93
第五章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的经济学解释 97
第一节 供求理论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配置 98
一 供给—需求理论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供给和需求 98
二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数量配置现状的经济学解释 100
第二节 成本理论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质量配置 108
一 成本理论及教师成本 108
二 运用成本理论解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质量配置 111
第三节 供给理论、成本理论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流动 118
一 供给理论与教师资源数量的整体提高 118
二 机会成本理论与城市、县镇、农村新录用的大学生中,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 119
三 农村调入、调出的专任教师比例高于城市和县镇,城市的变化小于县镇 121
第六章 经济学视角下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标准 125
第一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标准 126
一 义务教育的属性与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 126
二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标准 129
第二节 经济学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标准 132
一 效用、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133
二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标准 134
第七章 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策略 139
第一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部分外国政府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140
一 制定不同层次的生师比标准 140
二 投入专项基金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制定相应法律保障教师工资 141
三 促进教师流动 143
四 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147
第二节 我国政府近些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148
一 关于教师的工资保障问题 148
二 关于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资源问题 149
三 政府促进教师流动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151
四 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项目 152
第三节 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 153
一 完善教师管理体制 153
二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制度 159
三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保障和特殊津贴问题 165
四 完善不同层次学校合作和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 168
参考文献 175
后记 191